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1139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包括AGC电路模块、功分器、测频模块、射频光纤存储模块、捷变频模块、下变频模块和AD采样模块,所述AGC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所述AGC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电性连接,所述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测频模块及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传统射频信号转发技术基础上,增加一个射频光纤存储模块,解决了由于频率测量、频率捷变的时延,造成转发射频信号时,信号丢失问题,确保了转发的射频信号完整、无损。损。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电子对抗等
,尤其涉及要求信号完整性的射频转发系统,如:雷达目标信号模拟、干扰信号转发等。

技术介绍

[0002]在雷达、电子对抗等领域,需要对系统接收的射频信号下变频处理,得到在AD采样频率范围内的中频信号。由于接收的射频信号频率未知,往往需要在系统的接收前端对射频信号进行频率测量,根据测量得到的频率值,引导系统内部变频本振信号捷变至相应频率,内部本振信号与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下混频,得到目标频率的中频信号,并将中频信号进行AD采样处理。
[0003]但此种处理方式不能对接收的射频信号进行完整的下变频处理。由于传统的频率测量、本振捷变均需要的时间很长(频率测量时间为T1,本振捷变时间为T2,总时间为T=T1+T2),从接收的射频信号进入信号到本振捷变完成的时间间隔即为T,这意味着系统存在只能对T时刻以后的射频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T时刻之前的信号全部丢失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包括AGC电路模块、功分器、测频模块、射频光纤存储模块、捷变频模块、下变频模块和AD采样模块,所述AGC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所述AGC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电性连接,所述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测频模块及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测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下变频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及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下变频模块包括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所述混频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混频器的信号接收端与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的信号输出端与AD采样模块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TO时刻,射频信号进入系统,首先经过AGC电路模块中的一级AGC电路进行功率调整,使进入下级AGC电路的信号功率稳定在一定范围;S2:射频信号经过AGC电路模块稳定后再进入功分器,功分器将射频信号一分为二,其中一路射频信号进入测频模块进行频率测量,另外一路进入射频光纤存储模块进行1us的延迟存储;S3:在这1us的时间内,测频模块会应用单比特采样技术完成频率测量,耗时T1,并
根据频率测量值的引导进入捷变频模块,捷变频模块应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完成本振信号的捷变,耗时T2,两者耗时即为T=T1+T2;S4:经射频光纤存储模块延迟1us的完整射频信号与已经完成捷变的本振信号进入下变频模块进行两次混频、滤波、放大等处理,最终得到在AD采样频率范围内的中频信号;S5:AD采样模块进行AD采样。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传统处理方式上增加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缩减频率测量和频率捷变时间来实现对接收射频信号的完整处理,不损失携带的相关信息,解决了以往频率测量、频率捷变导致射频信号丢失的问题。
[0009]2、市面现有大部分测频产品的频率捷变时间在1us左右,本专利技术中的测频模块采用单比特采样技术,实现在200ns以内完成频率测量。
[0010]3、射频光纤存储模块通过电光转换、光纤存储存储、光电转换,从而完成1us的射频信号延迟存储,为频率测量和频率捷变争取窗口时间。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的组成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的中测频、跳频、系统接收的脉冲调制射频信号、延迟之后的脉冲调制射频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3]参照图1

2,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包括AGC电路模块、功分器、测频模块、射频光纤存储模块、捷变频模块、下变频模块和AD采样模块,AGC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AGC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电性连接,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测频模块及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测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下变频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及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4]其中,下变频模块包括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混频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混频器的信号接收端与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放大器的的信号输出端与AD采样模块电性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的实施方法,如图1、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S1:射频信号进入系统,首先经过AGC电路模块中的一级AGC电路进行功率调整,使进入下级AGC电路的信号功率稳定在一定范围;S2:射频信号经过AGC电路模块稳定后再进入功分器,功分器将射频信号一分为二,其中一路射频信号进入测频模块进行频率测量,另外一路进入射频光纤存储模块进行
1us的延迟存储;特别的:该步骤中的射频转发系统对接收的射频信号在射频光纤存储模块中进行延迟存储,再对存储之后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从而达到不损失信号的目的;S3:在这1us的时间内,测频模块会应用单比特采样技术完成频率测量,耗时T1,并根据频率测量值的引导进入捷变频模块,捷变频模块应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完成本振信号的捷变,耗时T2,两者耗时即为T=T1+T2;需要注意的是:应用单比特采样技术的测频模块完成测频的时间T1在200ns以内;应用直接频率合成技术的捷变频模块完成频率捷变的时间T2在500ns以内,两者总耗时T=T1+T2,T在700ns以内,小于要求的1us。
[0016]S4:经射频光纤存储模块延迟1us的完整射频信号与已经完成捷变的本振信号进入下变频模块进行两次混频、滤波、放大等处理,最终得到在AD采样频率范围内的中频信号;S5:AD采样模块进行AD采样。
[0017]本专利技术基于现有技术,克服了传统处理方式带来信号损失的不足,特别是本专利技术中的射频转发系统对接收的射频信号在射频光纤存储模块中进行延迟存储,再对存储之后的信号进行下变频处理,从而达到不损失信号的目的,解决了以往频率测量、频率捷变导致射频信号丢失的问题。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包括AGC电路模块、功分器、测频模块、射频光纤存储模块、捷变频模块、下变频模块和AD采样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AGC电路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接收射频信号,所述AGC电路模块的输出端与功分器电性连接,所述功分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测频模块及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测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下变频模块的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及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射频光纤存储的射频转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变频模块包括混频器、滤波器和放大器,所述混频器的信号接收端与捷变频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混频器的信号接收端与射频光纤存储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混频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滤波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滤波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放大器的信号接收端电性连接,所述放大器的的信号输出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自谦胡然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思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