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踪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2101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容易更换输入装置的电子机器及跟踪球装置。在具有能进行各种输入操作的输入装置的电子机器上,把具有第一信号发生部的输入装置,从外部嵌入到箱体的开口部内并进行定位安装。盖状覆盖件对于箱体可装、卸并且当被安装在箱体的开口部上时可固定住输入装置。第二信号发生部被设在箱体内,并通过与第一信号发生部组合而发挥功能。这样,只把盖状覆盖件安装在箱体上就能使输入装置处于固定状态。因此,在更换输入装置时,无需打开箱体取出设有第二信号发生部的配线板就能容易地更换输入装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通过对操作体实施必要的操作能进行各种输入 的输入装置的电子机器及一种跟踪球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具有各种输入装置的电子机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以下,对有关以往的电子机器参照图14进行说明。 图14是以往电子机器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所示,输入装置1的端子部2,通过锡焊以电和机械地被连接在 装有该输入装置1的电子机器的配线板3的规定位置上。该输入装置1具有向上方一侧凸出的操作体4,通过操作者的手和手 指使操作体4向规定方向运动,输出与其操作相对应的电信号。该电信号从输入装置1的端子部2、通过电子机器的配线板3传送给 电子机器的微型计算机(未图示)等。根据该信号、由电子机器以规定 的功能工作。在作为电子机器上壳体的箱体5的上面,设有能插入并穿过输入装 置1的操作体4的开口部5A,从该开口部5A中只有输入装置1的操作 体4从箱体5的上面凸出。具有这样结构的以往的输入装置1的电子机器,根据对从箱体5向 上方凸出或露出的输入装置1的操作体4的操作、能以电子机器的各种功能工作。在所述的以往的电子机器中,当输入装置1发生故障须进行更换时, 按以下作法来更换输入装置1。打开电子机器的箱体5并取出配线板3。接着,把用锡焊连接的输入装置1的端子部2从配线板3上拆下后、拆除有故障的输入装置1。然后 再把新的输入装置安装在配线板3上并组合成原有的状态。因此,这种 做法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电子机器,包括输入装置、箱体、盖状覆盖件及第二 信号发生部。输入装置具有第一信号发生部。箱体具有把该输入装置从外部嵌入 并进行定位安装的开口部。盖状覆盖件对于该箱体是可装卸的,并在被 安装到箱体的开口部上时可使输入装置呈固定状态。第二信号发生部被 设在箱体内,并通过与第一信号发生部组合后发挥功能。本专利技术的跟踪球装置,包括磁性传感器,盒体,配置在所述盒体内的球,与所述球拉开间隙配置,各自垂直的4根辊,以及,固定在所 述4根辊的各自一端的磁铁,当所述球被旋转操作时,根据所述4根辊 中与所述球碰接的辊的旋转,所述磁铁旋转并使磁性发生变化,所述磁 性传感器根据所述球的旋转检测出所述磁性变化。在该电子机器中,只从箱体上取下盖状覆盖件就能卸掉被安装的输 入装置。然后把新的输入装置嵌入进开口部,再把盖状覆盖件安装在箱 体上,这样新的输入装置就具有电和机械的功能。因此,在更换输入装 置时不必打开箱体或对箱体内的第二信号发生部重新进行电连接,能很 容易地更换输入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电子机器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安装作为实施例1主要构件的盖状覆盖件时从箱体内 侧观看状态下的概念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电子机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该电子机器的剖视图。图5是去掉该电子机器的箱体及跟踪球装置的外壳部状态下的俯视图。图6是在图5中A-A线的剖面图。图7是去掉该电子机器的箱体及跟踪球装置的外壳部、球、辊状态 下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该跟踪球装置旋转操作时的状态在图5中X-X线的剖面图。图9是表示该跟踪球装置推动操作时的状态在图5中X-X线的剖面图。