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并环类化合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282043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吡唑并环类化合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其表现出较好的TGFβR1抑制活性及较高的选择性,可以作为高效且高选择性的TGFβR1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具有抗肿瘤活性。具有抗肿瘤活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吡唑并环类化合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0001]相关申请的引用
[0002]本专利技术要求2019年10月22日在中国提交的,名称为“吡唑并环类化合物,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申请号为201911008123.9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优先权,通过引用的方式将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化学领域,涉及一种具有TGFβR1抑制活性的吡唑并环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医药用途。

技术介绍

[0004]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其调节各种细胞应答,例如细胞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TGF-β超家族包含TGF-β1、TGF-β2、TGF-β3、活化素、抑制素、骨形态发生蛋白等。TGF-β通过两种高保守性单跨膜丝氨酸/苏氨酸激酶TGFβR1和TGFβR2进行信号转导(ACS Med.Chem.Lett.,2018,9,1117)。
[0005]Smads是细胞内重要的TGF-β信号转导和调节分子,可以将TGF-β信号直接由细胞膜转导至细胞核内,TGF-β/Smads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在TGF-β/Smads信号转导中,活化的TGF-β首先与细胞膜表面的TGFβR2结合,形成异源二聚体复合物,并进一步被TGFβR1识别和结合。活化的TGFβR1进一步磷酸化Smad2/Smad3蛋白,后者再进一步与Smad4结合,以形成异源三聚体复合物,这一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内与辅助活化/抑制因子协同作用来调节靶基因的转录(Nature,2003,425,577)。只要TGF-β/Smads信号通路的任一环节发生改变,都会导致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PNAS,2019,116,9166)。
[0006]TGF-β信号通路在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中失调,胃癌、结肠直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胰腺癌、肝癌、肺癌、宫颈癌和头颈部癌细胞系和肿瘤组织中的TGFβR1蛋白水平显著升高。TGF-β信号通路的活化在肿瘤基质中引专利技术显的病理效应,包括免疫抑制、血管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此外,TGF-β信号通路能够增强肿瘤细胞的侵袭力,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转化以及提高对肿瘤上皮细胞治疗的耐受度(Nat.Neurosci.,2014,17,943)。
[0007]目前,针对TGF-β信号通路中关键靶点TGFβR1的抑制剂的开发在医药工业界已逐渐得到重视,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包括WO 02/094833 A1、WO 2009/150547 A1、WO 2017/035118 A1、WO 2018/019106 A1等。但本领域仍然亟需新的TGFβR1抑制剂,特别是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TGFβR1抑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的研究,意外地发现了一种吡唑并环类化合物及其对应的制备方法,该类化合物可以显著抑制TGFβR1的活性,并且在TGFβR1和TGFβR2之间具有良好的选择
性,其作为TGFβR1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至少部分由TGF-β信号通路介导的增殖性病症及细胞凋亡失调性病症,尤其是至少部分由TGFβR1介导的疾病,如癌症,例如肝癌。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
[0012][0013]其中,
[0014]每一个X各自独立地选自-CH=、-CH
2-、-NH-和-N=,且满足价键要求;
[0015]n为0、1或2;
[0016]当n为0时,为单键;当n为1时,为单键或双键;当n为2时,两个X之间的键和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双键,且不同时为双键;
[0017]R1选自C
6-10
芳基和5-10元杂芳基,所述C
6-10
芳基或5-10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4取代;
[0018]R4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C
1-6
烷基、C
1-6
卤代烷基、C
3-8
环烷基和3-8元杂环烷基;
[0019]R2选自C
6-10
芳基和5-10元杂芳基,所述C
6-10
芳基或5-10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5取代;
[0020]R5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卤素、C
1-6
烷基、C
2-6
烯基、C
2-6
炔基、C
3-8
环烷基、3-8元杂环烷基、-OR
a
、-NR
b
R
c
、-C(=O)R
a
、-C(=O)OR
a
和-C(=O)NR
b
R
c
,所述C
1-6
烷基、C
2-6
烯基、C
2-6
炔基、C
3-8
环烷基或3-8元杂环烷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7取代;
[0021]R3选自C
6-10
芳基和5-10元杂芳基,所述C
6-10
芳基或5-10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6取代;
[0022]R6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卤素、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3-8元杂环烷基、-OR
a
、-NR
b
R
c
、-C(=O)R
a
、-C(=O)OR
a
、-C(=O)NR
b
R
c
、-S(=O)
q
R
a
和-S(=O)
q
NR
b
R
c
,q为1或2,所述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或3-8元杂环烷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7取代;
[0023]R7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OR
a
、-NR
b
R
c
、-C(=O)R
a
、-C(=O)OR
a
和-C(=O)NR
b
R
c

[0024]R
a
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和3-8元杂环烷基;
[0025]R
b
和R
c
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和3-8元杂环烷基,或者R
b
和R
c...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式I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中,每一个X各自独立地选自-CH=、-CH
2-、-NH-和-N=,且满足价键要求;n为0、1或2;当n为0时,为单键;当n为1时,为单键或双键;当n为2时,两个X之间的键和各自独立地为单键或双键,且不同时为双键;R1选自C
6-10
芳基和5-10元杂芳基,所述C
6-10
芳基或5-10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4取代;R4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C
1-6
烷基、C
1-6
卤代烷基、C
3-8
环烷基和3-8元杂环烷基;R2选自C
6-10
芳基和5-10元杂芳基,所述C
6-10
芳基或5-10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5取代;R5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卤素、C
1-6
烷基、C
2-6
烯基、C
2-6
炔基、C
3-8
环烷基、3-8元杂环烷基、-OR
a
、-NR
b
R
c
、-C(=O)R
a
、-C(=O)OR
a
和-C(=O)NR
b
R
c
,所述C
1-6
烷基、C
2-6
烯基、C
2-6
炔基、C
3-8
环烷基或3-8元杂环烷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7取代;R3选自C
6-10
芳基和5-10元杂芳基,所述C
6-10
芳基或5-10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6取代;R6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氰基、卤素、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3-8元杂环烷基、-OR
a
、-NR
b
R
c
、-C(=O)R
a
、-C(=O)OR
a
、-C(=O)NR
b
R
c
、-S(=O)
q
R
a
和-S(=O)
q
NR
b
R
c
,q为1或2,所述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或3-8元杂环烷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R7取代;R7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OR
a
、-NR
b
R
c
、-C(=O)R
a
、-C(=O)OR
a
和-C(=O)NR
b
R
c
;R
a
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和3-8元杂环烷基;R
b
和R
c
在每次出现时各自独立地选自氢、C
1-6
烷基、C
3-8
环烷基和3-8元杂环烷基,或者R
b
和R
c
与其所连接的原子一起形成3-7元环;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选自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酯、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多晶型物、溶剂化物、氮氧化物、同位素标记物、代谢物和前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为具有式I-1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
其中,R1、R2和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为具有式I-2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中,R1、R2和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为具有式I-3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中,R1、R2和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为具有式I-4结构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中,R1、R2和R3如权利要求1中所定义。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形式,其中,R1为5-10元杂芳基,所述5-10元杂芳基任选地被一或多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寿军宋帅张毅涛田强宋宏梅薛彤彤王晶翼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科伦博泰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