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7322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安装于座椅本体,包括发热单元、多个温度感应器和控制器,发热单元包括分别与电源正极和负极连接的两个电极带以及碳纤维发热丝;两个所述电极带通过所述碳纤维发热丝连接,形成回路;多个温度感应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单元的不同位置上;控制器与每个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发热单元连接,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利用所述温度感应器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发热单元与电源的接通或断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发热单元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扩大检测覆盖面积,避免用户乘坐部分下无温度传感器的情况出现,保证用户感知温度能真实反映给控制器,减少控制器控温的温差,提高控温精准度。控温精准度。控温精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提高用户乘车体验,汽车座椅或卧铺上会具有加热功能;为了保证恒温加热,通常会采用温度传感器(NTC)检测座椅温度,并通过控制器实现控温。
[0003]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加热座椅被用户乘坐或被其他物体覆盖部分往往会比其他部分温度高,如果温度传感器设置位置不在乘坐或被覆盖部分,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与户乘坐或被其他物体覆盖部分温度并不一致,从而造成温控误差较大,精准度差,影响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能够有效提高温控精准度,提高用户体验。
[0005]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安装于座椅本体,包括:
[0006]发热单元,包括分别与电源正极和负极连接的两个电极带以及碳纤维发热丝;两个所述电极带通过所述碳纤维发热丝连接,形成回路;
[0007]多个温度感应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单元的不同位置上;
[0008]控制器,与每个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发热单元连接,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
[0009]所述控制器利用所述温度感应器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发热单元与电源的接通或断开。
[0010]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包括多个碳纤维发热丝分片;每个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分片上设置所述温度感应器,检测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分片的第一温度信号。
[0011]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极带包括多个电极带分段;
[0012]连接电源正极的所述电极带分段和连接电源负极的所述电极带分段通过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分片连接,形成子回路;
[0013]所述控制器利用第一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子回路的接通或断开。
[0014]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在所述温度感应器周围均匀涂抹导热硅脂。
[0015]本技术的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汽车预留供电端口匹配的插头,所述插头与所述发热单元、多个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6]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温度调节单元,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向所述控制器发送用于调节温度的信号,所述控制器利用调节温度的所述信号和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发热单元与电源的接通或断开。
[0017]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包括具有多个档位的档位输入开关;
[0018]触发不同档位的档位输入开关,所述温度调节单元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不同的档位信号;其中,每个所述档位信号对应一个预设温度阈值;
[0019]所述控制器利用所述档位信号和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发热单元与电源的接通或断开。
[0020]在本技术的另一个特定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电极带表面设有聚酯胶带。
[0021]本技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之一:通过设置在发热单元不同位置的温度传感器,扩大检测覆盖面积,避免用户乘坐部分下无温度传感器的情况出现,保证用户感知温度能真实反映给控制器,减少控制器控温的温差,提高控温精准度;另外,将碳纤维发热丝分为多个分片,并分别形成多个加热的子回路,控制器利用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每个子回路的第一温度信号,控制发热单元与电源的接通断开,进一步提高温控精准度,保证座椅加热时,座椅整个加热部分温度均衡、恒定,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中发热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0026]图5是本技术图4中连接器引脚定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以及“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或活动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不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间接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
[0030]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方案。
[0031]参照图1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安装于汽车座椅或卧铺本体,可以直接内置于座椅或卧铺本体内,也可以做成加热产品,通过卡扣连接等连接方式外置于座椅或卧铺本体上,实现座椅或卧铺加热功能,包括:
[0032]发热单元10,如图2所示,包括两个电极带11和碳纤维发热丝12,两个电极带11分别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带11和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带11通
过碳纤维发热丝12连接,形成回路。本实施例的每个电极带11表面粘贴有聚酯胶带,用以防止电极老化。
[0033]在本实施例中,发热单元还包括基材(可以为无纺布),基材包括有上层基材和下层基材13;碳纤维发热丝12平铺固定于下层基材13表面,碳纤维发热丝12相对的两边分别与两个电极带11连接;连接两边的电极带11固定于下层基材13,并分别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形成回路;上层基材设置在相对于下层基材13的碳纤维发热丝12另一侧,覆盖在电极带11和碳纤维发热丝12上,与下层基材13缝合,将两个电极带11和碳纤维发热丝12包裹在上层基材和下层基材13缝合形成的空间中,只有连接电源的导线露出,以便与电源连接。本实施例采用的碳纤维发热丝12作为发热部件,相较于其他发热丝具有发热均匀的优点。
[0034]多个温度感应器20,分别设置在发热单元10表面的不同位置上,检测发热单元10不同位置的温度,并实时测得相应的温度信号;具体地,设置于碳纤维发热丝12的表面上;或者,设置于覆盖在碳纤维发热丝12的上层基材上。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温度感应器20的灵敏度,在温度感应器20周围均匀涂抹导热硅脂,增加温控的准确性。
[0035]控制器30,与每个温度感应器20和发热单元10连接,接收温度感应器20发送的温度信号,利用温度信号控制发热单元10与电源的接通或断开。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温度信号控制发热单元10与电源的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安装于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热单元,包括分别与电源正极和负极连接的两个电极带以及碳纤维发热丝;两个所述电极带通过所述碳纤维发热丝连接,形成回路;多个温度感应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发热单元的不同位置上;控制器,与每个所述温度感应器和所述发热单元连接,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信号;所述控制器利用所述温度感应器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发热单元与电源的接通或断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包括多个碳纤维发热丝分片;每个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分片上设置所述温度感应器,检测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分片的第一温度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商用车卧铺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电极带包括多个电极带分段;连接电源正极的所述电极带分段和连接电源负极的所述电极带分段通过所述碳纤维发热丝分片连接,形成子回路;所述控制器利用第一温度信号控制所述子回路的接通或断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伟赵时光吴王宇张保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德邦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