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履带以及弹性履带用的芯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7913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将1种芯部件配置为使其履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交替地反转,由此防止脱轮并且防止误组装。芯部件(3)包含配置于芯部件主体(7)的履带宽度方向(Y)的一侧的第1脱轮防止机构(11)以及另一侧的第2脱轮防止机构(12)。第1脱轮防止机构包含从芯部件主体的履带周向(X)的第1侧面(S1)以及第2侧面(S2)分别突出的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20、21)。第2脱轮防止机构(12)包含从第1侧面以及第2侧面分别突出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22A、22B、23A、23B),在履带周向邻接的一方的芯部件(3)的第1脱轮防止突部夹在另一方的芯部件(3)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之间而被保持。轮防止突部之间而被保持。轮防止突部之间而被保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弹性履带以及弹性履带用的芯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带状的弹性履带以及弹性履带用的芯部件。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公知有一种弹性履带,其在由弹性体构成的环带状的履带主体埋设多个芯部件与抗拉体。芯部件作为履带宽度方向的加强部件发挥功能,并沿履带周向隔开间隔配置。另外,抗拉体作为履带周向的加强部件发挥功能,并由在比上述芯部件靠履带外周侧的位置通过并沿履带周向延伸的加强帘线构成。
[0003]在这种弹性履带中,容易在邻接的芯部件之间产生横向偏离(履带宽度方向的偏离)。而且,由于横向偏离,导致车体侧的滚轮从芯部件侧的引导突起脱离,而产生引起脱轮的问题。
[0004]在下述的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图8示意性表示的那样,为了防止脱轮,在芯部件a设置从其履带周向的一侧的侧面s1突出的一对第1突起b、b以及从另一侧的侧面s2突出的一对第2突起c、c的履带。在该弹性履带中,在履带周向邻接的一方的芯部件的第1突起b、b夹在另一方的芯部件的第2突起c、c之间,由此抑制芯部件a、a之间的横向偏离。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65369号公报
[0006]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弹性履带的轻型化,如图9的(a)示意性表示的那样,优选将两种芯部件a1、a2沿履带周向交替地配置为锯齿状。在芯部件a1中,仅履带宽度方向的两侧的翼部d、d中的一侧的翼部d1较短,在芯部件a2中,仅两侧的翼部d、d中的另一侧的翼部d2较短。
[0007]在使用这样的两种芯部件a1、a2的情况下,通过较短的翼部d1、d2,能够实现弹性履带的轻型化。
[0008]但是,另一方面,芯部件的种类数量增加为两种,因此导致芯部件的制造成本以及管理成本的增大。另外,如图9的(b)示意性表示的那样,存在错误地仅连续地配置芯部件a1或者芯部件a2这样的误组装的危险性。该误组装导致芯部件a所带来的加强效果在履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侧不平衡,而使弹性履带的耐久性显著地降低的问题。
[0009]为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仅使用1种芯部件a1(或者芯部件a2),将该芯部件a1配置成使履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侧交替地反转的方案。但是,在该情况下,也需要能够防止脱轮并且防止误组装的新的脱轮防止构造。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弹性履带以及弹性履带用的芯部件,将1种芯部件配置为使其履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侧交替地反转,以此为前提,能够防止脱轮并且防止误组装。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弹性履带,其包含由弹性体构成的环带状的履带主体、以及沿履带周向隔开间隔埋设于上述履带主体的多个芯部件,上述弹性履带的特征在于,
[0012]上述芯部件包含:芯部件主体,其从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向履带宽度方向的两
外侧延伸;
[0013]履带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1脱轮防止机构,其配置于上述芯部件主体;以及
[0014]履带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2脱轮防止机构,其配置于上述芯部件主体,
[0015]上述第1脱轮防止机构包含从上述芯部件主体的履带周向的一侧的第1侧面突出的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以及从履带周向的另一侧的第2侧面突出的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
[0016]上述第2脱轮防止机构包含从上述第1侧面突出并且沿履带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以及从上述第2侧面突出并且沿履带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
[0017]在履带周向邻接的一方的上述芯部件的上述第1脱轮防止突部夹在另一方的上述芯部件的上述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之间而被保持。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优选还包含抗拉体,上述抗拉体在比上述芯部件靠履带外周侧的位置埋设于上述履带主体,并且沿上述履带周向延伸,
