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0976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等级道路的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适用于限速80~100km/h的高等级道路,包括路面诱导系统与标志诱导系统,路面诱导系统包括设于易形成雾天气高等级道路路段两侧的椭圆地面标记以及设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路面上的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标志诱导系统包括设于雾天限速区前2km的预告标志一、设于雾天限速区前1km的预告标志二、设于雾天限速区前500m的预告标志三、设于雾天限速区起点的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设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位置的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设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两侧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设于雾天限速区终点的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与设于雾天限速区起点和路段中位置的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段中位置的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段中位置的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等级道路的交通安全
,特指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适用于限速80~100km/h的高等级道路。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雾天天气愈加频繁,给道路交通安全特别是高等级道路的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一方面,在雾天天气,能见度的迅速降低致使驾驶环境恶化,驾驶人视距不足,视线对比度降低并伴有失真感,不能对前方道路状况作出正确判断,导致车辆间距缩小;另一方面,普通情况下对道路的限速标准不能完全适用于雾天这类不良天气,驾驶人要根据情况适当降低车速,但目前我国缺乏对高等级道路雾天车辆限速的引导,所以常因指路信息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准确性,导致驾驶员驾驶困难,造成高等级道路的拥堵和交通事故,影响区域的交通环境。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对不同程度雾天天气条件下,限速80~100km/h的高等级道路上的车辆进行限速指导,以达到雾天条件下限制车速、控制车距,提高高等级道路安全性的效果。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包括路面诱导系统以及标志诱导系统,路面诱导系统包括连续设置于易形成雾天天气的高等级道路路段两侧的椭圆地面标记以及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的路面上的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标志诱导系统包括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2km的预告标志一、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1km的预告标志二、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500m的预告标志三、设置于雾天限速区的起点的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位置的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两侧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设置于雾天限速区的终点的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以及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起点和路段中位置的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
[0006]根据上述方案,所述椭圆地面标记设置间距为25m,由两个半椭圆分置于路面标线两侧,组成一个椭圆地面标记,且半椭圆长轴距离路面标线3~5cm,半椭圆的长短轴之比为2.5:1至3:1。
[0007]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设置角度为60
°
~75
°
,每隔2.5m设置一道标线,连续设置两道标线为一个块,间隔25m重复设置三个块为一组,在路段上间隔3~5km设置一组。
[0008]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预告标志一、预告标志二以及预告标志三均采用路侧低位单柱式标志,绿底白字,文字竖向排列,数字字体大小是汉字字体大小的1.2~1.5倍。
[0009]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与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均采用路侧低位单柱式标志,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为黄底白字,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为绿底白字,
文字均竖向排列。
[0010]根据上述方案,所述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采用路右侧低位单柱式标志,绿底白字,文字竖向排列,文字下方增加一靠左侧行驶箭头,设置间距为3~5km,并与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配合使用。
[0011]根据上述方案,所述警示型线形诱导标采用低位单柱式标志,其反光膜颜色为黄黑相间,线条倾斜角度为45
°
,长度为1.2m~1.5m,宽度为30~40cm,高度为2~3m,间隔50m重复设置五道为一组,路段上间隔1km设置一组。
[0012]根据上述方案,所述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采用高位悬臂式标志,其标志包括对应限速80km/h的三个实心圆形图案、对应限速60km/h的两个实心圆形图案、对应限速40km/h的一个实心圆形图案以及无圆形图案对应的20km/h限速。
[0013]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在高等级道路易形成雾天天气的路段上设置椭圆地面标记及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表示当驾驶员可见三个及以上的椭圆标记时,判定为小雾天气,限速80km/h;当驾驶员可见两个椭圆标记时,判定为中雾天气,限速60km/h;当驾驶员可见一个椭圆标记时,判定为大雾天气,限速40km/h;当驾驶员不可见椭圆标记时,判定为浓雾天气,限速20km/h,为驾驶员提供车距确认和限速引导,自解释程度高,便于驾驶人理解;
[0015]2)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三级预告标志,分别在雾天限速区前2km、1km、500m设置,文字竖向排列,标牌简洁、易于辨认,重点突出、方便记忆,符合驾驶人心理预期,便于驾驶员提前做出相应的操作,提高雾天限速区指路信息的层次性、系统性;
[0016]3)本专利技术在雾天限速区路段中设置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警示型线形诱导标及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能间隔一定时间提醒驾驶员此路段为雾天限速区,并提醒驾驶员确认并保持安全车距;
[0017]4)本专利技术在椭圆地面标记、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上均采用逆反射原理,采用低成本、高反光性能的道路交通标志和视线诱导标志,不涉及大规模道路基础设施,投资少,施工易,见效快。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平面布控示意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预告标志一示意图;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预告标志二示意图;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预告标志三示意图;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示意图;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示意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警示型线形诱导标示意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示意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示意图。
[0027]图中:1.椭圆地面标记;2.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3.预告标志一;4.预告标志二;5.预告标志三;6.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7.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8.警示型线形诱导标;9.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10.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0029]如图1至图9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包括路面诱导系统以及标志诱导系统,路面诱导系统包括连续设置于易形成雾天天气的高等级道路路段两侧的椭圆地面标记1以及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的路面上的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2,标志诱导系统包括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2km的预告标志一3、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1km的预告标志二4、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500m的预告标志三5、设置于雾天限速区的起点的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6、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位置的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7、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两侧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8、设置于雾天限速区的终点的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9以及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起点和路段中位置的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10。以上所述构成本专利技术基本结构。
[0030]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由椭圆地面标记1与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2构成的路面诱导系统,实现对驾驶员的限速引导,提醒驾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路面诱导系统以及标志诱导系统,所述路面诱导系统包括连续设置于易形成雾天天气的高等级道路路段两侧的椭圆地面标记(1)以及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的路面上的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2),所述标志诱导系统包括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2km的预告标志一(3)、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1km的预告标志二(4)、设置于雾天限速区前500m的预告标志三(5)、设置于雾天限速区的起点的雾天限速区起点警示标志(6)、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中位置的雾天限速区路段标志(7)、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路段两侧的警示型线形诱导标(8)、设置于雾天限速区的终点的雾天限速区结束标志(9)以及设置于雾天限速区起点和路段中位置的不同程度雾天条件下限速标志(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地面标记(1)设置间距为25m,由两个半椭圆分置于路面标线两侧,组成一个椭圆地面标记,且半椭圆长轴距离路面标线3~5cm,半椭圆的长短轴之比为2.5:1至3: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形车距确认标线(2)设置角度为60
°
~75
°
,每隔2.5m设置一道标线,连续设置两道标线为一个块,间隔25m重复设置三个块为一组,在路段上间隔3~5km设置一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等级道路雾区自解释车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刚雷凯婷郑号染梅家林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