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4227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嗜热厌氧菌Dictyoglomusthermophilum来源的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进行定向进化,得到突变体能仍然具备将乳糖转化为乳果糖的性能,且酶活和底物转化率显著提升,在相同加酶量的条件下,乳果糖转化率最高可达58.2%,较野生型提高了35.35%,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性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性能。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的突变体及其应用,属于酶工程


技术介绍

[0002]乳果糖(4

O

β

D

galactopyranosyl

D

fructose,Lactulose)又名异构乳糖、乳酮糖或半乳醣果糖,是半乳糖和果糖通过β

1,4

糖苷键结合而成。乳果糖分子式为C
12
H
22
O
11
,与乳糖是同分异构体。乳果糖成品为淡黄色澄明粘稠体,微甜,其结晶体为白色不规则粉末,密度为1.32g/cm3,在水中溶解度76.4%(30℃),折射率为1.45

1.47。乳果糖甜度相当于乳糖,是蔗糖的48%

60%,口感清凉,粘度较低,热值低,较安全,较稳定,不易发生美拉德反应。
[0003]乳果糖由于其特殊的生理功效,被广泛的应用于药品、食品工业以及饲料工业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0004](Ⅰ)乳果糖在医学中的应用。自1960年开始,乳果糖就已被批准作为治疗便秘的药物,且各年龄段人群均可使用。乳果糖类药物还会刺激肠炎病人小肠内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合成,降低环境pH,促进有益菌种乳酸菌等生长,抑制感染类细菌的滋生,为治疗肠道感染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治疗方式。乳果糖通过酸化结肠环境,将自由扩散的氨(NH3)转化为铵离子(NH
4+
),使其不能扩散回血液,从而降低血氨值,降低肝性脑病的患病率。同时,乳果糖还可以增加人体对食物中矿物质的吸收。
[0005](Ⅱ)乳果糖在食品中的应用。根据国标GB2760

86的规定,乳果糖可以添加到鲜乳、乳粉、奶油粉、饼干、婴幼儿配方食品以及饮料类产品中。乳果糖不会被人体肠道消化吸收,可用作糖尿病患者的甜味剂,也可以替代婴儿奶粉、烘焙产品、酸奶、乳制品种的传统糖分。有研究表明,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2%乳果糖即可达到母乳喂养的效果。乳果糖还具有良好的保湿性,可防止糕点由于表面风干硬化影响其口感。还可以作为风味增强剂,在巧克力的生产中产生有利的褐变行为。
[0006](Ⅲ)乳果糖在饲料中的应用。2011年,乳果糖被欧盟饲料和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局(Quality and Safety of Feeds and Food for Europe;European Commission 2011)认定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它可以通过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抑制沙门氏菌的生长,提高畜禽对肠道疾病的免疫力,从而减少抗生素在饲料中的使用。研究证明,向肉鸡食用的饲料中添加适量的乳果糖,肉鸡净增量、存活率都有一定的增加。
[0007]目前,商业化的乳果糖主要是由化学法合成。这一过程需要大量的化学催化剂,并产生大量副产物,涉及复杂的分离和纯化步骤。相对而言,酶法催化乳糖生成乳果糖条件比较温和,可以克服化学法生产乳果糖的一些缺点,适合低碳经济和绿色环保的要求。
[0008]目前用于催化乳糖生成乳果糖的酶主要有糖苷水解酶(glycosidehydrolase,EC3.2.1)和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Cellobiose 2

Epimerase,CE,EC5.1.3.11)。而在这其中,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CEs)能够直接催化单一乳糖生产乳果糖,是目前最高效的乳果糖
制备用酶,因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目前的纤维二糖异构酶酶活较低、乳果糖转化率不高,阻碍了纤维二糖异构酶的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9]针对目前存在的纤维二糖异构酶酶活较低、乳果糖转化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来源于嗜热链球菌Dictyoglomusthermophilum的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DtCE)进行改造,以获得酶活及乳果糖转化率提高的突变体,将突变体应用于乳果糖的生产,以提高乳果糖的产量。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突变体,以DtCE为亲本酶,将亲本酶第67位,或第143位,或第175位,或第180位,或第282位,或第284位,或第303位进行突变;亲本酶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编码亲本酶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67位氨基酸突变为N或E。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143位氨基酸突变为F或I。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175位氨基酸突变为S或I。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K或D。
[00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G或A或I。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284位氨基酸突变为G或A。
[001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303位氨基酸突变为E或R或V。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为将亲本酶第67位氨基酸突变为N、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K、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G、第303位氨基酸突变为E。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为将亲本酶第67位氨基酸突变为N、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D、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I、第303位氨基酸突变为V。
[002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为将亲本酶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K、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I、第303位氨基酸突变为V。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67位氨基酸突变为E、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K、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I。
[002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为将亲本酶第67位氨基酸突变为E、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D、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A、第303位氨基酸突变为R。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突变体为将亲本酶第67位氨基酸突变为E、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K、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I、第303位氨基酸突变为V。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143位氨基酸突变为I、第175位氨基酸突变为S、第284位氨基酸突变为A。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143位氨基酸突变为I、第175位氨基酸突变为S、第284位氨基酸突变为G。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143位氨基酸突变为F、第175位氨基酸突变为S、第284位氨基酸突变为A。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将亲本酶第143位氨基酸突变为F、第175位氨基酸突
变为S、第284位氨基酸突变为G。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维二糖差向异构酶突变体,其特征在于,以SEQ ID NO.1为亲本酶,对亲本酶的第67位,或第143位,或175位,或第180位,或第282位,或第284位,或第303位中的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突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变体,其特征在于,将亲本酶第67位氨基酸突变为天冬酰胺或谷氨酸;将亲本酶第143位氨基酸突变为苯丙氨酸或异亮氨酸;将亲本酶第175位氨基酸突变为丝氨酸或异亮氨酸;将亲本酶第180位氨基酸突变为赖氨酸或天冬氨酸;将亲本酶第282位氨基酸突变为甘氨酸或丙氨酸或异亮氨酸;将亲本酶第284位氨基酸突变为甘氨酸或丙氨酸;将亲本酶第303位氨基酸突变为谷氨酸或精氨酸或缬氨酸。3.编码权利要求1或2所述突变的基因。4.携带权利要求3所述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敬刘展志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