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莆田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9689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包括水壶内胆,所述水壶内胆的外侧套置有水壶外壳,所述水壶外壳与水壶内胆紧密接触且水壶外壳与水壶内胆的结构相似,所述水壶内胆和水壶外壳的上端设置有茶漏,所述茶漏与水壶外壳螺纹连接,所述茶漏包括茶漏本体和连接筒,所述茶漏本体位于连接筒的内部且茶漏本体插入水壶内胆内部连接筒螺纹连接在水壶外壳的外侧,所述茶漏的上方设置有旋盖,所述旋盖螺纹连接在茶漏的正上方,所述旋盖包括螺纹连接柱和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位于螺纹连接柱的正上方且一体连接,所述旋转块的侧面切割有矩形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水壶在泡茶中费力、不卫生、清洗不便的问题。清洗不便的问题。清洗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


[0001]本技术涉及水壶
,具体为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

技术介绍

[0002]水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饮水器具,除了能够装饮用水之外,人们给它赋予了很多创新功能,如保温、泡茶功能等。一些喜好饮茶的人们,在外出旅游时希望能够随时携带水壶泡茶饮用,但是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水壶的茶漏多在水壶里卡入式放置,在泡茶时,需要将茶壶里的茶漏用手拿出来,再放入茶叶,然后在用手卡入水壶泡水,不仅需要力气而且也不卫生,且水壶中茶叶多吸附在水壶内胆,后期清洗不便,给旅游的人们增添了不少烦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旨在改善现有水壶在泡茶中费力、不卫生、清洗不便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壶内胆,水壶内胆的外侧套置有水壶外壳,水壶外壳与水壶内胆紧密接触且水壶外壳与水壶内胆的结构相似,水壶内胆和水壶外壳的上端设置有茶漏,茶漏与水壶外壳螺纹连接,茶漏包括茶漏本体和连接筒,茶漏本体位于连接筒的内部且茶漏本体插入水壶内胆内部连接筒螺纹连接在水壶外壳的外侧,茶漏的上方设置有旋盖,旋盖螺纹连接在茶漏的正上方,水壶外壳设置便于为水壶内胆提供保护,防止损坏,且方便使用人员手握水壶,防止烫伤,水壶内胆的设置便于储存水分,方便使用人员饮用,茶漏的设置改变以往需通过手指拿取和安装的方式,避免手指上的污秽落入茶中,卫生健康,茶漏本体的设置便于将茶叶存放在茶漏本体内,防止茶叶吸附在水壶内胆上,防止后期清洗不便,连接筒的设置便于螺纹连接茶漏本体和水壶外壳,改变手指拿取和安装茶漏的方式,旋盖的设置便于密封水壶,防止茶叶和水分脱离水壶。
[0006]进一步的,水壶外壳为隔热材料,水壶外壳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一连接环体且第一连接环体位于第一筒体的正上方,第一筒体的弧形侧面沿长度方向切割有观察孔,观察孔的侧边设置有水量线,第一连接环体的外径小于第一筒体的外径,第一连接环体的外弧形侧面一体连接有螺纹,第一筒体的设置便于承托水壶内胆,防止水壶内胆脱落,第一连接环体的设置便于螺纹连接茶漏,观察孔的设置便于观察水壶内胆内水量,便于使用人员及时加注水分,水量线的设置便于准确读出水壶内胆内水量的多少。
[0007]进一步的,水壶内胆为玻璃材料,水壶内胆水壶内胆包括第二筒体和第二连接环体且第二连接环体位于第二筒体的正上方。
[0008]进一步的,连接筒的敞口侧面靠近水壶内胆且远离水壶内胆的侧面切割有螺纹通孔,连接筒的内侧弧形侧面切割有螺纹槽,螺纹通孔的设置便于螺纹连接旋盖,防止旋盖脱离,且便于拆装旋盖,以便更换茶叶,螺纹槽的设置便于与第一连接环体配合将茶漏螺纹连
接在水壶外壳上。
[0009]进一步的,茶漏本体为不锈钢材质,茶漏本体远离水壶内胆的侧面为敞口结构且茶漏本体的敞口结构与连接筒的螺纹通孔连接,茶漏本体的弧形侧面和靠近水壶内胆的侧面均匀切割有多个通水孔,茶漏本体的敞口结构的设置便于为更换茶叶提供必要通道,通水孔的设置便于为水分的流动提供必要的通道,以便使茶叶泡在水分中。
[0010]进一步的,旋盖包括螺纹连接柱和旋转块,旋转块位于螺纹连接柱的正上方且一体连接,旋转块的侧面切割有矩形通孔,螺纹连接柱的设置便于将旋盖螺纹连接在茶漏上,旋转块的设置便于手指旋转旋盖提供必要的支撑,以便与拆装旋盖,矩形通孔的设置便于系绳,以便于外出时携带水壶。
