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788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包括集装底板、油泵电机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仪表盘,集装底板上安装有油泵电机组,集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支架,仪表盘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仪表盘与油泵电机组连通,安装支架包括矩形安装框,矩形安装框设置在集装底板上,矩形安装框内设置有横板,横板的前端开设有弧形安装口,横板上设置有与弧形安装口相适配的固定块,固定块的一端与横板的铰接,固定块的另一端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在横板上。油泵电机组集装在集装底板上,便于顶轴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将仪表盘安装在支架,将各个仪表集中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便于数据的监控和采集,能及时对顶轴装置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轴装置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轴装置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轮机顶轴领域,具体为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
[0003]顶轴装置是汽轮发电机组的一个重要装置。它在汽轮发电机组盘车、启动、停机过程中起顶起转子的作用。汽轮发电机组的轴承均设有高压顶轴油囊,顶轴装置所提供的高压油在转子和轴承油囊之间形成静压油膜,强行将转子顶起,避免汽轮机低转速过程中轴颈和轴瓦之间的干摩擦,减少盘车力矩,对转子和轴承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汽轮发电机组停机转速下降过程中,防止低速碾瓦;运行时顶轴油囊的压力代表该点轴承的油膜压力,是监视轴系标高变化、轴承载荷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谓“盘车”是指在启动电机前,用人力将电机转动几圈,用以判断由电机带动的负荷(即机械或传动部分)是否有卡死而阻力增大的情况,从而不会使电机的启动负荷变大而损坏电机(即烧坏)。所以,一般在停机一个班(8小时)后,再启动电机时,就要盘车。
[0004]现有的汽轮机顶轴供油装置现有的汽轮机顶轴供油装置为非集装式,两台顶轴油泵 (一备一运)及过滤器采用单独的基础底板,分开布置,相关阀门分散布置在管道上。此种结构复杂,安装占地面积大,运输不方便,现场安装工作量大。同时现有顶轴装置中的各个仪表分散在各个管道上,使顶轴状态的观察和仪表数据的记录不便,对仪表的故障数据不能及时被观测到,导致不能对顶轴装置进行及时的故障排除,从而对顶轴装置和汽轮机的运行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整体集装式结构,便于现场安装和维护,同时将各个仪表集中安装在一处,便于数据的监控和采集。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包括集装底板、油泵电机组、第一过滤器、第二过滤器和仪表盘,所述集装底板上安装有所述油泵电机组,所述集装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仪表盘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仪表盘与所述油泵电机组连通;
[0007]所述油泵电机组包括第一顶轴油泵、第二顶轴油泵、第一吸油滤油器和第二吸油滤油器,所述第一顶轴油泵和第二顶轴油泵均安装在所述集装底板上并沿着所述集装底板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顶轴油泵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顶轴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顶轴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吸油滤油器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顶轴油泵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的输入端口与
所述第二吸油滤油器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顶轴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顶轴油泵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的出油口连通;
[0008]所述安装支架包括矩形安装框,所述矩形安装框设置在所述集装底板上,所述矩形安装框内设置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前端开设有弧形安装口,所述横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安装口相适配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横板的铰接,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通过紧固组件固定在所述横板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集装底板的两侧均设置有吊装组件,所述吊装组件包括两个吊环,两个所述吊环沿着所述集装底板的长度方向对称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弧形安装口相对应处开设有弧形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为螺钉,连接所述仪表盘的管道置于所述弧形安装口内并通过所述固定块紧固在所述横板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的出油口均通过分流器连通四个油路管道,四个所述油路管道分别与不同的轴承连通。
[0013]进一步地,四个所述油路管道上依次设置有节流阀、单向阀和压力开关。
[0014]进一步地,所述仪表盘包括四个仪表盘,四个所述仪表盘分别设置在四个所述油路管道上,所述仪表盘位于单向阀和压力开关之间。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轴油泵和第二顶轴油泵均采用恒压变量柱塞泵。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顶轴装置安装简单,安全性能高,能保证机组安全运行。
[0018]2.采用整体集装式结构,便于现场安装和维护,同时将各个仪表集中安装在安装支架上,便于数据的监控和采集,能及时对顶轴装置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的正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中横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图1中P向局部示意图;
[0023]图中,1

集装底板,2

油泵电机组,3

第一过滤器,4

仪表盘,5

安装支架,6

第一顶轴油泵,7

第二顶轴油泵,8

第一吸油滤油器,9

第二过滤器,10

矩形安装框,11

横板,12

固定块,13

弧形安装口,14

吊环,15

弧形口,16

螺钉,17

第二吸油滤油器,20

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0025]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包括集装底板1、油泵电机组2、第一过滤器3、第二过滤器9和仪表盘4,集装底板1上安装有油泵电机组2,集装底板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5,仪表盘4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仪表盘4与油泵电机组2连通;
[0026]油泵电机组2集装在集装底板1上,便于顶轴装置的安装和维护,将仪表盘4安装在支架5,将各个仪表集中安装在安装支架5上,便于数据的监控和采集,能及时对顶轴装置出现的故障进行检修。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油泵电机组2包括第一顶轴油泵6、第二顶轴油泵7、第一吸油滤油器8和第二吸油滤油器17,第一顶轴油泵6和第二顶轴油泵7均安装在集装底板1上并沿着集装底板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第一顶轴油泵6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第二顶轴油泵7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吸油滤油器8的输出端口与第一顶轴油泵6的进油口连通,第二吸油滤油器17的输出端口与第二顶轴油泵7的进油口连通,第一吸油滤油器8的输入端口与第二吸油滤油器17的输入端口连通,第一顶轴油泵6的出油口与第一过滤器3的进油口连通,第二顶轴油泵7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式顶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装底板(1)、油泵电机组(2)、第一过滤器(3)、第二过滤器(9)和仪表盘(4),所述集装底板(1)上安装有所述油泵电机组(2),所述集装底板(1)上设置有安装支架(5),所述仪表盘(4)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5)上,所述仪表盘(4)与所述油泵电机组(2)连通;所述油泵电机组(2)包括第一顶轴油泵(6)、第二顶轴油泵(7)、第一吸油滤油器(8)和第二吸油滤油器(17),所述第一顶轴油泵(6)和第二顶轴油泵(7)均安装在所述集装底板(1)上并沿着所述集装底板(1)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顶轴油泵(6)的进油口通过管道与所述第二顶轴油泵(7)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8)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一顶轴油泵(6)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吸油滤油器(17)的输出端口与所述第二顶轴油泵(7)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吸油滤油器(8)的输入端口与所述第二吸油滤油器(17)的输入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顶轴油泵(6)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一过滤器(3)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二顶轴油泵(7)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9)的进油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器(3)的出油口与所述第二过滤器(9)的出油口连通;所述安装支架(5)包括矩形安装框(10),所述矩形安装框(10)设置在所述集装底板(1)上,所述矩形安装框(10)内设置有横板(11),所述横板(11)的前端开设有弧形安装口(13),所述横板(11)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安装口(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华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孚润德液压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