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788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包括第一供油系统和第二供油系统,第一供油系统包括由第一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吸油滤油器、第一顶轴油泵和第一高压过滤器,第一吸油滤油器包括圆柱形的上壳体、下壳体和端盖,上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壳体,上壳体与端盖法兰连接,下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固定有圆柱安装座,圆柱安装座上开设有圆形槽,上壳体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滤芯,滤芯的底部固定有环形安装件,环形安装件与圆形槽相适配。通过圆形槽与环形安装件的适配对滤芯的底部进行限位,实现了滤芯的安装,将端盖拆卸后,只需将滤芯从圆形槽内拿出进行更换即可,使滤芯的更换更加的简单快捷。芯的更换更加的简单快捷。芯的更换更加的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轮机顶轴领域,具体为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
[0003]顶轴装置是汽轮发电机组的一个重要装置。它在汽轮发电机组盘车、启动、停机过程中起顶起转子的作用。汽轮发电机组的轴承均设有高压顶轴油囊,顶轴装置所提供的高压油在转子和轴承油囊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强行将转子顶起,避免汽轮机低转速过程中轴颈和轴瓦之间的干摩擦,减少盘车力矩,对转子和轴承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机转速下降过程中,防止低速碾瓦;运行时顶轴油囊的压力代表该点轴承的油膜压力,是监视轴系标高变化、轴承载荷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盘车”是指在启动电机前,用人力将电机转动几圈,用以判断由电机带动的负荷(即机械或传动部分)是否有卡死而阻力增大的情况,从而不会使电机的启动负荷变大而损坏电机(即烧坏)。所以,一般在停机一个班(8小时)后,再启动电机时,就要盘车。
[0004]现有的顶轴液压油路较为复杂,导致顶轴液压油路的安装耗时长,安装复杂,同时导致顶轴装置的整体体积较大,对于空间有限的场地不适用。同时顶轴装置中都会采用滤油器对压力油进行过滤,滤油器的作用对压力油进行过滤,把这些反复循环产生的污染颗粒留在滤油器中,防止微小污染颗粒呈现指数式爆炸性增长。长期留存在滤油器中的微小污染颗粒会导致滤油器中的滤网容易堵塞,此时需要启用备用顶轴液压油路,对堵塞的液压油路进行滤网的更换,但现有顶轴装置不能及时的检测出滤油器的堵塞,不能及时更换备用顶轴液压油路,导致影响顶轴装置的正常运行,同时滤油器中的滤网存在更换速度慢、易对滤油器的内部造成损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包括第一供油系统、第二供油系统、润滑油母管、汽轮机轴承组件和集装底板,所述第一供油系统和第二供油系统均安装在所述集装底板上,所述第一供油系统的进油口与所述润滑油母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油系统的出油口与所述汽轮机轴承组件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系统的进油口与所述润滑油母管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系统的出油口与所述汽轮机轴承组件连通;
[0007]所述第一供油系统包括由第一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一吸油滤油器、第一顶轴油泵和第一高压过滤器,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且底部开设有出油口,所述进
油口通过第一管道与所述润滑油母管连通;
[0008]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包括圆柱形的上壳体、下壳体和端盖,所述上壳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下壳体,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和端盖上均设置有法兰盘,所述上壳体与所述端盖法兰连接,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有圆柱安装座,所述圆柱安装座上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与所述圆柱安装座同心设置,所述圆柱安装座上开设有贯穿至安装板的出油通道,所述出油通道与所述圆柱安装座同心设置,所述上壳体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的底部固定有环形安装件,所述环形安装件与所述圆形槽相适配;
[0009]所述第二供油系统包括通过第二管道依次连通的第二吸油滤油器、第二顶轴油泵和第二高压过滤器,所述第二吸油滤油器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的结构相同;
[0010]所述第一顶轴油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有第一进口压力表和第一出口压力表, 所述第二顶轴油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有第二进口压力表和第二出口压力表。
[0011]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底部固定有弹性块,所述端盖与所述上壳体的连接将所述弹性块抵紧在所述滤芯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高压过滤器包括过渡仓和壳体,所述过渡仓的左侧外壁插接有进油管,且过渡仓的右侧外壁插接有出油管,所述过渡仓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有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滤芯一,所述滤芯一通过螺纹连接在所述过渡仓的底部,所述第一高压过滤器与第二高压过滤器结构相同。
[0013]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固定有垫块,所述壳体与所述过渡仓的适配将所述垫块抵紧在所述滤芯一的底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轴承组件包括若干汽轮机轴承,所述第一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有分流器,所述分流器通过若干支管道与若干所述汽轮机轴承连接,所述支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节流阀、单向阀和压力表,所述第二高压过滤器的出油口通过第二管道与所述分流器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集装底板上设置有仪表安装架,若干所述支管道上的压力表均安装在所述仪表安装架上。
[0016]进一步地,所述集装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包括两个吊环,两个所述吊环沿着所述集装底板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轴油泵和第二顶轴油泵均采用恒压变量柱塞泵。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 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通过圆形槽与环形安装件的适配对滤芯的底部进行限位,然后通过弹性块将滤芯顶部进行抵紧,实现滤芯顶部的限位,从而实现了滤芯的安装,同时端盖法兰连接在上壳体上,便于对第一吸油滤油器和第二吸油滤油器进行拆卸,将端盖拆卸后,只需将滤芯从圆形槽内拿出进行更换即可,使滤芯的更换更加的简单快捷。
[0020]2. 第一顶轴油泵和第二顶轴油泵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设置有压力表,用于检测进出口的压力变化,根据压力表的数据可以及时判断出工作油路上的吸油滤油器或者高压过滤器是否堵塞,堵塞后便于及时更换备用油路,避免影响顶轴装置的运行。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的俯视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的正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中第一吸油滤油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中圆柱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中第一高压过滤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的液压原理图;
[0027]图中,1

