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净化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利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1646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8 0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净化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分离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压缩机、净化系统、脱重塔、吸收塔、解吸塔、碳二加氢反应器;压缩机段间依次连接净化系统和脱重塔,脱重塔塔顶连接压缩机后段后连接吸收塔,吸收塔塔釜与解吸塔连接;解吸塔塔顶连接碳二加氢反应器后,连接界外,解吸塔塔釜连接吸收塔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和方法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效益显著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净化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利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裂解分离
,进一步地说,是涉及一种带净化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利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炼油及化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其中有些尾气,比如催化裂化、热裂化、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含有不少碳二、碳三组分,特别是一些尾气中,乙烷/丙烷含量比较高。目前从炼厂尾气中回收得到的碳二碳三提浓气,主要是送往乙烯厂不同工段,用于增产乙烯丙烯,然而,对于周边没有乙烯生产装置的炼厂来说,提浓气的去向是一个主要问题,导致干气中的碳二碳三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较大浪费。
[0003]乙烷/丙烷等饱和烷烃最主要的利用方式是通过热裂解,生产高品质的乙烯、丙烯等基本化工原料。饱和烷烃/轻烃/石脑油/加氢尾油/轻柴油等裂解原料与水蒸气混合后,在裂解炉中发生热裂解反应,生成氢气、甲烷、碳二、碳三、碳四等裂解产物。裂解产物在后续的分离系统中分离提纯,得到不同碳原子数的馏分,再从碳二、碳三馏分中分离出乙烯和丙烯产品。
[0004]目前工业上对裂解产物的分离提纯,主要采用顺序分离法、前脱丙烷流程、前脱乙烷流程等,所得产品有聚合级乙烯、聚合级丙烯等。然而无论采用何种分离流程,若采用精馏方法将甲烷等轻组分分离出去,均需要采用冷箱提供较低的冷量,投资大,能耗高。另外,要得到聚合级乙烯产品,聚合级丙烯产品,所需设备数量、能耗等均较大。
[0005]对于周边没有乙烯生产装置的炼厂来说,若将饱和资源裂解,并采用传统深冷分离方法分离裂解气,投资回收率低,能耗高。
[0006]因此,亟待开发一种裂解气的分离方法和利用,以降低裂解气分离工艺投资大,能耗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净化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及利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系统和方法具有投资省、能耗低、效益显著的特点。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带净化的裂解气分离系统。
[0009]包括:
[0010]压缩机、净化系统、脱重塔、吸收塔、解吸塔、碳二加氢反应器;
[0011]压缩机段间依次连接净化系统和脱重塔,脱重塔塔顶连接压缩机后段后连接吸收塔,吸收塔塔釜与解吸塔连接;解吸塔塔顶连接碳二加氢反应器后,连接界区外,解吸塔塔釜连接吸收塔上部。
[0012]所述系统还包括:脱丙烷塔、碳三加氢反应器、丙烯精馏塔;
[0013]脱重塔塔釜连接脱丙烷塔;脱丙烷塔塔顶与碳三加氢反应器连接,碳三加氢反应器与丙烯精馏塔连接,脱丙烷塔塔釜与碳四产品线连接;丙烯精馏塔侧线与丙烯产品线连
接,塔顶气相返回压缩机段间,塔釜与丙烷产品线连接。
[0014]其中,优选:
[0015]脱重塔为高压脱重塔和低压脱重塔;
[0016]高压脱重塔和低压脱重塔串联;高压脱重塔塔釜连接低压脱重塔,低压脱重塔塔顶连接压缩机后段后,与冷却器、气液分离罐连接,气相连接吸收塔,液相连接高压脱重塔上部,高压脱重塔塔顶连接吸收塔。
[0017]所述吸收塔塔釜和/或解吸塔塔釜设置有再沸器;
[0018]所述吸收塔设置有吸收剂补充管线。
[001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采用所述系统的裂解气的利用方法。
[0020]包括:
[0021](1)净化及压缩:在压缩段间,对裂解气进行净化处理;
[0022](2)脱重:净化后冷却后的裂解气进入脱重塔,碳三以上重组分从塔釜采出,塔顶物流进压缩机后段继续升压;
[0023](3)吸收:升压后的裂解气,经冷却进入吸收塔,吸收剂从吸收塔顶部进入塔内,吸收裂解气中C2及以上组份;吸收塔塔釜物流送至解吸塔,塔顶未被吸收的气体作为燃料气采出;
