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7994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底板,底板上设置有结构胶区和导热胶区,结构胶区上涂布有结构胶,导热胶区上涂布有导热胶,结构胶用于将电芯胶接在底板上,导热胶用于电芯与底板之间的热量传递,结构胶区与导热胶区之间设置有挡胶条,所述挡胶条可将所述结构胶和所述导热胶隔开,防止两种胶混合而导致各自的性能下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0001]本技术属于动力电池
,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动车辆的逐渐普及,动力电池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力电池相关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要。电动汽车在高功率充电或行驶过程中,电池内部的大电流通过导致电池的温度持续上升,电池的发热会给电池的寿命带来很大影响,严重的还会产生安全隐患,另外,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使电池产生振动以及挤压等情况,因此,电池在车辆运行时的稳定性以及电池的温升是影响电动车辆性能的两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温升问题和结构稳定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结构胶区和导热胶区,所述结构胶区上涂布有粘接电芯与底板的结构胶,所述导热胶区上涂布有用于电芯和底板间传导热量的导热胶,所述结构胶区与所述导热胶区的交界处设置有挡胶条。
[0006]进一步地,所述结构胶区和所述导热胶区间隔设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结构胶区上靠近所述导热胶区的边沿设置有挡胶条,所述导热胶区上靠近所述结构胶区的边沿设置有挡胶条,相邻的结构胶区上的挡胶条与导热胶区上的挡胶条之间设置有溢胶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所述电芯,多个所述电芯沿其自身厚度方向排列。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挡胶条与所述底板一体成型或所述挡胶条粘接在所述底板上。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结构胶区施加的结构胶为丙烯酸结构胶、聚氨酯结构胶或环氧结构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1]进一步地,所述导热胶区施加的导热胶为有机硅胶、环氧树脂胶或聚氨酯胶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2]进一步地,所述结构胶区有多个,多个所述结构胶区分别喷涂不同种类的结构胶。
[0013]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为液冷散热板。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池模组,通过在底板上间隔设置的结构胶区和导热胶区,结构胶区上涂布有用于粘接电芯和底板的结构胶,导热胶区上涂布有用于电芯和底板之间传递热量的导热胶,结构胶具有高强度的粘接性能,但其导热性能较差,导热胶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但其粘接性能较差,通过将结构胶与导热胶间隔设置,既保证了电芯与底板的连接强度,也提升了电芯的散热效果;另外,在结构胶区和导热胶区之间设置挡胶条,所
述挡胶条用于将所述结构胶区中的结构胶和所述导热胶区中的导热胶分隔开,防止不同种类的胶体混合后发生反应而导致胶体各自的性能下降,置溢胶槽,可以容纳涂覆时超出各边界的胶体,从而更可以有效地防止两种胶意外发生混合而导致各自性能下降,从而影响电芯的的结构稳定和散热。
[0015]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模组,配置有如上电池模组的电动汽车,结构稳定且散热效果好,从而提升了整车的性能。
[001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电池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底板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提供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0022]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另外,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0023]参考图1~图3,电池模组包括底板1以及排列设置在底板上的电芯2,电芯2在充电或放电时会发热,底板1内设置有冷却介质通道,在通入冷却介质时会对电芯2进行冷却散热,使电芯2保持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为了保证电芯2与底板1之间能够稳定连接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在底板1上设置有结构胶区11和导热胶区12,所述结构胶区11上涂布有用于粘接电芯2与底板1的结构胶,保证电芯2与底板1的稳固连接,所述导热胶区12上涂布有用于电芯2与底板1之间传递热量的导热胶,保证电芯2与底板1之间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另外,在结构胶区11和导热胶区12的交界处设置有挡胶条13,所述挡胶条13用于将各区域内的胶体分隔开,防止不同胶体混合而导致胶体各自性能下降,进而导致整个电池模组的结构稳定性和散热性下降。
[0024]参考图2,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结构胶区11和至少一个导热胶区12。
[00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一个结构胶区11和一个导热胶区12。
[002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设设置有两个结构胶区11和一个导热胶区12,所述导热胶区12设置在两个所述结构胶区11之间。
[002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多个结构胶区11和多个导热胶区12,所述结构胶区11和导热胶区12间隔设置,以保证所述电芯2受力均匀和导热均匀。
[0028]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结构胶区11上靠近所述导热胶区12的边沿上设置有挡胶条13,所述导热胶区12上靠近所述结构胶区11的边沿设置也设置有挡胶条13,相邻的结构胶区11上的挡胶条13与导热胶区12上的挡胶条13之间设置有溢胶槽14,即结构胶区11
与导热胶区12在交界处各设置有一个挡胶条13,处在交界处的两个挡胶条13之间设置有溢胶槽14,当在所述结构胶区11或所述导热胶区12上涂布胶体时,难免会有本区域内的胶溢到相邻的区域中而发生胶体混合,当涂布的胶量很大时,仅通过挡胶条13已经不足以阻挡胶体的溢流,因此,在相邻两个区域交界处的挡胶条13之间设置溢胶槽14,当需要涂布大量胶体时,溢出来的胶体可以溢至所述溢胶槽13内,从而防止在各区域内发生胶体混合而导致胶体各自性能下将。
[0029]参考图1,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2,多个所述电芯2沿其自身的厚度方向排列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电芯2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结构胶区11和所述导热胶区12的延伸方向相同,即电芯2与所述结构胶区11和所述导热胶区12垂直,因此,每个电芯2都可以与底板上的结构胶区11和导热胶区12粘接,以保证每个电芯2都能够与底板1稳固连接,保证每个电芯2与底板1之间都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性能。
[0030]在所述结构胶区11涂布结构胶,为满足电池模组使用需求的高强度粘接胶体,可以使用丙烯酸结构胶、聚氨酯结构胶或环氧结构胶以及其他满足动力电池使用条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包括电芯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结构胶区和导热胶区,所述结构胶区上涂布有粘接电芯与底板的结构胶,所述导热胶区上涂布有用于电芯和底板间传导热量的导热胶,所述结构胶区与所述导热胶区的交界处设置有挡胶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胶区和所述导热胶区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胶区上靠近所述导热胶区的边沿设置有挡胶条,所述导热胶区上靠近所述结构胶区的边沿设置有挡胶条,相邻的结构胶区上的挡胶条与导热胶区上的挡胶条之间设置有溢胶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组包括多个所述电芯,多个所述电芯沿其自身厚度方向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隆兴李亚磊阳磊郑卫鑫孙华军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