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814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控制精度低,稳定性差等技术问题。汽车尾门推杆包括丝杠、外壳、电机、丝母、顶管和导管,丝杠设置在导管内,电机设置在外壳内,导管套设在丝杠外侧,导管的一端通过导管套和定位套筒与外壳相固连,丝杠一端的花键段插设在外壳内且其端部与电机固连,丝杠的另一端与丝母螺接,顶管的一端与丝母固连且插设在导管内,恒定扭矩机构包括增阻组件和同步套筒,同步套筒啮合连接在花键段外周面上,增阻组件套设在同步套筒上且其外周面与外壳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并且通过设置增阻部件提高了本恒定扭矩机构的控制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生活中,汽车是人们重要的交通工具,而汽车的后备箱是汽车中用于存放物品的部分。目前的汽车大部分的后备箱中的尾门,采用的是机械式的锁紧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很多时候存在着锁闭不好,导致物品遗失的情形。所以很多高档汽车的尾门均采用电吸系统。在电吸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是尾门的推杆控制,目前的轿车电动尾门推杆是电机直接通过齿轮传动,驱动多头丝杆伸开与收缩实现尾门的电动开闭;推杆上的拉簧起到辅助作用,但弹簧由于长期处于最大拉伸状态衰减严重,导致尾门在打开后支撑力不足,容易出现尾门往下掉的情况。虽然部分车辆在推杆上安装了阻尼器,但效果不好且通用性差,只能针对车型定制,以及存在体积大、结构复杂、成本高,系统操作复杂,使用不方便等缺点。
[0003]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5577699U;公告日:2016

09

14) 公开了一种轿车电动尾门推杆增阻器,本增阻器包括套设在丝杠上的外套和增阻部件,增阻部件安装在外套内,增阻部件包括外盖、压力弹簧、摩擦垫片、摩擦片和花键段,其中,外盖安装在外套的一端,外套的另一端通过花键段连接在电动尾门推杆的电机输出端上;在外盖和外套间依次装有压力弹簧、摩擦垫片和若摩擦片。
[0004]上述专利文献中的轿车电动尾门推杆增阻器的控制精度低,并且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恒定汽车尾门推杆扭矩的需要,给操作者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根据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恒定扭矩机构的控制精度,并且增强其稳定性。
[0006]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汽车尾门推杆包括丝杠、外壳、电机、丝母、顶管和导管,所述丝杠设置在所述导管内,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导管的一端通过导管套和定位套筒与所述外壳相固连,所述丝杠的一端具有花键段,所述花键段插设在所述外壳内且其端部与所述电机的转子或输出轴固连,所述丝杠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母螺接,所述顶管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导管内且所述丝母与所述顶管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扭矩机构包括增阻组件和同步套筒,所述同步套筒啮合连接在所述花键段外周面上,所述增阻组件套设在所述同步套筒上且其外周面与所述外壳相接。
[0008]其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该机构时,接通电机的电源,电机开始工作,因为电机的转子或者输出轴与丝杠的花键段固连,所以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丝杠一端螺接丝母,并且丝母与与顶管固连,所以丝杠又带动顶管转动;丝杠转动过程中其上套设的位于外壳内的同
步套筒也开始转动,同步套筒又带动其上套设的增阻部件转动,增阻部件与外壳的内壁相接,增阻部件转动过程中受到外壳内壁的阻力作用,从而限制与增阻部件连接的丝杠的转动。本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结构简单,装配和维修都比较方便,并且本机构通过设置增阻部件与外壳的内壁产生阻力作用,增大与增阻部件连接的丝杠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机械阻力,以使尾门推杆用于平衡尾门自重的阻力能设置的更大,从而保持尾门推杆的扭矩恒定,进而维持尾门推杆稳定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0009]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增阻组件包括静摩擦片、动摩擦片和弹性件,所述静摩擦片有三个,所述动摩擦片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相邻所述静摩擦片之间。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有效增大增阻部件整体与外壳和同步套筒的接触面积。
[0010]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动摩擦片由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制成。增强动摩擦片的耐磨性。
[0011]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静摩擦片外边沿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沿一,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一,所述凸沿一与所述定位槽一配合;所述动摩擦片外边沿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沿二,所述同步套筒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槽二,所述凸沿二与所述定位槽二配合。增阻部件和同步套筒之间均通过凸沿和凹槽配合,增大同步套筒和增阻部件之间的摩擦;外壳的内壁与增阻部件也通过凸沿和凹槽配合,增大外壳的内壁对增阻部件产生的阻力,从而实现限制与增阻部件连接的丝杠的转动。
