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881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废气净化装置本体,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槽,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引风机,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处理槽的上方设置有喷洒装置,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回流泵,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内部上端依次固定安装有微生物填料层、陶瓷格栅和蜂窝式过滤器,所述蜂窝式过滤器的下方设置有无机填料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除去废气中的杂质,净化效率高,操作简单,除臭效果好,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吸附效率高,吸附存储量大,能够有效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体的工作效率。体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净化装置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技术的不断发展,工业废气也随之增多。这些废气对环境造成了很大负担。对废气进行净化的方法有:吸附法、低温等离子体法、生物滤池法、热力燃烧法、水吸收法、药液吸收法、光氧催化氧化等。
[0003]吸附法:利用吸附剂的吸附功能使有机废气物质由气相转移至固相,适用于处理低浓度,高净化要求的有机废气。这种方法的净化效率很高,可以处理多组分有机废气,但是吸附剂费用昂贵,再生较困难,要求待处理的有机废气有较低的温度和含尘量。
[0004]低温等离子体法:等离子体内部产生富含极高化学活性的粒子,如电子、离子、自由基和激发态分子等。废气中的污染物质与这些具有较高能量的活性基团发生反应,最终转化为CO2和H2O等物质,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净化效率高,尤其适用于其它方法难以处理的多组分有机废气,电子能量高,几乎可以和所有的有机废气分子作用。
[0005]生物滤池法:有机废气经过除尘增湿或降温等预处理工艺后,从滤床底部由下向上穿过由滤料组成的滤床,有机废气由气相转移至水与微生物混和相,通过固着于滤料上的微生物代谢作用而被分解掉。目前工艺比较成熟,在实际中运用比较广泛,又可细分为土壤脱臭法、堆肥脱臭法、泥炭脱臭法等。净化效率高,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易堵塞,填料需定期更换,脱臭过程很难控制,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大,生物菌培训需要较长时间,遭到破坏后恢复时间较长。
[0006]热力燃烧法:在高温下有机废气物质与燃料气充分混和,实现完全燃烧。适用于处理高浓度、小气量的可燃性气体,净化效率高,有机废气物质被彻底氧化分解,但设备易腐蚀,消耗燃料,处理成本高,易形成二次污染。
[0007]水吸收法:利用有机废气中某些物质易溶于水的特性,使有机废气成分直接与水接触,从而溶解于水达到去除目的。适用于水溶性、有组织排放源的有机废气。工艺简单,管理方便,设备运转费用低,但产生二次污染,需对洗涤液进行处理;净化效率低,应与其他技术联合使用,对有机废气处理效果差。
[0008]药液吸收法:利用有机废气中某些物质和药液产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去除某些有机废气成分,适用于处理大气量、高中浓度的有机废气。能够有针对性处理某些有机废气成分,工艺较成熟,净化效率不高,消耗吸收剂,易形成而二次污染。
[0009]光氧催化氧化:利用特制的高能高臭氧UV紫外线光束照射废气,使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恶臭化合物分子链,在高能紫外线光束照射下,与臭氧进行反应生成低分子化合物,如CO2、H2O等。
[0010]但现有的废气净化装置工作效率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吸附效果差,不能很好地对大气进行净化,废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降低人们的安全系数,同时装置成本高,不利于
安装和拆卸,不能够对装置进行后期维护,缩短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成本。针对相关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现有的工作效率低,在使用的过程中,吸附效果差,不能很好地对大气进行净化,废气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降低人们的安全系数,同时装置成本高,不利于安装和拆卸,不能够对装置进行后期维护,缩短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成本。
[001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废气通入的进气口2,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供净化后排出的出气口3,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槽4,所述处理槽4用于盛放处理液,所述进气口2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出气口3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曝气管5,所述曝气管5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6,所述曝气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7,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风机9,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引风机10,所述进气管位于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外部一端与引风机10连接,所述进气管位于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一端延伸至伸入处理槽4的内部底端,所述处理槽4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固定连接有贮杂槽12,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伸缩杆和推板13,所述处理槽4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件,所述曝气件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处理槽4的上方设置有喷洒装置15,所述喷洒装置15包括喷洒管和设置在喷洒管底部的喷头,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回流泵16,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抽液口和循环液进口,所述抽液口设置在进气口下方靠近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循环液进口设置在进气口的上方,所述抽液口上连接有抽液管17,所述循环液进口上连接有送液管18,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上端依次固定安装有微生物填料层19、陶瓷格栅20和蜂窝式过滤器21,所述蜂窝式过滤器21的下方设置有无机填料层22。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液为水或者微生物预处理液,所述微生物预处理液包括聚氧乙烯基表面活性剂、焦磷酸钾、微生物的混合液。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微生物填料层19、陶瓷格栅20和蜂窝式过滤器21沿着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壁沿长度方向并列设置。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7上固定安装有压力计,所述压力计用于检测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压力。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气管7远离曝气管5的一端贯穿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与风机9固定连接。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侧壁位于处理槽4的上方设置有进液口14。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抽液管17和送液管18分别于回流泵16相连接,所述送液管18与循环液进口连接的一端穿过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与喷洒管相连接。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陶瓷格栅20上设置有孔径小于微生物填料颗粒外径的格栅孔。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1](1)本专利技术通过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废气通入的进气口,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供净化后排出的出气口,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槽,处理槽用于盛放处理液,用以对通入处理槽中的废气进行预处理,进气口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出气口固定安装有出气管,废气净化装置本体内部设置有曝气管,曝气管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曝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风机,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引风机,进气管位于废气净化装置本体的外部一端与引风机连接,进气管位于废气净化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供废气通入的进气口(2),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供净化后排出的出气口(3),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处理槽(4),所述处理槽(4)用于盛放处理液,所述进气口(2)上固定安装有进气管,所述出气口(3)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内部设置有曝气管(5),所述曝气管(5)的顶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控制阀(6),所述曝气管(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气管(7),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底座(8),所述底座(8)上设置有风机(9),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引风机(10),所述进气管位于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外部一端与引风机(10)连接,所述进气管位于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一端延伸至伸入处理槽(4)的内部底端,所述处理槽(4)的一侧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溢流管(11),所述溢流管(11)固定连接有贮杂槽(12),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伸缩杆和推板(13),所述处理槽(4)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曝气件,所述曝气件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处理槽(4)的上方设置有喷洒装置(15),所述喷洒装置(15)包括喷洒管和设置在喷洒管底部的喷头,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回流泵(16),所述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侧面设置有抽液口和循环液进口,所述抽液口设置在进气口下方靠近废气净化装置本体(1)的内部底端,所述循环液进口设置在进气口的上方,所述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