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立峰专利>正文

一种功能性陶瓷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18859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功能性陶瓷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属于功能陶瓷技术领域,包括烧制座,烧制座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烧制座若干内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侧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烧制座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烧制座若干内腔底部均嵌设有螺纹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螺纹柱和螺纹帽能够调整支钉座位置,配合生胚高度重量,通过设置卡座和卡块,方便支钉在烧制后进行更换,通过设置支钉顶部溶解层和釉料,能够在烧制后融化接触面,将釉料复涂在生胚底部,保证功能性陶瓷底部釉料整体性,提高耐用寿命和抗腐蚀能力。提高耐用寿命和抗腐蚀能力。提高耐用寿命和抗腐蚀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功能性陶瓷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陶瓷
,尤其涉及一种功能性陶瓷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陶瓷瓷器为一种观赏性工艺品,随着科技发展,人们对陶瓷材料的性能、质量和要求越来越高,技术人员通过改变陶瓷生产原料成分和工艺合成了多种具有特殊功能的陶瓷材料,这种陶瓷材料被称为功能性陶瓷,现有的功能性陶瓷在生产加工时需要无论在性能上还是在使用上,或在生产过程中都要求很高的细度。
[0003]中国专利CN110143826A公开了一种功能性蜂窝状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功能性蜂窝状陶瓷是由Fe2O3