[0011]使用时,旋转水壶旋盖与茶漏分离,将茶叶放入茶漏,向茶漏倒入开水,开水经茶漏进入水壶内胆,旋转水壶旋盖与茶漏密封连接,通过水壶外壳观察口和水量线,查看茶叶浸泡情况,水壶内胆外部设有水壶外壳,具有隔热保温效果,使泡茶有足够的温度时长。旋转茶漏与水壶外壳分离,即可饮用茶水。需要继续泡茶可直接往水壶内胆内注入开水,旋转茶漏与水壶外壳密封连接。泡茶完毕后,旋转茶漏与水壶外壳分离,将茶叶残渣倒出,方便清洗水壶。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方便高效:茶漏与水壶外壳通过螺纹连接,改变了以往用手卡入水壶内部的连接方式,避免了手直接接触茶漏,同时,将茶叶放入茶漏中,避免茶叶进入水壶内胆中,后期将茶漏旋下,将剩余茶叶残渣倒出即可,极大方便水壶的清洗。通过观察口和水量线,可以了解泡茶的情况和水量的多少,水壶外壳采用隔热材料,既防摔、防烫,又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水壶外壳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水壶内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是本技术的茶漏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本技术的旋盖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水壶外壳;11、第一筒体;111、观察孔;112、水量线;12、第一连接环体;2、水壶内胆;21、第二筒体;22、第二连接环体;3、茶漏;31、茶漏本体;311、通水孔;32、连接筒;321、螺纹槽;322、螺纹通孔;4、旋盖;41、连接柱;42、旋转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
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4所示: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壶内胆2,水壶内胆2的外侧套置有水壶外壳1,水壶外壳1与水壶内胆2紧密接触且水壶外壳1与水壶内胆2的结构相似,水壶内胆2和水壶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茶漏3,茶漏3与水壶外壳1螺纹连接,茶漏3包括茶漏本体31和连接筒32,茶漏本体31位于连接筒32的内部且茶漏本体31插入水壶内胆2内部连接筒32螺纹连接在水壶外壳1的外侧,茶漏3的上方设置有旋盖4,旋盖4螺纹连接在茶漏3的正上方,水壶外壳1设置便于为水壶内胆2提供保护,防止损坏,且方便使用人员手握水壶,防止烫伤,水壶内胆2的设置便于储存水分,方便使用人员饮用,茶漏3的设置改变以往需通过手指拿取和安装的方式,避免手指上的污秽落入茶中,卫生健康,茶漏本体31的设置便于将茶叶存放在茶漏本体31内,防止茶叶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壶内胆(2),所述水壶内胆(2)的外侧套置有水壶外壳(1),所述水壶外壳(1)与水壶内胆(2)紧密接触且水壶外壳(1)与水壶内胆(2)的结构相似,所述水壶内胆(2)和水壶外壳(1)的上端设置有茶漏(3),所述茶漏(3)与水壶外壳(1)螺纹连接,所述茶漏(3)包括茶漏本体(31)和连接筒(32),所述茶漏本体(31)位于连接筒(32)的内部且茶漏本体(31)插入水壶内胆(2)内部连接筒(32)螺纹连接在水壶外壳(1)的外侧,所述茶漏(3)的上方设置有旋盖(4),所述旋盖(4)螺纹连接在茶漏(3)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出旅游用的泡茶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外壳(1)为隔热材料,所述水壶外壳(1)包括第一筒体(11)和第一连接环体(12)且第一连接环体(12)位于第一筒体(1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筒体(11)的弧形侧面沿长度方向切割有观察孔(111),所述观察孔(111)的侧边设置有水量线(112),所述第一连接环体(12)的外径小于第一筒体(11)的外径,所述第一连接环体(12)的外弧形侧面一体连接有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公明娄伟颜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莆田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