[0012]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定位套筒套设在丝杠上,所述定位套筒位于所述导管套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外壳对应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部,所述外壳与所述定位套筒对应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螺纹,所述螺纹连接部通过所述螺纹与所述外壳相螺接,所述定位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导管套相固连。
[0013]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导管套与所述定位套筒相对应的端面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导管套对应的端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的定位槽三,所述定位凸起嵌设在所述定位槽三内。
[0014]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外壳的内侧还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定位台阶,所述弹性件为碟形弹簧片,所述弹性件与所述定位台阶相抵靠,所述静摩擦片与所述定位套筒上的所述螺纹连接部相抵靠。通过定位台阶和螺纹连接部来限定增阻部件的工作位置,确保其稳定工作。
[0015]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顶管上远离所述丝母的一端固连有球头组件。
[0016]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导管和顶管外侧还套设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导管套相抵靠,所述压缩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球头组件相抵靠。压缩弹簧的弹力可对球头组件和导管套产生压紧作用,从而对与导管套连接的外壳进行限制,确保机壳的内壁稳定地对增阻部件产生阻力作用。
[0017]在上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所述花键段上还套设有轴承固定座,所述轴承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同步套筒相接,所述轴承固定座内部设置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套设在所述花键段上,所述轴承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的定子相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9]1、本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的增阻机构包括精摩擦片、动摩擦片和弹性件,动摩擦片由耐磨材料制成且设置在两个静摩擦片之间,有效增大了增阻部件整体与外壳和同步套筒的接触面积。
[0020]2、本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中设置有增阻部件,增阻部件上的静摩擦片和外壳内壁分别通过其上的凸沿和凹槽配合,增大了外壳的内壁对增阻部件产生的阻力;增阻部件上的动摩擦片和同步套筒也分别通过其上的凸沿和凹槽配合,增大了增阻部件和同步套筒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因此丝杠的转动过程中受到的机械阻力增大,有利于保持汽车尾门推杆的扭矩恒定。
[0021]3、本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的导管和顶管上套设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分别压紧球头组件和导管套,从而对与导管套连接的外壳进行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汽车尾门推杆包括丝杠(1)、外壳(2)、电机(3)、丝母(4)、顶管(5)和导管(6),所述丝杠(1)设置在所述导管(6)内,所述电机(3)设置在所述外壳(2)内,所述导管(6)的一端通过导管套(7)和定位套筒(8)与所述外壳(2)相固连,所述丝杠(1)的一端具有花键段(1a),所述花键段(1a)插设在所述外壳(2)内且其端部与所述电机(3)的转子或输出轴固连,所述丝杠(1)的另一端与所述丝母(4)螺接,所述顶管(5)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导管(6)内且与所述丝母(4)与所述顶管(5)固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恒定扭矩机构包括增阻组件(9)和同步套筒(10),所述同步套筒(10)啮合连接在所述花键段(1a)外周面上,所述增阻组件(9)套设在所述同步套筒(10)上且其外周面与所述外壳(2)相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组件(9)包括静摩擦片(9a)、动摩擦片(9b)和弹性件(9c),所述静摩擦片(9a)有三个,所述动摩擦片(9b)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相邻所述静摩擦片(9a)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摩擦片(9b)由聚四氟乙烯复合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摩擦片(9a)外边沿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凸沿一(9a1),所述外壳(2)的内壁上设置有定位槽一(2a),所述凸沿一(9a1)与所述定位槽一(2a)配合;所述动摩擦片(9b)外边沿设置有向内延伸的凸沿二(9b1),所述同步套筒(10)外壁上设置有定位槽二(10a),所述凸沿二(9b1)与所述定位槽二(10a)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尾门推杆的恒定扭矩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筒(8)套设在丝杠(1)上,所述定位套筒(8)位于所述导管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鼎通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