[0019]上述抗拉体配置于与上述第1脱轮防止突部以及上述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优选上述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第2脱轮防止突部在其末端侧的突起宽度大于根部侧的突起宽度。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优选上述芯部件在上述中心线的两侧包含从上述芯部件主体的履带内周面突出的一对引导突起。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优选上述芯部件主体包含配置于比上述一对引导突起靠配置有上述第1脱轮防止机构的一侧的第1翼部、以及配置于比上述一对引导突起靠配置有上述第2脱轮防止机构的一侧的第2翼部,
[0023]上述第2翼部的从上述一对引导突起开始的履带宽度方向的长度L2小于上述第1翼部的从上述一对引导突起开始的履带宽度方向的长度L1。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优选上述第2翼部的厚度t2小于上述第1翼部的厚度t1。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优选上述第2翼部具备从上述第1侧面或者上述第2侧面突出并且用于支承滚轮的导轨部,
[0026]上述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配置于比上述导轨部的履带宽度方向的内端靠履带宽度方向的内侧的位置。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优选上述第2脱轮防止突部配置于比上述一对引导突起中的配置有上述第2脱轮防止突部的一侧的引导突起的履带宽度方向内侧面靠履带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0028]本专利技术优选是使用于上述的弹性履带的芯部件。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中,芯部件的芯部件主体包含履带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1脱轮防止机构以及另一侧的第2脱轮防止机构。上述第1脱轮防止机构包含从上述芯部件主体的第1侧面突出的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以及从第2侧面突出的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上述第2脱轮防止机构包含从上述第1侧面突出并且沿履带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以及从上述第2侧面突出并且沿履带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
[0030]这样的弹性履带通过将芯部件配置为使其履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侧(一侧与另一侧)交替地反转,由此在履带周向邻接的芯部件之间,使第1侧面彼此相互相向,并且使第2
侧面彼此相互相向。由此,能够使第1脱轮防止机构与第2脱轮防止机构对置。
[0031]而且,在该对置状态下,在履带周向邻接的一方的芯部件的第1脱轮防止突部夹在另一方的芯部件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之间而被保持。由此,能够发挥脱轮防止功能。
[0032]另外,对于芯部件而言,在配置为不使其履带宽度方向的左右侧反转的情况下,在履带周向邻接的芯部件之间,导致第1脱轮防止机构彼此(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彼此)对置,并且第2脱轮防止机构彼此(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彼此)对置。这里,第1脱轮防止机构彼此无法相互卡合,另外,第2脱轮防止机构彼此无法相互卡合,因此能够防止误组装。
附图说明
[0033]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弹性履带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局部立体图。
[0034]图2是省略履带主体而表示弹性履带的局部立体图。
[0035]图3是从履带周向的一侧观察芯部件的侧视图。
[0036]图4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履带,其包含由弹性体构成的环带状的履带主体、以及沿履带周向隔开间隔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的多个芯部件,所述弹性履带的特征在于,所述芯部件包含:芯部件主体,其从履带宽度方向的中心线向履带宽度方向的两外侧延伸;履带宽度方向的一侧的第1脱轮防止机构,其配置于所述芯部件主体;以及履带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2脱轮防止机构,其配置于所述芯部件主体,所述第1脱轮防止机构包含从所述芯部件主体的履带周向的一侧的第1侧面突出的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以及从履带周向的另一侧的第2侧面突出的1条第1脱轮防止突部,所述第2脱轮防止机构包含从所述第1侧面突出并且沿履带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以及从所述第2侧面突出并且沿履带宽度方向相互隔开的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在履带周向邻接的一方的所述芯部件的所述第1脱轮防止突部夹在另一方的所述芯部件的所述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之间而被保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抗拉体,所述抗拉体在比所述芯部件靠履带外周侧的位置埋设于所述履带主体,并且沿所述履带周向延伸,所述抗拉体配置于与所述第1脱轮防止突部以及所述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在履带厚度方向上重叠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履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2脱轮防止突部中的至少一方的第2脱轮防止突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山忍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