第一供油系统,2

第二供油系统,3

集装底板,4

仪表安装架,5

吊环,6

支管道,7

节流阀,8

单向阀,9

压力表,11

第一管道,12

第一吸油滤油器,1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汽轮机顶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供油系统(1)、第二供油系统(2)、润滑油母管、汽轮机轴承组件和集装底板(3),所述第一供油系统(1)和第二供油系统(2)均安装在所述集装底板(3)上,所述第一供油系统(1)的进油口与所述润滑油母管连通,所述第一供油系统(1)的出油口与所述汽轮机轴承组件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系统(2)的进油口与所述润滑油母管连通,所述第二供油系统(2)的出油口与所述汽轮机轴承组件连通;所述第一供油系统(1)包括由第一管道(11)依次连通的第一吸油滤油器(12)、第一顶轴油泵(13)和第一高压过滤器(14),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12)的一侧开设有进油口(15),且底部开设有出油口,所述进油口(15)通过第一管道(11)与所述润滑油母管连通;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12)包括圆柱形的上壳体(16)、下壳体(17)和端盖(18),所述上壳体(1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下壳体(17),所述上壳体(16)的顶部和端盖(18)上均设置有法兰盘,所述上壳体(16)与所述端盖(18)法兰连接,所述下壳体(17)内设置有安装板(19),所述安装板(19)上固定有圆柱安装座(20),所述圆柱安装座(20)上开设有圆形槽(25),所述圆形槽(25)与所述圆柱安装座(20)同心设置,所述圆柱安装座(20)上开设有贯穿至安装板(19)的出油通道(26),所述出油通道(26)与所述圆柱安装座(20)同心设置,所述上壳体(16)内可拆卸的设置有滤芯(27),所述滤芯(27)的底部固定有环形安装件(28),所述环形安装件(28)与所述圆形槽(25)相适配;所述第二供油系统(2)包括通过第二管道(21)依次连通的第二吸油滤油器(22)、第二顶轴油泵(23)和第二高压过滤器(24),所述第二吸油滤油器(22)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1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顶轴油泵(1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有第一进口压力表和第一出口压力表, 所述第二顶轴油泵(23)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有第二进口压力表和第二出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孚润德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