[0024](4)解吸:解吸塔塔顶得到粗乙烯气,送往碳二加氢反应器,脱除炔烃后作为产品采出;塔釜得到贫溶剂返回吸收塔。
[0025]优选还包括:
[0026](5)脱重塔塔釜物料送往脱丙烷塔,脱丙烷塔塔顶采出碳三组分,进入碳三加氢反应器,脱丙烷塔塔釜采出碳四产品;
[0027](6)丙烯精馏:碳三加氢反应器的物料进丙烯精馏塔,丙烯精馏塔侧线采出丙烯产品,塔釜采出丙烷产品;丙烯精馏塔塔顶返回压缩机段间。
[0028]其中,优选:
[0029]步骤(1),净化在压缩段间进行,优选三段压缩后进行裂解气净化。
[0030]步骤(2),
[0031]所述脱重塔塔顶流股控制丙烯含量低于0.5%mol;
[0032]脱重塔的理论板数为20~80,操作压力为1.0~6.0MPa;
[0033]当脱重塔为高压脱重塔和低压脱重塔串联时,
[0034]净化后的裂解气先进高压脱重塔,塔釜液相进低压脱重塔,低压脱重塔塔釜物料进脱丙烷塔;低压脱重塔塔顶气相进压缩机后段继续升压后,经冷却气液分离,气相进吸收塔,液相进入高压脱重塔,高压脱重塔塔顶气相进入吸收塔;
[0035]所述高压脱重塔的理论板数为10~40,操作压力为1.5~6.0MPa;
[0036]所述低压脱重塔的理论板数为25~80,操作压力为1.5~6.0MPa。
[0037]分别控制高压脱重塔,低压脱重塔塔顶气相中丙烯含量低于0.5%mol。
[0038]步骤(3),裂解气压力提高至2~5MPag,然后冷却至-20~-40℃后,气相裂解气送往吸收塔;
[0039]当采用高压脱重塔和低压脱重塔时,进入吸收塔的有两股料,一个是高压脱重塔塔顶,不用再冷却,物料温度已经比较低,另一个是低压脱重塔塔顶,先经压缩机升压后,再
冷却,冷至-20~-40度左右,气液分离,气相进吸收塔,液相返回高压脱重塔。
[0040]所述吸收塔理论板数为25~60,操作压力为2.0~6.0MPa,塔顶温度为 10℃~40℃;
[0041]所述解吸塔的理论板数为20~60,操作压力为1.0~4.0MPa。
[0042]所述脱丙烷塔的理论板数为20~80,操作压力为0.1~4.0MPa;
[0043]所述丙烯精馏塔的理论板数为80~280,操作压力为0.1~4.0MPa。
[0044]本专利技术具体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45]裂解气进入压缩机升压,段间出口经净化后进脱重塔,脱除其中的重组分,然后进入压缩机后段继续压缩,压缩后的裂解气进吸收塔脱除轻组分后进入解吸塔,解吸塔塔顶物料先经过碳二加氢反应器脱除炔烃后作为产品采出。塔釜物料返回吸收塔。脱重塔塔釜物料直接排出界区外,也可以送往脱丙烷塔,在脱丙烷塔内脱除其中碳四以上组分,塔顶物料进碳三加氢反应器,然后进丙烯精馏塔;丙烯精馏塔顶物料返回压缩机段间,侧线采出聚合级丙烯产品,塔釜采出丙烷产品。
[0046]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轻组分包括甲烷和氢气。
[004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1)压缩:裂解气升压后,进入吸收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净化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压缩机、净化系统、脱重塔、吸收塔、解吸塔、碳二加氢反应器;压缩机段间依次连接净化系统和脱重塔,脱重塔塔顶连接压缩机后段后连接吸收塔,吸收塔塔釜与解吸塔连接;解吸塔塔顶连接碳二加氢反应器后,连接界外,解吸塔塔釜连接吸收塔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脱丙烷塔、碳三加氢反应器、丙烯精馏塔;脱重塔塔釜连接脱丙烷塔;脱丙烷塔塔顶与碳三加氢反应器连接,碳三加氢反应器与丙烯精馏塔连接,脱丙烷塔塔釜与碳四产品线连接;丙烯精馏塔侧线与丙烯产品线连接,塔顶气相返回压缩机段间,塔釜与丙烷产品线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重塔包括高压脱重塔和低压脱重塔;高压脱重塔和低压脱重塔串联;高压脱重塔塔釜连接低压脱重塔,低压脱重塔塔顶连接压缩机后段后,依次连接冷却器、气液分离罐,气液分离罐气相出口连接吸收塔,气液分离罐液相出口连接高压脱重塔上部,高压脱重塔塔顶连接吸收塔。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裂解气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塔釜和/或解吸塔塔釜设置有再沸器;和/或所述吸收塔设置有吸收剂补充管线。5.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系统的裂解气的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1)净化及压缩:在压缩段间,对裂解气进行净化处理;(2)脱重:净化后冷却后的裂解气进入脱重塔,碳三以上重组分从塔釜采出,塔顶物流进压缩机后段继续升压;(3)吸收:升压后的裂解气,经冷却进入吸收塔,吸收剂从吸收塔顶部进入塔内,吸收裂解气中C2及以上组份;吸收塔塔釜物流送至解吸塔,塔顶未被吸收的气体作为燃料气采出;(4)解吸:解吸塔塔顶得到粗乙烯气,送往碳二加氢反应器,脱除炔烃后作为产品采出;塔釜得到贫溶剂返回吸收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利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风罗淑娟李琰李春芳邹弋舒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