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元洁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54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由玄参、川麦冬、生地、生甘草、浙贝母、薄荷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药物与采用的均为纯天然中草药,无毒副作用,成本低,且本发明专利技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各原料合理配伍,诸药相和具有清咽利喉、化痰解渴、消肿止痛等功效,治疗咽喉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

技术介绍

[0002]咽炎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为咽部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淋巴组织常被累及。炎症早期可局限,随病情进展常可涉及整个咽腔,以秋冬及冬春之交较常见。慢性咽炎又称慢性单纯性咽炎,较多见。病变主要在黏膜层,表现为咽部黏膜慢性充血。黏膜及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黏液腺可肥大,分泌功能亢进,黏液分泌增多。多见成年人,病程长,易复发。急、慢性咽炎是临床十分常见,急性咽炎呈急性病变过程,病势急重,慢性咽炎则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生活及工作的诸多不便。
[0003]根据中医理论,咽为胃之关,喉为肺之门,外感之邪入肺易伤喉,饮食不当入胃易损于咽,咽喉为邪毒好浸久留之地。咽喉炎病因临床有内、外之分,外因多为感受风寒之邪,郁久化热或风热之邪,《温病条辨》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咽喉居上,首当其冲感受温邪;内因多为素体阴虚,又嗜食辛辣煎炒,痰热蕴结,上灼咽喉或日久耗伤肺肾之阴,导致虚火上炎,灼伤津液成痰,痰热循经上扰咽喉,清道失利所致,正如《医宗金鉴》论喉痹的病理所说:“由肾阴久亏,相火上炎,消烁肺金,清肃之令不行”。
[0004]目前,治疗咽喉炎的西药很多,但大多数药物治疗效果差,并且药物的副作用可能造成患者后续的咽干、咽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患者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药物组分组成:玄参、川麦冬、生地、生甘草、浙贝母、薄荷。
[0007]进一步地,其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玄参6

8份、川麦冬6

8份、生地2

5份、生甘草2

3份、浙贝母2

3份、薄荷0.05

2份。
[0008]进一步地,所述薄荷为薄荷油。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药制剂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0010]1)按重量份取用药材并洗净,将除薄荷外的药材加水至没过药材,进行浸泡;
[0011]2)将步骤1)浸泡完成的药材进行煎煮2h后,进行过滤,将药渣加水后继续煎煮1h,并进行过滤;
[0012]3)将步骤2)两次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合并,以8层纱布进行过滤;
[0013]4)将步骤3)所得滤液进行精制,加纯化水至足量;
[0014]5)将步骤4)所得液体再次煮沸,冷却后,加入薄荷油后,即可得所述中药制剂。
[0015]进一步地,所述精制方法包括水提醇沉法和自然沉降。
[0016]本方剂中的各药物原料中:玄参:味甘、苦、咸,性微寒,归脾、胃、肾经,清热凉血、
滋阴降火、解毒散结;川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归肺、胃、心经,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生地:味甘,性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生甘草:味甘,性平,归脾、胃经,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浙贝母:性寒、味苦,归肺经、心经,清热散结、化痰止咳。
[001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药物与采用的均为纯天然中草药,无毒副作用,成本低,且本专利技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各原料合理配伍,诸药相和具有清咽利喉、化痰解渴、消肿止痛等功效,治疗咽喉炎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等特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由以下药物组分组成:玄参6

8份、川麦冬6

8份、生地2

5份、生甘草2

3份、浙贝母2

3份、薄荷油0.05

2份。
[0020]本实施例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1)按重量份取用药材并洗净,将除薄荷外的药材加水至没过药材,进行浸泡;
[0022]2)将步骤1)浸泡完成的药材进行煎煮2h后,进行过滤,将药渣加水后继续煎煮1h,并进行过滤;
[0023]3)将步骤2)两次过滤后的滤液进行合并,以8层纱布进行过滤;
[0024]4)将步骤3)所得滤液进行精制,加纯化水至足量;
[0025]5)将步骤4)所得液体再次煮沸,冷却后,加入薄荷油后,即可得所述中药制剂;
[0026]6)将中药制剂进行分装,每瓶装量是90ml。
[0027]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制剂为口服液,其服用一般为每日三次,每次30ml。
[0028]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药物的毒性试验
[0029]本试验主要观察动物经口给予本专利技术的药物产生的急性毒性反应。
[0030]本试验的受试动物为小鼠,在试验前,将小鼠置于试验环境中适用3天,在试验期间提供正常的饲料及饮用水,实验室温度:18

22℃,相对湿度:30

50%。
[0031]试验过程:将受试药物煎泡所得液体1日内分3次经口灌服小鼠,每次约5ml,每次间隔4小时,总剂量为15ml,观察小鼠14日内的中毒表现、体重、摄食量及死亡情况。
[0032]结果:小鼠经口灌服后表现正常,14日内未见死亡发生,观察期结束后,处死小鼠并进行剖检,各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0033]结论:小鼠每日口服15ml药物煎泡液体,经14日后无死亡发生,同时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故该药物属于无毒级。
[0034]实施例3:本专利技术药物的临床实验疗效
[0035]1、病患资料
[0036]选自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来我处就诊的咽喉炎患者,共计105例,其中男性49例,女性59例,年龄为16

60岁,平均年龄35岁。
[0037]1)对本实施例中的105例患者的诊治,其诊断标准如下:
[0038](1)痰阻血淤型:咽部干痛不适,灼热感,异物感,或咽痒干咳,痰少而粘,症状朝轻暮重,可伴有午后潮热、虚烦失眠、大便干燥、腰膝酸软等症,检查咽部粘膜暗红、干燥,舌质
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
[0039](2)脾肾阳虚型:咽喉微痛,哽哽不适,咽内不红不肿或略带淡白色,语声低微,精神不振,小便清长,纳谷不香,手足不温,腰酸腿软,舌淡,苔白滑,脉沉细弱;
[0040](3)痰火郁结型:咽部异物感、痰粘着感、或微痛,易恶心作呕,痰粘稠带黄,口臭,检查咽部色暗红,粘膜肥厚,咽后壁滤泡增多甚至融合成块,咽侧索肥厚,舌质偏红或有瘀斑瘀点,苔黄厚,脉细滑数。
[0041]根据上述诊断标准,本组109例病患,其中42例为痰阻血淤型咽喉炎,35例为脾肾阳虚型咽喉炎,32例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药物组分组成:玄参、川麦冬、生地、生甘草、浙贝母、薄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重量份的药物组成:玄参6

8份、川麦冬6

8份、生地2

5份、生甘草2

3份、浙贝母2

3份、薄荷0.05

2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荷为薄荷油。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元洁
申请(专利权)人:陈元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