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2042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包括食用菌生产场地,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内设置有主控机箱,所述主控机箱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器、操作键盘相连接,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一侧侧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且与此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有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此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直接通过红外线检测来进行能见度检测湿度,效果明显,可以避免普通的电学传感器在高湿度下失效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且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视觉分析出雾气的能见度,从而判定出环境的湿度,进一步的提高可靠性。进一步的提高可靠性。进一步的提高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培养
,具体为一种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食用菌领域,生产车间常需要加湿设备进行加湿,温控设备进行温度控制,需要对温度、湿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目前常用的方法都是使用间接测量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对环境的湿度进行检测,而在食用菌生产领域,湿度非常大,常规的湿度传感器在高湿度环境下是很容易损坏的。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红外直接检测雾气的能见度,判定出大棚内的湿度,通过摄像头图像直接辅助检测出环境的能见度的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食用菌生产场地,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内设置有主控机箱,所述主控机箱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所述主控机箱面板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器和操作键盘,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器、操作键盘相连接,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一侧侧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且与此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有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接收装置均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有:
[0005]U1为正电压输出的低压降三端稳压电路ams1084,包括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U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单片机U1的第一引脚连接且接地连接;
[0006]U2为单片机STM32vet6,包括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和晶振 Y1;U2的第28引脚、第50引脚、第74引脚和第98引脚均接地端,U2的第 9引脚和第10引脚与晶振Y1的一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U2的第8引脚连接,晶振Y1的两端还分别与第四滤波电容C4和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四滤波电容C4和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接地端;
[0007]U3为彩色液晶屏驱动芯片ST7735,U3的第6引脚接地端;
[0008]U4为红外线发射接收集成芯片,包括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P1、串口P3、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U4的第2引脚接与P1的第2引脚连接, P1的第1引脚连接接地端,P3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和U4的第7引脚和第8 引脚对应连接,U4的第39引脚和第40引脚接地端,P3的第3引脚接地端, U4第22引脚和第25引脚分别连接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的一端,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接地端。
[0009]优选的,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内还安装有数字摄像头,所述数字摄像头连接到安装有图像处理软件的微型计算机,所述微型计算机连接有显示设备,所述微型计算机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设置有若干组,且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另一侧设置有若干组与其对应的红外线接收装置。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电路板具有单片机和配套的电路元件,采用STM32系列单片机。
[0012]优选的,所述红外线接收装置采用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专利技术直接通过红外线检测来进行能见度检测湿度,效果明显,可以避免普通的电学传感器在高湿度下失效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可靠性,且还可以通过摄像头视觉分析出雾气的能见度,从而判定出环境的湿度,进一步的提高可靠性,并且在检测湿度的同时可以检测温度。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电路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食用菌生产场地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系统内微型计算机示意图;
[0018]图4为系统内主控机箱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系统整体流程结构框图;
[0020]图6为时钟电路示意图;
[0021]图7为复位电路示意图。
[0022]图中:1

食用菌生产场地;2

主控机箱;3

液晶显示器;4

操作键盘;5

红外线发射装置;6

红外线接收装置;7

数字摄像头;8

微型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1.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包括食用菌生产场地,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1内设置有主控机箱2,所述主控机箱2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所述主控机箱2面板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器3和操作键盘4,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器3、操作键盘4相连接,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1一侧侧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5且与此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有红外线接收装置6,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5、红外线接收装置 6均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1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有:
[0025]U1为正电压输出的低压降三端稳压电路ams1084,包括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U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单片机U1的第一引脚连接且接地连接;
[0026]U2为单片机STM32vet6,包括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和晶振 Y1;U2的第28引脚、第50引脚、第74引脚和第98引脚均接地端,U2的第 9引脚和第10引脚与晶振Y1的一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U2的第8引脚连接,晶振Y1的两端还分别与第四滤波电容C4和第
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四滤波电容C4和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接地端;
[0027]U3为彩色液晶屏驱动芯片ST7735,U3的第6引脚接地端;
[0028]U4为红外线发射接收集成芯片,包括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 P1、串口P3、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U4的第2引脚接与P1的第2引脚连接, P1的第1引脚连接接地端,P3的第2引脚和第3引脚和U4的第7引脚和第8 引脚对应连接,U4的第39引脚和第40引脚接地端,P3的第3引脚接地端, U4第22引脚和第25引脚分别连接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的一端,第一按键K1和第二按键K2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接地端。
[0029]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1内还安装有数字摄像头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菌专用温湿度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食用菌生产场地,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内设置有主控机箱,所述主控机箱内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上集成有单片机,所述主控机箱面板上安装有液晶显示器和操作键盘,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液晶显示器、操作键盘相连接,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一侧侧边设置有红外线发射装置且与此侧边相对的另一侧边设置有红外线接收装置,所述红外线发射装置、红外线接收装置均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所述食用菌生产场地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有:U1为正电压输出的低压降三端稳压电路ams1084,包括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U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分别与第二滤波电容C2、第三滤波电容C3的一端连接,第二滤波电容C2和第三滤波电容C3的另一端与第一单片机U1的第一引脚连接且接地连接;U2为单片机STM32vet6,包括第四滤波电容C4、第五滤波电容C5和晶振Y1;U2的第28引脚、第50引脚、第74引脚和第98引脚均接地端,U2的第9引脚和第10引脚与晶振Y1的一端连接,晶振Y1的另一端与U2的第8引脚连接,晶振Y1的两端还分别与第四滤波电容C4和第五滤波电容C5的一端连接,第四滤波电容C4和第五滤波电容C5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倩曹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皓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