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2083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包括芯丝,芯丝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端头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扁平状,该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芯丝的横截面积,连接部与芯丝之间由锥形段过渡,所述弹性端头为螺旋弹簧,弹性端头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加热拉延的方式来成型导丝前端的毛细部分,从原理上解决了微小尺寸芯丝不易加工的问题,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加工设备集成度较高,可以实现微型化生产。可以实现微型化生产。可以实现微型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生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医用导丝是导管穿刺过程中用于支撑导管的核心部件,在导丝前端一般设有弹性区域以便引导导丝前端的插拔,为了确保导丝与弹性区域之间连接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将导丝前端设为截面积较小的扁平状结构,该结构一方面能够提高导丝与弹性部件之间的连接可靠性,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扭矩传递效率。然而导丝的直径一般在0.5mm以下,导丝前端宽度更是低于0.1mm,传统加工手段操作难度较大,例如现有技术一般采用无心磨床对导丝的外径进行修整,但在这个尺寸下无心磨床的加工精度无法保证,且导丝不易固定,加工过程中容易使导丝崩断。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医用导丝及其制作方法,便于导丝前端小径区段的可靠成型。
[0004]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5]一种医用导丝,包括芯丝,芯丝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端头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扁平状,该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芯丝的横截面积,连接部与芯丝之间由锥形段过渡,所述弹性端头为螺旋弹簧,弹性端头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采用如下方法加工成型: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偏平区段,然后对偏平区域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对偏平区段的两端施加拉力使偏平区段被拉伸变细,拉伸结束后从偏平区段将芯丝截断得到所述的连接部;所述芯丝坯料的辊压、加热和拉伸采用如下设备进行操作: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辊压单元、加热单元和冷淬单元,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用于将芯丝坯料的两个不同位置夹紧,第一夹持部沿活动方向具有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当第一夹持部夹紧芯丝坯料在第一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处于松开的状态,且该过程中辊压单元对芯丝坯料实施一次辊压,当第一夹持部到达第一行程和第二行程之间的过渡区域时,被辊压单元辊压出的偏平区段刚好到达加热单元所在位置,此时加热单元启动并对偏平区段进行加热,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将芯丝坯料夹紧,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同向平移且第二夹持部的平移速度小于第一夹持部的平移速度,此时加热单元在芯丝坯料上的加热区域会向芯丝坯料靠近第二夹持部的一端逐渐偏移,所述冷淬单元位于芯丝坯料的拉伸路径旁侧,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二行程内运动时冷淬单元与拉伸后的芯丝坯料贴合以冷却该拉伸后的芯丝坯料。
[0006]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膨胀套,第一膨胀套与第一滑座固接,第一膨胀套外侧顶端设有锥头,第一膨胀套内侧设有锥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膨胀套外侧设有滑套,滑套内表面设有与锥头配合的内锥面,第一膨胀套内部设有芯杆,芯杆端部设有与锥形台阶面配合
的外锥面,所述芯杆与滑套相对固接,且两者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二膨胀套,第二膨胀套与第二滑座固接,第二膨胀套的外弧面上设有半球形凸起,第二夹持部还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固定套,当第二膨胀套滑入固定套内时固定套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半球形凸起以使第二膨胀套夹紧;所述滑套的外壁上设有凸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同轴设置,当第一夹持部向第二夹持部靠近时滑套能够插入固定套内,且凸环与固定套的端部抵接,此时固定套能够挤压滑套使第一膨胀套夹紧,所述第一滑座与芯杆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膨胀套保持在夹紧状态的锁止机构。
[0007]所述锁止机构包括芯杆上设置的环槽,以及沿芯杆的径向与第一滑座滑动连接的锁止块,锁止块上设有与芯杆直径一致的第一通孔以及与环槽内径一致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连为一体,锁止块与第一滑座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当滑套将第一膨胀套压缩为夹紧状态时芯杆上的环槽与锁止块正对,此时锁止块在第一弹性单元的作用下使第二通孔卡在环槽内以阻止芯杆与第一滑座之间的轴向位移;还包括用于驱动锁止机构解锁的复位单元,复位单元包括与机架固接的楔形驱动块以及与锁止块固接的楔形块,所述滑套与第一滑座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单元,当第一夹持部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至第二行程的末端时楔形块与楔形驱动块抵接,此时锁止块在楔形驱动块和楔形块的作用下使第一通孔与芯杆正对,芯杆在第二弹性单元的作用下使第一膨胀套张开。
