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双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
[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双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
[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面上的温控器均为单热补偿温控器,因此应用单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只有一种外部热源温度变化形式,若外部热源设有多种温度变化形式时,如设置上发热丝组件和下发热丝组件,工作时可设定单一下发热丝组件工作、单一上发热丝组件工作或设定上发热丝组件和下发热丝组件同时工作的多种温度变化形式时,现有的单热补偿温控器控制电路则不适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
[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双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应用双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包括有双热补偿温控器、模式设定开关、下发热丝组件和上发热丝组件,双热补偿温控器设置有公接端的上部接线片、单热补偿模式连接端的中部接线片和双热补偿模式连接端的下部接线片,模式设定开关可设定下发热丝组件单独工作、上发热丝组件单独工作或下发热丝组件单独工作和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双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双热补偿温控器(100)、模式设定开关(200)、下发热丝组件(300)和上发热丝组件(400),双热补偿温控器(100)设置有公接端的上部接线片(2)、单热补偿模式连接端的中部接线片(3)和双热补偿模式连接端的下部接线片(4),模式设定开关(200)可设定下发热丝组件(300)单独工作、上发热丝组件(400)单独工作或下发热丝组件(300)单独工作和上发热丝组件(400)同时工作,下发热丝组件(300)、上发热丝组件(400)分别连接在模式设定开关(200)与电源零线之间,双热补偿温控器(100)的上部接线片(2)与电源火线连接,双热补偿温控器(100)的中部接线片(3)与模式设定开关(200)连接在模式设定开关(200)可设定下发热丝组件(300)和上发热丝组件(400)同时工作时实现双热补偿温控器(100)的单热补偿功能,双热补偿温控器(100)的下部接线片(4)与模式设定开关(200)连接在模式设定开关(200)可设定下发热丝组件(300)单独工作或上发热丝组件(400)单独工作或下发热丝组件(300)单独工作时实现双热补偿温控器(100)的双热补偿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双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双热补偿温控器(100)包括瓷芯柱(1)、上部接线片(2)、中部接线片(3)和下部接线片(4),上部接线片(2)、中部接线片(3)、下部接线片(4)间隔设置在瓷芯柱(1)上,所述瓷芯柱(1)上设有感温动作机构,感温动作机构与上部接线片(2)电连接,感温动作机构与中部接线片(3)之间串联有第一热补偿机构,中部接线片(3)与下部接线片(4)之间串联有第二热补偿机构;第一热补偿机构、第二热补偿机构均包括发热片(51),发热片(51)折弯呈扁平的U形结构且发热片(51)的U形开口内夹设有云母片(52),发热片(51)的两个端部与云母片(52)一体固设于瓷芯柱(1)上,且第一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中部接线片(3)抵触电连接,第二热补偿机构的发热片(51)两个端部分别与感温动作机构、下部接线片(4)抵触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双热补偿温控器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感温动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道合电器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