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荣锡专利>正文

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482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它包括底座、密封皮垫圈、紧固套、皮鸟巢、压巢球、气压平衡砣和调节螺;所述底座通过密封皮垫圈用紧固套紧固在锅盖上;所述底座内设有半圆托底,形成一个碗状容置部,半圆托底上围绕中心均匀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半圆托底下方设置紧密贴合的皮鸟巢,上方的碗状容置部内设置压巢球;所述底座和气压平衡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气压平衡砣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调节螺,调节螺上设有多个抽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电饭锅内的气体只出不进,达到电饭锅内真正形成真空而达到保鲜效果。真空而达到保鲜效果。真空而达到保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饭锅的
,尤其涉及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个人生活品质及饮食卫生的追求越来越高,社会上许多有关食品安全的谣言也越来越多,比如,隔夜的饭菜会产生亚硝酸盐,食用后有致癌风险,但是这类谣言被有关专家辟谣了,有研究表明,隔夜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极少并未会对人体发生直接伤害,例如:放置32小时的青菜亚硝酸盐含量仅为6.145mg/kg,西红柿炒蛋为5.882mg/kg,青椒炒肉为5.283mg/kg,红烧鱼5.802mg/kg
……
为此对于一般的隔夜饭菜可以食用,并不会对人体照成重点伤害。
[0003]在不会危害人们身体健康情况下,对于剩余的饭菜可以采用适当的保存方法以便日后食用,节约的同时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使电饭锅内真正形成真空而达到保鲜效果。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它包括底座、密封皮垫圈、紧固套、皮鸟巢、压巢球、气压平衡砣和调节螺;所述底座通过密封皮垫圈用紧固套紧固在锅盖上;所述底座内设有半圆托底,形成一个碗状容置部,半圆托底上围绕中心均匀设置多个通孔;所述半圆托底下方设置紧密贴合的皮鸟巢,上方的碗状容置部内设置压巢球;所述底座和气压平衡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气压平衡砣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调节螺,调节螺上设有多个抽气孔。
[0007]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所述底座外圈设置外螺纹,气压平衡砣内壁设置与底座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08]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所述调节螺中部上方设有一个把手,便于转动调节螺。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本技术将气压平衡砣和底座螺纹连接,气压平衡砣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调节螺,调节螺上设有抽气孔,当需要保鲜时,把气压平衡砣拧在底座上,把调节螺拧松至离开压巢球,用抽气机套在调节螺上进行抽气,使得电饭锅内的气体通过底座的小通孔轻松抽出;当需要煮饭时,把气压平衡砣打开,脱离底座,把调节螺调节到正好顶上压巢球上,使气压平衡砣和调节螺自身的重量压在压巢球上,当电饭锅内加热升高的压力将达到安全红线时,气压平衡砣自行放气,达到安全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保鲜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煮饭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14]图4为本技术的底座的俯视图。
[0015]图5为本技术的紧固套的俯视图。
[0016]图6为本技术的气压平衡砣的俯视图。
[0017]图7为本技术的调节螺的正视图。
[0018]图8为本技术的调节螺的俯视图。
[0019]其中:
[0020]底座1、通孔1.1、密封皮垫圈2、紧固套3、皮鸟巢4、压巢球5、气压平衡砣6、调节螺7、抽气孔7.1、把手7.2、锅盖8、手柄9、进气孔9.1。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相关图示作详细说明。应理解,以下具体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态样,其仅为本技术技术方案可采用的实施态样。需先说明,本文关于各组件位置关系的表述,如A部件位于B部件上方,其系基于图示中各组件相对位置的表述,并非用以限制各组件的实际位置关系。
[0022]实施例1:
[0023]参见图1

图8,图1绘制了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它设置在电饭锅的锅盖8上任一位置,锅盖8上还设有手柄9,手柄9上设有进气孔9.1;它包括底座1、密封皮垫圈2、紧固套3、皮鸟巢4、压巢球5、气压平衡砣6和调节螺7;所述底座1通过密封皮垫圈2用紧固套3紧固在锅盖8上。
[0024]所述底座1内设有半圆托底,形成一个碗状容置部,半圆托底上围绕中心均匀设置四个通孔1.1;所述半圆托底下方设置紧密贴合的皮鸟巢4,上方的碗状容置部内设置压巢球5。
[0025]所述底座1和气压平衡砣6通过螺纹连接,底座1外圈设置外螺纹,气压平衡砣6内壁设置与底座1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0026]所述气压平衡砣6内设有可上下调节的调节螺7,调节螺7中部上方设有一个长条形把手7.2,便于转动调节螺7,把手7.2两侧各设有两个抽气孔7.1,用于抽气机抽气。
[0027]所述气压平衡砣6的底部边缘设有一个卡扣,紧固套3的顶部内壁设有一个与气压平衡砣6的卡扣匹配的搭扣,防止气压平衡砣6放气时弹出紧固套3。
[0028]所述气压平衡砣6外圈呈梅花形,便于拧紧和松离。
[0029]工作原理:
[0030]首先把底座1、密封皮垫圈2用紧固套3紧固在锅盖8上;
[0031](1)保鲜状态:把气压平衡砣6拧在底座1上,把调节螺7拧松,离开压巢球5,由于调节螺7上设有抽气孔7.1,用抽气机套在调节螺7上进行抽气,由于抽气机的力量大于皮鸟巢4和压巢球5的自身重力,使得电饭锅内的气体通过底座1四周的小通孔轻松抽出。而电饭锅内真正形成真空后,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皮鸟巢4紧紧吸在底座1的通孔1.1上,使电饭锅达到气体只出不进的目的。
[0032](2)煮饭状态:把气压平衡砣6打开,脱离底座1,把调节螺7调节到正好顶上压巢球5上,使气压平衡砣6和调节螺7自身的重量压在压巢球5上。当电饭锅内加热升高的压力将达到安全红线时,气压平衡砣6即自行放气,达到安全效果。
[0033]以上仅是本技术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权利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饭锅真空保鲜抽气阀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1)、密封皮垫圈(2)、紧固套(3)、皮鸟巢(4)、压巢球(5)、气压平衡砣(6)和调节螺(7);所述底座(1)通过密封皮垫圈(2)用紧固套(3)紧固在锅盖(8)上;所述底座(1)内设有半圆托底,形成一个碗状容置部,半圆托底上围绕中心均匀设置多个通孔(1.1);所述半圆托底下方设置紧密贴合的皮鸟巢(4),上方的碗状容置部内设置压巢球(5);所述底座(1)和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荣锡张玲
申请(专利权)人:何荣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