[0008]所述辊压单元包括一对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扇形凸轮,芯丝坯料从两扇形凸轮之间穿过,两扇形凸轮之间通过齿轮组构成同步反向转动配合;两扇形凸轮与第一滑座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机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座固接的齿条以及与其中一个扇形凸轮的转轴连接的齿轮,该扇形凸轮的转轴与分别通过单向轴承与机架和齿轮连接,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一行程内向靠近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齿条与齿轮啮合,此时扇形凸轮被机架上的单向轴承锁止,而齿轮在扇形凸轮的转轴上空转;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一行程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的方向运动时齿条与齿轮啮合,此时齿轮带动扇形凸轮同步转动,齿条和齿轮的参数被设置为第一滑座每往复运动一次则驱动扇形凸轮转动一周;所述扇形凸轮的转轴与第一滑座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被装配为当齿条与齿轮脱离时能够阻止扇形凸轮转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扇形凸轮的转轴固接的弓形轮,以及与第一滑座固接的直线滑道,当齿条与齿轮脱离时弓形轮的直边刚好与直线滑道平齐并相互接触。
[0009]所述加热单元为电感加热线圈;所述冷淬单元包括冷淬盒,冷淬盒上端敞口设置,冷淬盒内设有耐火棉,冷淬盒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冷淬盒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储罐连通,当冷淬盒处于第一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上方,当冷淬盒处于第二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下方;所述冷淬盒通过竖直导柱与机架滑动连接,冷淬盒与第一滑座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枢接的摆动挡板,以及与第一滑座固接的压杆,摆动挡板上设有腰型孔,冷淬盒上设有销杆,销杆与腰型孔滑动枢接,压杆的端部设有导轮,冷淬盒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弹性单元,常态下冷淬盒在第三弹性单元的作用下处于第一高度,当第一夹持部在第一行程内向第二夹持部靠近时压杆上的导轮能够挤压所述摆动挡板以将冷淬盒下压至第二高度。
[0010]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第一螺母块,第一滑座通过第一螺母块与第一丝杠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与驱动电机的主轴固接;第二滑座上设有第二螺母块,第二滑座通过第二螺母块与第二丝杠构成螺纹传动配合;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之间设有第三联动机构,第
三联动机构被装配为当第一滑座在第二行程内运动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构成传动配合,且当第一滑座在第一行程内运动时第一丝杠与第二丝杠之间的传动断开。
[0011]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转动连接的过渡轴以及与机架活动连接的活动轴,所述第二丝杠通过带轮或链轮与过渡轴构成传动配合,所述过渡轴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活动轴上设有过渡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分离,所述活动轴转动设置在一活动支架上,活动支架沿活动轴的径向与机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座上设有驱动销,所述活动支架上设有与驱动销配合的引导块,当第一滑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包括芯丝(1),芯丝(1)的前端设有用于连接弹性端头(2)的连接部,连接部的横截面为扁平状,该连接部的横截面积小于芯丝(1)的横截面积,连接部与芯丝(1)之间由锥形段过渡,所述弹性端头(2)为螺旋弹簧,弹性端头(2)与所述连接部焊接固定;所述连接部采用如下方法加工成型:在芯丝坯料上辊压出偏平区段,然后对偏平区域进行加热,加热的同时对偏平区段的两端施加拉力使偏平区段被拉伸变细,拉伸结束后从偏平区段将芯丝(1)截断得到所述的连接部;所述芯丝坯料的辊压、加热和拉伸采用如下设备进行操作:包括第一夹持部(10)、第二夹持部(20)、辊压单元(30)、加热单元(40)和冷淬单元(50),所述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沿水平方向活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用于将芯丝坯料的两个不同位置夹紧,第一夹持部(10)沿活动方向具有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当第一夹持部(10)夹紧芯丝坯料在第一行程(L1)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处于松开的状态,且该过程中辊压单元(30)对芯丝坯料实施一次辊压,当第一夹持部(10)到达第一行程(L1)和第二行程(L2)之间的过渡区域时,被辊压单元(30)辊压出的偏平区段刚好到达加热单元(40)所在位置,此时加热单元(40)启动并对偏平区段进行加热,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第二夹持部(20)将芯丝坯料夹紧,第二夹持部(20)与第一夹持部(10)同向平移且第二