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101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包括安装于立柱并可沿立柱的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构,于所述转动机构上装配有弹性缓冲机构,于弹性缓冲机构外罩设有外表面覆盖有荧光反光警示层的壳体。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地缓冲外界的剧烈撞击。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公路、高速公路用护墩的技术领域。高速公路用护墩的技术领域。高速公路用护墩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公路、高速公路用护墩的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障机动车驾驶的安全性,在公路、高速公路波形钢护栏的转弯处、进口处、三角地带、三岔路口及故障易发地段安装护墩,一方面用于警示驾驶员,提示注意此路段的路况,另一方面当驾驶员由于无法及时控制机动车,而撞击在护墩上,护墩不仅起到保护机动车和驾驶员的作用,而且降低机动车对护栏的破坏。然而,现有的护墩大都为混凝土墩子,其外罩设有塑料外壳,这种护墩的缓冲能力较弱,其主要的作用是起到警示的功能;另一种护墩是采用塑料外壳,其内装满沙袋,这种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但是对于剧烈的撞击无法实现起到充分缓冲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用以不仅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地缓冲外界的剧烈撞击的目的。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包括安装于立柱并可沿立柱的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构,于所述转动机构上装配有弹性缓冲机构,于弹性缓冲机构外罩设有外表面覆盖有荧光反光警示层的壳体。
[000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立柱轴线重合并转动连接于立柱下部的装配盘,于装配盘上安装有装配套管,所述装配套管将立柱套装于其内,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套装于装配套管外。
[000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立柱轴线重合并固定连接于立柱下部的固定盘,于所述固定盘上活动安装有转动盘,于所述转动盘的上端面同轴构造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将立柱套装于其内,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套装于连接套管外。
[0008]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包括具有环形缓冲腔的环状橡胶结构,所述环形缓冲腔与立柱的轴线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橡胶结构为多个,并沿竖直方向依次层叠在一起。
[0010]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橡胶结构为废旧轮胎。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为橡胶材料所制成的筒状结构。
[0012]进一步的,于所述筒状结构与弹性缓冲机构之间填充有土合金层。
[0013]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转动机构安装在立柱上,且弹性缓冲机构安装在该转动机构上,机动车撞击在壳体上后,撞击力由壳体传递至弹性缓冲机构上,弹性缓冲机构发生弹性变形,吸收机动车的撞击力,与此同时弹性缓冲机构变形并带动转动机构,使得护墩所承受的撞击力发生偏
斜,进而使得机动车撞击部位随之偏斜,避免了撞击部位由于力度过大而导致驾驶员伤亡的事故发生,如机动车侧向撞击在护墩上,转动机构转动并起到导向机动车的作用,避免机动车与护墩硬接触而造成机动车及护墩本身的损坏;覆盖在壳体外表面的荧光反光警示层,无论白天或者黑夜,均能有效地起到警示驾驶员的作用;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不仅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地缓冲外界的剧烈撞击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轴向结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装配盘、连接盘及装配套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环状橡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2]标注部件:1

立柱,2

固定盘,3

连接套管,4

转动盘,5

环状橡胶结构,501

环形缓冲腔,6

壳体,7

装配盘,8

连接盘,9

装配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如图1

2所示,包括立柱1、转动机构、弹性缓冲机构及壳体6,其中,立柱1的下部预埋于预定的区域的地下,转动机构活动安装在立柱1外,并在外力作用下可沿立柱1的轴线转动,弹性缓冲机构装配在转动机构上,壳体6罩设在弹性缓冲机构的外部,且在壳体6的外表面上覆盖有一层荧光反光警示层。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势在于: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转动机构安装在立柱1上,且弹性缓冲机构安装在该转动机构上,机动车撞击在壳体6上后,撞击力由壳体6传递至弹性缓冲机构上,弹性缓冲机构发生弹性变形,吸收机动车的撞击力,与此同时弹性缓冲机构变形并带动转动机构,使得护墩所承受的撞击力发生偏斜,进而使得机动车撞击部位随之偏斜,避免了撞击部位由于力度过大而导致驾驶员伤亡的事故发生,如机动车侧向撞击在护墩上,转动机构转动并起到导向机动车的作用,避免机动车与护墩硬接触而造成机动车及护墩本身的损坏;覆盖在壳体6外表面的荧光反光警示层,无论白天或者黑夜,均能有效地起到警示驾驶员的作用;由此可知,本专利技术不仅起到警示的作用,而且能够充分地缓冲外界的剧烈撞击的特点。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3所示,转动机构包括装配盘7、连接盘8及装配套管9,其中,装配盘7转动安装在立柱1的下部,且二者的轴线重合,连接盘8安装在装配盘7的上端并通过螺栓实现二者的紧固连接,装配套管9同轴连接在连接盘8的上端面上,装配套管9将立柱1套装于其内,弹性缓冲机构套装在装配套管9外。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机动车撞击护墩后,弹性缓冲机构弹性形变,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并将未吸收的撞击力
传递至装配套管9,即弹性缓冲机构带动装配套管9、连接盘8及装配盘7转动,实现了撞击力的转移及吸收。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的实施例,如图2、5所示,转动机构采用与上述的实施例不同的方式,具体的,转动机构包括固定盘2、转动盘4及连接套管3,其中,固定盘2同轴固定安装在立柱1的下部位置处,固定盘2通过锚固螺栓与地面固定,转动盘4套装在立柱1外并活动安装在固定盘2上,连接套管3构造在转动盘4的上端面上,且二者的轴线重合,连接套管3将立柱1套装于其内,弹性缓冲机构套装在连接套管3外。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机动车撞击护墩后,弹性缓冲机构弹性形变,吸收一部分撞击力,并将未吸收的撞击力传递至连接套管3,即弹性缓冲机构带动连接套管3、转动盘4转动,实现了撞击力的转移及吸收。
[0027]在上述的转动机构的两个实施例中,连接套管3和装配套管9的内壁上固定有一层土合金层,用以提高二者的抗撞击强度,以避免发生变形。
[0028]作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立柱并可沿立柱的轴线转动的转动机构,于所述转动机构上装配有弹性缓冲机构,于弹性缓冲机构外罩设有外表面覆盖有荧光反光警示层的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立柱轴线重合并转动连接于立柱下部的装配盘,于装配盘上安装有装配套管,所述装配套管将立柱套装于其内,所述弹性缓冲机构套装于装配套管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式荧光反光警示护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与立柱轴线重合并固定连接于立柱下部的固定盘,于所述固定盘上活动安装有转动盘,于所述转动盘的上端面同轴构造有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将立柱套装于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雪艳王保勤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亮安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