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9195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4 1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包含横向钢架、四个支撑架、底座钢架、千斤顶和四个支座;横向钢架呈矩形,其四角分别和四个支撑架的上端垂直固连;四个支撑架的下端分别和底座钢架垂直固连;底座钢架上设有第一至第四导轨,依次排列、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横向钢架;两个支座设置在第一、第二导轨上,另外两个支座设置在第三、第四导轨上,四个支座相互配合以承载待测试的桥面板;横梁下端面沿横梁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五导轨,第五导轨上设有能够沿其自由滑动的滑动钢板,且滑动钢板上设有锁止机构;千斤顶设置在滑动钢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千斤顶能够横向移动,第一至第四支座能够纵向移动,使得荷载可以加载在桥面板的任意位置。任意位置。任意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试验与测试
,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桥梁静载试验是将静止的荷载作用在桥梁上的指定位置,然后对桥梁结构的静力位移、静力应变、裂缝等参量进行测试,从而对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能及使用能力作出评价的一种荷载试验。但一般而言,静载试验大多不能加载在桥梁结构的任意位置。
[0003]桥梁结构静载试验,一般可以通过重力或其他类型的加载设备来实现。静载试验的加载过程是从零开始逐步递增,一直到预定的荷载为止。静载试验是了解结构特性的重要手段,不仅用它来直接解决结构的静力问题,就是在进行结构动力试验时,一般也要先进行静载试验,以测定与结构有关的参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使得桥面板静载试验时荷载双向可移动能加载在桥面板的任意位置。
[0005]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包含横向钢架、第一至第四支撑架、底座钢架、千斤顶、以及第一至第四支座;
[0007]所述横向钢架呈矩形,其四角分别和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撑架的上端垂直固连;
[0008]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撑架的下端分别和所述底座钢架垂直固连;
[0009]所述底座钢架上设有第一至第四导轨,所述第一至第四导轨依次排列、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横向钢架;
[0010]所述第一至第四支座均包含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承载钢板、第一加固钢板和第二加固钢板,其中,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均呈矩形板状,平行竖直设置,且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的上端均和所述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一加固钢板分别和第一槽钢的一个侧边、第二槽钢的一个侧边、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二加固钢板分别和第一槽钢的另一个侧边、第二槽钢的另一个侧边、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上都对应设有平行于第一加固侧板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
[0011]所述第一支座、第三支座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第一支座和第三支座中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均分别和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相配合,使得第一支座、第三支座能够沿着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自由滑动;
[0012]所述第二支座、第四支座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第四导轨上,第二支座和第四支座中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均分别和所述第三导轨、第四导轨相配合,使得第二支座、第四支座能够沿着第三导轨、第四导轨自由滑动;
[0013]所述第一至第四支座用于相互配合以承载待测试的桥面板;
[0014]所述横向钢架下端面沿横向钢架的长度方向设有第五导轨,第五导轨上设有能够沿其自由滑动的滑动钢板,且滑动钢板上设有锁止机构、用于锁定滑动钢板使其不能相对第五导轨滑动;
[0015]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所述滑动钢板上,用于给待测试桥面板施加荷载。
[0016]作为本技术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横向钢架包含上钢板、下钢板和两块16号工字钢,所述两块16号工字钢分别设置在上钢板、下钢板的两端,且两块16号工字钢的上端面均和上钢板的下端面焊接、两块16号工字钢的下端面均和下钢板的上端面焊接。
[0017]作为本技术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至第四支座的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的型号均为14a。
[0018]作为本技术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上钢板、下钢板、承载钢板均采用15mm厚的钢板。
[0019]作为本技术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进一步的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加固钢板、第二加固钢板均采用10mm厚的钢板。
[0020]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21]本技术中千斤顶能够横向移动,第一至第四支座能够纵向移动,使得荷载可以加载在桥面板的任意位置,且横向钢架、第一至第四支撑架、底座钢架、第一至第四支座均能够由槽钢和钢板焊接而成,原材料简单易得。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以箱梁加载为例时的正视图;
[0023]图2为本技术以箱梁加载为例时的侧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未进行测试时的俯视图;
[0025]图4(a)、图4(b)分别为本技术中支座的正视图、侧视图;
[0026]图中,1-横向钢架,2-第二支撑架,3-底座钢架,4-第二轨道,5-第一支座,6-箱梁,7-千斤顶,8-承载钢板,9-第一加固钢板,10-第二加固钢板,11-第一槽钢,12-第二槽钢,13-第二轨道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8]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现,而不应当认为限于这里所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以便使本公开透彻且完整,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充分表达本技术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放大了组件。
[0029]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包含横向钢架、第一至第四支撑架、底座钢架、千斤顶、以及第一至第四支座;
[0030]所述横向钢架呈矩形,其四角分别和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撑架的上端垂直固连;
[0031]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撑架的下端分别和所述底座钢架垂直固连;
[0032]所述底座钢架上设有第一至第四导轨,所述第一至第四导轨依次排列、相互平行
且垂直于所述横向钢架。
[0033]如图4(a)、图4(b)所示,所述第一至第四支座均包含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承载钢板、第一加固钢板和第二加固钢板,其中,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均呈矩形板状,平行竖直设置,且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的上端均和所述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一加固钢板分别和第一槽钢的一个侧边、第二槽钢的一个侧边、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二加固钢板分别和第一槽钢的另一个侧边、第二槽钢的另一个侧边、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上都对应设有平行于第一加固侧板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
[0034]所述第一支座、第三支座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第一支座和第三支座中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均分别和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相配合,使得第一支座、第三支座能够沿着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自由滑动;
[0035]所述第二支座、第四支座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第四导轨上,第二支座和第四支座中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均分别和所述第三导轨、第四导轨相配合,使得第二支座、第四支座能够沿着第三导轨、第四导轨自由滑动;
[0036]所述第一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可移动桥面板静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横向钢架、第一至第四支撑架、底座钢架、千斤顶、以及第一至第四支座;所述横向钢架呈矩形,其四角分别和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撑架的上端垂直固连;所述第一至第四支撑架的下端分别和所述底座钢架垂直固连;所述底座钢架上设有第一至第四导轨,所述第一至第四导轨依次排列、相互平行且垂直于所述横向钢架;所述第一至第四支座均包含第一槽钢、第二槽钢、承载钢板、第一加固钢板和第二加固钢板,其中,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均呈矩形板状,平行竖直设置,且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的上端均和所述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一加固钢板分别和第一槽钢的一个侧边、第二槽钢的一个侧边、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二加固钢板分别和第一槽钢的另一个侧边、第二槽钢的另一个侧边、承载钢板的下端面垂直固连;所述第一槽钢、第二槽钢上都对应设有平行于第一加固侧板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所述第一支座、第三支座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上,第一支座和第三支座中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的第一轨道槽口、第二轨道槽口均分别和所述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相配合,使得第一支座、第三支座能够沿着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自由滑动;所述第二支座、第四支座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导轨、第四导轨上,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赟张丽芳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