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8130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在事故油池的旁边设置初期雨水蓄水池,通过油水溢流管连接,油水溢流管上设置溢流控制阀。事故油池上还设置有雨水排水泵及包括蓄水池水位传感器和雨排微控制器在内的排水控制组件。当雨季或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时,雨水首先在事故油池中聚集,当事故油池中的雨水上涨至油水溢流管处时,上层的油水混合物则顺着溢流管流淌进入初期雨水蓄水池中。当初期雨水蓄水池的液位在预定时间内连续上涨时,或上涨超过液位阈值时,启动雨水排水泵,将事故油池中的后期雨水排至雨排沟,从而避免含油雨水外溢,造成环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变电站安全运行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根据GB50060

2008《3

110kV高压配电装置涉及规范》,室外单台电气设备的油量在1000kg以上时,应设置储油或挡油设施。具体指出,应设置将油排至安全处所的设施,不能满足要求时,需设置能容纳100%油量的储油或挡油设施。
[0003]变压器事故油池一般露天设置,暴雨或雨季时,雨水冲刷变压器及铺设在变压器事故油池内的鹅卵石,致使事故池的雨水中含油,不能直接排放。但是,遇到雨季或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时,事故池中的雨水如不及时排出,将导致污水溢池,造成环境污染。
[0004]现有技术中,例如专利号为201320439970.2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 66kV变电站油水分离式变压器事故储油池,其结构为,储油池中设置隔挡分成油池和水池,油池和水池之间安装排水管和排水闸阀,油池和水池分别连接进油管和出水管。本技术采用油水分离储油池能达到储油池常年无水的良好状态,取消过去用水泵抽取和人工排水的方法,减少劳动强度和费用。该油水分离时变压器事故储油池虽然实现了油水分离存储,但当遇到雨季或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时,依然存在着变压油溢池,导致环境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变压器事故油池在雨季或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时,存在的污水溢池,污染环境的风险的技术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包括:
[0008]事故油池,所述事故油池的池壁上设置有油水溢流管,所述油水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控制阀;所述事故油池上还设置有雨水排水泵;
[0009]初期雨水蓄水池,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与所述事故油池通过所述油水溢流管连通;
[0010]雨排沟,所述雨排沟连接所述雨水排水泵;以及
[0011]排水控制组件,所述排水控制组件包括蓄水池水位传感器及雨排微控制器;所述蓄水池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内,用于监测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的水位;所述雨排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水池水位传感器,且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溢流控制阀及所述雨水排水泵的继电开关。
[0012]优选地,所述雨排微控制器包括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计算初期雨水通过所述油水溢流管溢流至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的时长。
[0013]优选地,所述事故油池上设置有事故池水位传感器,所述事故池水位传感器用于
监测所述事故油池的水位。
[0014]优选地,所述事故油池的池底还设置有水位监测池,所述水位监测池的进水口平行于所述事故油池的池底。
[0015]优选地,所述水位监测池的深度为0.5m~1.2m。
[0016]优选地,所述事故池水位传感器为设置于所述水位监测池内的压力传感器。
[0017]优选地,所述雨水排水泵的入口管伸入所述水位监测池内。
[0018]优选地,所述雨水排水泵的出口端还连接于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
[001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其有益效果是:在事故油池的旁边设置初期雨水蓄水池,通过油水溢流管连接,油水溢流管上设置溢流控制阀。所述事故油池上还设置有雨水排水泵及包括蓄水池水位传感器和雨排微控制器在内的排水控制组件。当雨季或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时,雨水首先在所述事故油池中聚集,当事故油池中的雨水上涨至所述油水溢流管处时,上层的油水混合物则顺着所述溢流管流淌进入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中。当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的液位在预定时间内连续上涨时,或上涨超过液位阈值时,启动所述雨水排水泵,将所述事故油池中的后期雨水排至所述雨排沟,从而避免含油雨水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的结构及管线流程示意图。
[0021]图中: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10、事故油池100、油水溢流管110、溢流控制阀111、雨水排水泵120、初期雨水蓄水池200、雨排沟300、蓄水池水位传感器410、雨排微控制器420、事故池水位传感器430、水位监测池5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0023]请参看图1,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10,设置于变电站变压器下方,用于防止检修或事故时变压油泄漏,造成环境污染。所述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10包括:事故油池100、初期雨水蓄水池200、雨排沟300及排水控制组件,所述事故油池100的池壁上设置有油水溢流管110,所述油水溢流管110上设置有溢流控制阀111。所述事故油池100上还设置有雨水排水泵120。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与所述事故油池100通过所述油水溢流管110连通,所述雨排沟300连接所述雨水排水泵120。所述排水控制组件包括蓄水池水位传感器410及雨排微控制器420,所述蓄水池水位传感器410设置于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内,用于监测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的水位。所述雨排微控制器420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水池水位传感器410,且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溢流控制阀111及所述雨水排水泵120的继电开关。
[0024]在所述事故油池100的旁边设置初期雨水蓄水池200,通过油水溢流管110连接,油水溢流管110上设置溢流控制阀111。所述事故油池100上还设置有雨水排水泵120及包括蓄水池水位传感器410和雨排微控制器420在内的排水控制组件。当雨季或短时间降雨量较大时,雨水首先在所述事故油池100中聚集,当事故油池100中的雨水上涨至所述油水溢流管
110处时,上层的油水混合物则顺着所述油水溢流管110流淌进入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中。当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的液位在预定时间内连续上涨时(例如,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的液位连续上涨超过60min),或上涨超过液位阈值时(例如,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的液位在60min中内上涨超过30%),这时,雨季或暴雨前期,在所述事故油池100中聚集的含油污水顺着所述油水溢流管110进入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中,所述事故油池100中的雨水较为干净,此时启动所述雨水排水泵120,将所述事故油池100中的后期雨水排至所述雨排沟300,从而避免含油雨水外溢,造成环境污染。
[0025]进一步地,所述雨排微控制器420包括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计算初期雨水通过所述油水溢流管110溢流至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的时长。即计算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200液位连续上涨的时间或上涨至高位液位阈值的时间。
[0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事故油池,所述事故油池的池壁上设置有油水溢流管,所述油水溢流管上设置有溢流控制阀;所述事故油池上还设置有雨水排水泵;初期雨水蓄水池,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与所述事故油池通过所述油水溢流管连通;雨排沟,所述雨排沟连接所述雨水排水泵;以及排水控制组件,所述排水控制组件包括蓄水池水位传感器及雨排微控制器;所述蓄水池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内,用于监测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的水位;所述雨排微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蓄水池水位传感器,且信号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溢流控制阀及所述雨水排水泵的继电开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排水功能的变压器事故油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排微控制器包括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用于计算初期雨水通过所述油水溢流管溢流至所述初期雨水蓄水池的时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霞马锐潘洁吴杨韩利方济中肖清明袁从明宋春林陈浩罗翔宇田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