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041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4: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辆控制器包括:壳体;功率板,所述功率板设于所述壳体内;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壳体内;电机控制接线端子,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驱动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整车控制接线端子,所述整车控制接线端子与所述主控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控制器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安装空间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控制器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的全地形车或沙滩车,其各个控制单元分体设置,整体结构相对分散,占用空间较大,且各控制单元之间通过连接线及插接件传输接入,抗干扰能力差,容易产生电磁干扰和骚扰,影响能量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控制器,该车辆控制器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安装空间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000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车辆控制器的车辆。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控制器,所述车辆控制器包括:壳体;功率板,所述功率板设于所述壳体内;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壳体内;电机控制接线端子,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驱动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整车控制接线端子,所述整车控制接线端子与所述主控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控制器具有能量利用率高、安装空间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车辆控制器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功率板、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控板相连;电源分配接线端子,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驱动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车辆控制器还包括:充电接线端子,所述充电接线端子与所述变压器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车辆控制器还包括: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与所述变压器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驱动板、所述功率板和所述主控板由下至上依次叠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控制器还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板和所述功率板安装于所述下支撑板。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控制器还包括: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安装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罩设所述驱动板和所述功率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变压器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
[0013]再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控制器还包括: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且位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主控板之间。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通过第一铜排组分别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驱动板相连;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铜排组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充电接线端子通过第二铜排组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通过所述第二铜牌组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二铜排组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驱动板相连;所述充电接线端子、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铜排组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壳体具有朝向相反方向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位于所述驱动板的上方且朝向所述第一侧;所述充电接线端子、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和所述整车控制接线端子位于所述主控板的上方且朝向所述第二侧。
[0017]进一步地,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包括V相接线端子、U相接线端子和W相接线端子,所述V相接线端子、所述U相接线端子和所述W相接线端子沿上下方向排列且从所述壳体的侧壁伸出。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包括正极接线端子和负极接线端子,所述充电接线端子、所述正极接线端子、所述负极接线端子、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和所述整车控制接线端子沿水平方向排列。
[001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上表面设有沉台,所述充电接线端子、所述正极接线端子、所述负极接线端子、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和所述整车控制接线端子位于所述沉台上。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底座;上壳,所述上壳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壳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和所述变压器的上方;侧盖,所述侧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上壳的侧部且邻近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
[002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下表面设有水道盖板,所述水道盖板与所述底座共同限定出冷却水道,所述底座设有与所述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上壳设有防水通气阀。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上壳内设有隔板,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和所述变压器分别位于所述隔板的两侧。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底座设有若干具有安装孔的安装耳,每个所述安装耳上设有减震套,所述减震套穿过所述安装孔且上下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安装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25]进一步地,每个所述安装耳上还设有衬套,所述衬套设于所述减震套内且上端位于所述减震套的上端的上表面。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控制器。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具有能量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28]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优点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控制器的整体示意图。
[003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控制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控制器的爆炸图。
[0032]附图标记:
[0033]车辆控制器1、
[0034]壳体100、通孔101、沉台110、底座120、上壳130、上盖140、侧盖150、水道盖板121、进水接头122、出水接头123、安装孔124、安装耳125、减震套126、衬套127、防水通气阀141、隔板142、
[0035]功率板210、驱动板220、主控板230、插座231、变压器240、
[0036]电机控制接线端子310、充电接线端子320、整车控制接线端子330、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340、电源分配接线端子350、正极接线端子351、负极接线端子352、U相接线端子311、V相接线端子312、W相接线端子313、
[0037]下支撑板400、
[0038]上支撑板500、第一铜排组510、第二铜排组520、
[0039]屏蔽板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功率板,所述功率板设于所述壳体内;驱动板,所述驱动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主控板,所述主控板设于所述壳体内;电机控制接线端子,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驱动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整车控制接线端子,所述整车控制接线端子与所述主控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功率板、所述驱动板和所述主控板相连;电源分配接线端子,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驱动板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充电接线端子,所述充电接线端子与所述变压器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与所述变压器相连且伸出所述壳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板、所述功率板和所述主控板由下至上依次叠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板和所述功率板安装于所述下支撑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设于所述壳体内且安装于所述下支撑板的上方,所述上支撑板罩设所述驱动板和所述功率板,所述主控板和所述变压器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屏蔽板,所述屏蔽板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且位于所述上支撑板和所述主控板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通过第一铜排组分别与所述功率板和所述驱动板相连;所述电机控制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一铜排组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线端子通过第二铜排组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通过所述第二铜牌组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通过所述第二铜排组分别与所述变压器和所述驱动板相连;所述充电接线端子、所述直流电转换输出端子、所述电源分配接线端子和所述第二铜排组安装于所述上支撑板。11.根据权利要求5-10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九号智能常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