夹持部(20)的平移速度小于第一夹持部(10)的平移速度,此时加热单元(40)在芯丝坯料上的加热区域会向芯丝坯料靠近第二夹持部(20)的一端逐渐偏移,所述冷淬单元(50)位于芯丝坯料的拉伸路径旁侧,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二行程(L2)内运动时冷淬单元(50)与拉伸后的芯丝坯料贴合以冷却该拉伸后的芯丝坯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10)包括第一膨胀套(12),第一膨胀套(12)与第一滑座(11)固接,第一膨胀套(12)外侧顶端设有锥头,第一膨胀套(12)内侧设有锥形台阶面,所述第一膨胀套(12)外侧设有滑套(13),滑套(13)内表面设有与锥头配合的内锥面,第一膨胀套(12)内部设有芯杆(14),芯杆(14)端部设有与锥形台阶面配合的外锥面,所述芯杆(14)与滑套(13)相对固接,且两者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部(20)包括第二膨胀套(22),第二膨胀套(22)与第二滑座(21)固接,第二膨胀套(22)的外弧面上设有半球形凸起(221),第二夹持部(20)还包括与机架固接的固定套(23),当第二膨胀套(22)滑入固定套(23)内时固定套(23)的内壁能够挤压所述半球形凸起(221)以使第二膨胀套(22)夹紧;所述滑套(13)的外壁上设有凸环,第一夹持部(10)和第二夹持部(20)同轴设置,当第一夹持部(10)向第二夹持部(20)靠近时滑套(13)能够插入固定套(23)内,且凸环与固定套(23)的端部抵接,此时固定套(23)能够挤压滑套(13)使第一膨胀套(12)夹紧,所述第一滑座(11)与芯杆(14)之间还设有用于将第一膨胀套(12)保持在夹紧状态的锁止机构(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机构(16)包括芯杆(14)上设置的环槽(141),以及沿芯杆(14)的径向与第一滑座(11)滑动连接的锁止块(161),锁止块(161)上设有与芯杆(14)直径一致的第一通孔(163)以及与环槽(141)内径一致的第二通孔(164),第一通孔(163)和第二通孔(164)连为一体,锁止块(16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一弹性单元(162),当滑套(13)将第一膨胀套(12)压缩为夹紧状态时芯杆(14)上的环槽(141)与锁止块(161)正对,此时锁止块(161)在第一弹性单元(162)的作用下使第二通孔(164)卡在环槽(141)内以阻止芯杆(14)与第一滑座(11)之间的轴向位移;还包括用于驱动
锁止机构(16)解锁的复位单元,复位单元包括与机架固接的楔形驱动块(166)以及与锁止块(161)固接的楔形块(165),所述滑套(13)与第一滑座(11)之间还设有第二弹性单元(15),当第一夹持部(10)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至第二行程(L2)的末端时楔形块(165)与楔形驱动块(166)抵接,此时锁止块(161)在楔形驱动块(166)和楔形块(165)的作用下使第一通孔(163)与芯杆(14)正对,芯杆(14)在第二弹性单元(15)的作用下使第一膨胀套(12)张开。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压单元(30)包括一对与机架转动连接的扇形凸轮(31),芯丝坯料从两扇形凸轮(31)之间穿过,两扇形凸轮(31)之间通过齿轮(32)组构成同步反向转动配合;两扇形凸轮(3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一联动机构,第一联动机构包括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齿条(113)以及与其中一个扇形凸轮(31)的转轴连接的齿轮(32),该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与分别通过单向轴承(34a、34b)与机架和齿轮(32)连接,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靠近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齿条(113)与齿轮(32)啮合,此时扇形凸轮(31)被机架上的单向轴承(34a)锁止,而齿轮(32)在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上空转;当第一夹持部(10)在第一行程(L1)内向远离第二夹持部(20)的方向运动时齿条(113)与齿轮(32)啮合,此时齿轮(32)带动扇形凸轮(31)同步转动,齿条(113)和齿轮(32)的参数被设置为第一滑座(11)每往复运动一次则驱动扇形凸轮(31)转动一周;所述扇形凸轮(31)的转轴与第一滑座(11)之间还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被装配为当齿条(113)与齿轮(32)脱离时能够阻止扇形凸轮(31)转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与扇形凸轮(31)的转轴固接的弓形轮(33),以及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直线滑道(114),当齿条(113)与齿轮(32)脱离时弓形轮(33)的直边刚好与直线滑道(114)平齐并相互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医用导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40)为电感加热线圈;所述冷淬单元(50)包括冷淬盒(51),冷淬盒(51)上端敞口设置,冷淬盒(51)内设有耐火棉(52),冷淬盒(51)沿竖直方向往复运动设置在第一高度和第二高度之间,冷淬盒(51)通过管路与冷却液储罐连通,当冷淬盒(51)处于第一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上方,当冷淬盒(51)处于第二高度时其底面位于冷却液储罐的液面下方;所述冷淬盒(51)通过竖直导柱与机架滑动连接,冷淬盒(51)与第一滑座(11)之间设有第二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包括与机架枢接的摆动挡板(501),以及与第一滑座(11)固接的压杆(111),摆动挡板(501)上设有腰型孔(502),冷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郁水峰汪鸿涛许新花李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比尔安达上海润滑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