图10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电子机器中、去掉箱体及跟踪球 装置的外壳部、球、辊状态下的俯视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电子机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12是该电子机器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在图12中表示的B-B线上的完成状态的剖面图。 图14是以往电子机器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实施例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电子机器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作为同电子机器主要部件的盖状覆盖件在安装时从箱体 内侧看到的状态。如附图所示,略呈正方形的输入装置11,由树脂制的部件用盒体12 和设在其内部的第一信号发生部13以及操作部IIA构成,并被组装在电 子机器的箱体14内。在该箱体14上设有对输入装置11的部件用盒体12进行定位、具有 嵌入尺寸的开口部15。该开口部15,由设在箱体14上面一侧的、具有大于部件用盒体12外形的直径的圆形开口部15A,和与设置在其下方的与圆形开口部15A 位于同一中心位置上并与部件用盒体12的外形相吻合的方形开口部15B 以及在其方形开口部15B的各边中央位置上向外方一侧凸出形成的4个 保持用开口部15C构成。而且,保持用开口部15C,与后述的盖状覆盖件19的组合关系,是 与4个保持用开口部15C的各外周面连接的圆弧,最好形成为与圆形开 口部15A相同或小于它的相似圆弧。另外在开口部15上,通过设置方形开口部15B和保持用开口部15C, 形成箱体14的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以低于箱体14上表面的位置的 平坦面而形成同一高度的阶梯部15D。而且,在箱体14的内部配置有配线板16等内部部件。在该配线板16上配置有通过与设在输入装置11上的第一信号发生 部13组合而发挥功能并产生规定输出的第二信号发生部17。该第二信号发生部17具有端子部18。其端子部18用锡焊连接在配 线板16上。封堵圆形开口部15A的盖状覆盖件19,由其直径小于圆形开口部 15A直径的、并在其中央处具有贯通孔20A的圆形环状平板部20和从平 板部20下面的外周部向下方凸出的4个L形柱状部21 24构成。在未与 该L形柱状部21~24的平板部20连接的水平部25~28的外侧面上分别设 置有凹槽29~32。另外,该L形柱状部21 24是以等角间距被设在盖状覆盖件19的下 面,水平部25 2S是以其前端方向一致地向着同一方向而设置的。而且,其水平部25 28的各自的长度,以短于开口部15的保持用开 口部15C的长度而形成。当输入装置11被嵌入并定位在箱体14的开口部15的方形开口部 15B内后,以将L形柱状部21~24分别插入到所对应的4个保持用开口 部15C内的方式、装入盖状覆盖件19。而且,以使圆形环状平板部20 的下面与阶梯部15D的上面相接触的状态,将盖状覆盖件19向顺时针方 向转动,使盖状覆盖件19的L形柱状部21~24的水平部25~28分别挂在 相对应的阶梯部15D的下面,再把盖状覆盖件19安装在箱体14上,这样固定输入装置H。在将该盖状覆盖件19向顺时针方向转动时,设在盖状覆盖件19的L 形柱状部21~24外侧面上的凹槽29~32,分别与设在箱体14内的凸部 33 36相嵌合。这样,对于逆时针方向的外力很难轻易地拆下盖状覆盖件 19。而且,在盖状覆盖件19被固定在箱体14上的状态下,为使两者的 上表面位置处于同一平面状态,把平板部20的厚度和圆形开口部15A的 深度设置为相同,这样的外观是理想的。输入装置ll,在盖状覆盖件19被固定在箱体14上时,把部件用盒 体12嵌合在方形开口 15B上,并用配线板16和盖状覆盖件19从上下方 向夹入以达到确实固定。这样,根据本实施例,只通过把盖状覆盖件19安装在箱体14上就 能容易地安装输入装置11。以下,对装有输入装置ll的电子机器的工作进行说明。首先,当用手或手指操作作为该输入装置11的操作体的操作部11A 时,与其操作部11A的运动连动、第一信号发生部13工作。这时所产生 的信号被传送到配置在配线板16上的第二信号发生部17上,从该第二 信号发生部17的端子部18输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跟踪球装置,包括: 磁性传感器, 盒体, 配置在所述盒体内的球, 与所述球拉开间隙配置,各自垂直的4根辊, 以及,固定在所述4根辊的各自一端的磁铁, 当所述球被旋转操作时,根据所述4根辊中与所述球碰接的辊的旋转,所述磁铁旋转并使磁性发生变化,所述磁性传感器根据所述球的旋转检测出所述磁性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贝崎启二山本保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