MnO2

Co2O3

CuO系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和堇青石组成的复合体系陶瓷,蜂窝状结构减轻了材料自重,并且大大提高了材料的蓄热能力;堇青石克服了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陶瓷的耐热冲击性差的缺陷,但其蜂窝结构导致抗冲击能力较低;
[0004]同时上述蜂窝状陶瓷等大型功能性陶瓷在烧制时支架与生胚接触位置由于贴合紧密釉料多容易在烧制时干结,导致上色不均匀现象,表面防护度降低,传动支钉式烧结法虽然能够解决表面问题,但底部支钉接触位置仍有部分空白,影响到整体美观和釉料镀层完全性,不能满足其使用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支钉烧底部支钉接触位置仍有部分空白,影响到整体美观和釉料镀层完全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功能性陶瓷及其生产设备和生产方法。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包括烧制座,烧制座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烧制座若干内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侧滑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底部与烧制座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烧制座若干内腔底部均嵌设有螺纹帽,所述螺纹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顶端与升降座底部相贴合,所述螺纹柱底端位于烧制座底部开设的凹槽内,所述升降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内腔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顶部固定连接有支钉座,所述支钉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封闭层,所述封闭层顶部固定连接有支钉,所述支钉顶部固定连接有溶解层,所述支钉内腔填充有釉料。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卡块两侧均开设有卡孔,所述卡座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凸块卡接在卡孔内。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烧制座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垫,且隔热垫顶部与烧制座内腔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通孔。
[0012]一种功能性陶瓷,由重量份如下的各组分制备而成:高岭土40~60份、石英50~70份、白云石40~60份、膨润土30~50份、碳酸钙5~10份、氧化钇1~5份、滑石粉5~10份、表面活性剂10~20份、功能性颗粒10~30份。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功能性颗粒包括电气石、木鱼石矿化球和玻璃纤维,且电气石、木鱼石矿化球和玻璃纤维的配比为1:1:1。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表面活性剂为阴阳离子分散剂。
[0017]一种功能性陶瓷的生产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8]步骤一:制备陶瓷生胚,将高岭土40~60份、石英50~70份、白云石40~60份、膨润土30~50份、碳酸钙5~10份、氧化钇1~5份、滑石粉5~10份按重量计混合,经精洗、烘干制成瓷土复合材料备用,将瓷土符合材料置入在球磨机添加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颗粒经超细处理后获得细度达4500~5500目的瓷土复合材料,将瓷土先与水混合,然后加入助剂复合制成浆料,再使陶瓷浆料中的有机聚合物析出,加热蒸发后形成陶瓷生坯;
[0019]步骤二:根据需要颜色调整生胚所需釉料,将釉料全面涂覆在生胚表面,静置1h备用;
[0020]步骤三:烧制,根据生胚的大小进行适配调整支钉数量和高度,将支钉座通过底部卡块卡入卡座内,卡座对卡块进行卡接限位,将生胚置入支钉座和支钉上方,正向拧动凹槽内螺纹柱在螺纹帽内移动升起顶动升降座,升降座移动拉动弹簧并带动卡座和支钉座以及支钉向上移动,生坯底部釉料与支钉顶部的溶解层贴合,将烧制座移入烧制窑内,在烧制过程中溶脂式溶解层在温度升高过程中逐渐融化,支钉内腔的釉料与生胚底部釉料贴合上釉,并且在持续加温作用下釉料固化在生胚底部,烧制完成得到功能性陶瓷。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上述步骤三中烧制温度为1000~1200℃。
[0023]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螺纹柱和螺纹帽能够调整支钉座位置,配合生胚高度重量,通过设置卡座和卡块,方便支钉在烧制后进行更换,通过设置支钉顶部溶解层和釉料,能够在烧制后融化接触面,将釉料复涂在生胚底部,保证功能性陶瓷底部釉料整体性,提高耐用寿命和抗腐蚀能力。
[0025]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功能性陶瓷原料使用石英和白云石,石英和白云石能够用作致孔剂增多其表面气孔,且能够在煅烧过程分解生成的CaO和MgO具有助熔作用,降低烧成温度,增加液相,扩大烧成范围,提高坯体的力学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和活性,表面活性剂能够降低功能性颗粒团聚效果,且功能性颗粒电气石存在自发电极和静电场现象,能够吸附过滤水中重金属离子,木鱼石矿化球可抑菌、活化水质,具有通透、防腐的性能和较强的析出性能,玻璃纤维颗粒能够增大硬度,提高整体抗冲击能力。
[0026]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在瓷土复合材料生产时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功能性颗粒,提高功能性颗粒的分布均匀性,并且在烧制时能够将釉料自支钉内与生胚底部贴合,提高底部釉料烧制时完整性,提高整体美观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图2中A部分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的支钉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方法的流程图。
[0032]图例说明:
[0033]1烧制座、2支撑腿、3通孔、4滑块、5滑槽、6卡座、7支钉座、8封闭层、9支钉、10溶解层、11釉料、12隔热垫、13凹槽、14螺纹柱、15螺纹帽、16弹簧、17升降座、18卡块、19卡孔、20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包括烧制座(1),烧制座(1)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2),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座(1)若干内腔两侧均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槽(5)内滑动连接有滑块(4),且两侧滑块(4)之间固定连接有升降座(17),所述升降座(17)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6),所述弹簧(16)底部与烧制座(1)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烧制座(1)若干内腔底部均嵌设有螺纹帽(15),所述螺纹帽(15)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柱(14),所述螺纹柱(14)顶端与升降座(17)底部相贴合,所述螺纹柱(14)底端位于烧制座(1)底部开设的凹槽(13)内,所述升降座(17)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座(6),所述卡座(6)内腔卡接有卡块(18),所述卡块(18)顶部固定连接有支钉座(7),所述支钉座(7)顶部固定连接有封闭层(8),所述封闭层(8)顶部固定连接有支钉(9),所述支钉(9)顶部固定连接有溶解层(10),所述支钉(9)内腔填充有釉料(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18)两侧均开设有卡孔(19),所述卡座(6)内腔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块(20),所述凸块(20)卡接在卡孔(19)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烧制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隔热垫(12),且隔热垫(12)顶部与烧制座(1)内腔对应位置均开设有通孔(3)。4.一种功能性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功能性陶瓷由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功能性陶瓷生产设备配合完成,由重量份如下的各组分制备而成:高岭土40~60份、石英50~70份、白云石40~60份、膨润土30~50份、碳酸钙5~10份、氧化钇1~5份、滑石粉5~10份、表面活性剂10~20份、功能性颗粒10~30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功能性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性颗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丁立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