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898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包括瓷芯柱,上部接线片、中部接线片、下部接线片间隔设置在瓷芯柱上,所述瓷芯柱上设有感温动作机构,感温动作机构与上部接线片电连接,感温动作机构与中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一热补偿机构,中部接线片与下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二热补偿机构;第一热补偿机构、第二热补偿机构均包括发热片,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双金属片由瓷芯柱及铆钉传导热源的温度,通过串联的发热片对双金属片进行热补偿,有效降低温控器的温升滞后性,提高精确度和灵敏性。提高精确度和灵敏性。提高精确度和灵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
[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
[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温控器一般包括电子式温控器、液压式温控器以及采用记忆金属温控器,其中以记忆金属为感温驱动元件的温控器,一般包括双金属动作片、接电片、弹性触片和安装杆,双金属动作片接收的温升导致其形变突跳,带动与其联动的弹性触片切断与接电片的电连接,双金属动作片的温度下降后恢复初始形态,从而使弹性触片重新接通与接电片的电路连接。
[0003]这种温控器在工作中其双金属动作片与发热源没有直接接触,发热源的温度变化通过导热部件实现与双金属动作片的温度传导,这样就导致了发热源与双金属动作片的温升存在异步,双金属动作片的临界触发时点始终存在滞后性。为了降低触发滞后性以提高温控器的灵敏度,通常的做法是在温控器内增加热补偿元件,通过热补偿元件对双金属动作片提供额外的温升。但是热补偿元件的设置需要对其进行绝缘和隔热处理,这样就导致了温控器结构的复杂化和体积的增加。
[0004]同时当外部热源具有两种温度变化形式的,则需要温控器具有两种温度补偿形式,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
[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瓷芯柱、上部接线片、中部接线片和下部接线片,上部接线片、中部接线片、下部接线片间隔设置在瓷芯柱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瓷芯柱上设有感温动作机构,感温动作机构与上部接线片电连接,感温动作机构与中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一热补偿机构,中部接线片与下部接线片之间串联有第二热补偿机构;第一热补偿机构、第二热补偿机构均包括发热片,发热片折弯呈扁平的U形结构且发热片的U形开口内夹设有云母片,发热片的两个端部与云母片一体固设于瓷芯柱上,且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特征在于:感温动作机构包括上簧片、定触片和双金属片,上簧片的固定端与上部接线片一体固设于瓷芯柱上,定触片间隔设置在上簧片下方的瓷芯柱上,上簧片的活动端上设有与定触片配合的动触片,所述双金属片的固定端设于定触片下方的瓷芯柱上,双金属片的活动端与上簧片的活动端之间设有联动栓,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定触片和中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中部接线片与双金属片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两个端部分别与双金属片和下部接线片抵触电连接。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特征在于:动触片横向设置在上簧片和定触片之间,动触片的一端与上簧片的活动端铆接呈一体,动触片的另一端设于定触片的上方且与其呈通断配合设置,上簧片的固定端上设有调压片,调压片的活动端与动触片的另一端之间设有弹性簧片,瓷芯柱的上端横向设有压板,压板上设有压力调节器,压力调节器的调压端子抵触连接在调压片的活动端上。
[0010]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特征在于:瓷芯柱内穿设有铆钉,铆钉从上至下依次将压板、上簧片、上部接线片、定触片、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及云母片、中部接线片、双金属片、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及云母片、下部接线片串接呈一体结构。
[0011]如上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特征在于:铆钉的下端套设有铆接固件,定触片与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及云母片固定端之间、双金属片与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及云母片固定端之间均夹设有导电垫圈,压板与上簧片之间、上部接线片与定触片之间、下部接线片与铆接固件之间均夹设有绝缘瓷环。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本技术结构合理,双金属片由瓷芯柱及铆钉传导热源的温度,通过串联的发热片对双金属片进行热补偿,有效降低温控器的温升滞后性,提高精确度和灵敏性;通过设置三个接线片以及两个热补偿机构,可设定一个热补偿机构工作的温度变化形式或设定两个热补偿机构工作的温度变化形式,可实现了随外部热源具有两种温度变化形式而设定进行变化;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折弯呈U形后通过云母片绝缘其两端,从而配合与瓷芯柱一体装配,整体结构紧凑,各部件的一致性好,无需焊接电联,可有效缩小温控器体积,提高装配效率和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6]下面结合附图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7]如图1

2所示,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包括瓷芯柱1、上部接线片2、中部接线片3和下部接线片4,上部接线片2、中部接线片3、下部接线片4间隔设置在瓷芯柱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瓷芯柱1上设有感温动作机构,感温动作机构与上部接线片2电连接,感温动作机构与中部接线片3之间串联有第一热补偿机构,中部接线片3与下部接线片4之间串联有第二热补偿机构;第一热补偿机构、第二热补偿机构均包括发热片51,发热片51折弯呈扁平的U形结构且发热片51的U形开口内夹设有云母片52,发热片51的两个端部与云母片52一体固设于瓷芯柱1上,且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3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4抵触电连接。
[0018]可根据外部热源温度变化,设定上部接线片2与中部接线片3通电,实现单发热片热补偿;也可设定上部接线片2与下部接线片4通电,实现双发热片热补偿。
[0019]单发热片热补偿时,所述感温动作机构通过瓷芯柱1的导热作用接收外部热源的
温升,上部接线片2与中部接线片3之间的电路中串联的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对感温动作机构的记忆金属进行温度补偿,从而使感温动作机构的温升与外部热源同步,提高温控器的温控精确度和灵敏性;同理双发热片热补偿时,上部接线片2与下部接线片4之间的电路中串联的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分别对感温动作机构的记忆金属进行温度补偿。
[0020]其中,发热片51采用的U形结构并通过云母片52对其两端绝缘,发热片51的两端贴在云母片52的两侧,同时发热片51的端部与云母片52上均具有与瓷芯柱1适配的端口从而实现一体装配,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3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4抵触电连接,紧凑的装配可提高发热片51与感温动作机构之间的热传导效率,且发热片51的两个端部可通过瓷芯柱1进行热传导,可进一步地提高发热片51的热补偿效率和精确性。
[0021]感温动作机构包括上簧片61、定触片62和双金属片63,上簧片61的固定端与上部接线片2一体固设于瓷芯柱1上,定触片62间隔设置在上簧片61下方的瓷芯柱1上,上簧片61的活动端上设有与定触片62配合的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瓷芯柱(1)、上部接线片(2)、中部接线片(3)和下部接线片(4),上部接线片(2)、中部接线片(3)、下部接线片(4)间隔设置在瓷芯柱(1)上,所述瓷芯柱(1)上设有感温动作机构,感温动作机构与上部接线片(2)电连接,感温动作机构与中部接线片(3)之间串联有第一热补偿机构,中部接线片(3)与下部接线片(4)之间串联有第二热补偿机构;第一热补偿机构、第二热补偿机构均包括发热片(51),发热片(51)折弯呈扁平的U形结构且发热片(51)的U形开口内夹设有云母片(52),发热片(51)的两个端部与云母片(52)一体固设于瓷芯柱(1)上,且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3)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4)抵触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热补偿温控器,其特征在于:感温动作机构包括上簧片(61)、定触片(62)和双金属片(63),上簧片(61)的固定端与上部接线片(2)一体固设于瓷芯柱(1)上,定触片(62)间隔设置在上簧片(61)下方的瓷芯柱(1)上,上簧片(61)的活动端上设有与定触片(62)配合的动触片(64),所述双金属片(63)的固定端设于定触片(62)下方的瓷芯柱(1)上,双金属片(63)的活动端与上簧片(61)的活动端之间设有联动栓(67),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定触片(62)和中部接线片(3)抵触电连接,中部接线片(3)与双金属片(63)抵触电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道合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