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750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包括底板、控制盒、电机、平层感应器和应急电源,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垂直焊接有导轨架,所述导轨架的上表面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控制盒,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所述座椅连接架的后侧面固定有连接带,且座椅连接架的左右两端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外侧面安装有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承接座,且承接座的后侧设置有应急电源,所述底板上表面右端的导轨架的左侧面固定有平层感应器。该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减少升降时产生的摩擦力,方便给行走槽和滑轮润滑,避免乘坐时发生冲到顶板的危险。冲到顶板的危险。冲到顶板的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上下楼辅助装置相关
,具体为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

技术介绍

[0002]上下楼辅助装置能够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别墅电梯价格高、需要专门的井道空间、安装及维护复杂周期长和不适用于复式建筑物的安装等诸多问题,具有体积小、运行平稳、安全可靠和造价低廉等优势,上下楼辅助装置内部电机通过丝杆带动座椅连接架和座椅升降,丝杆是动力转换的具体执行机构,其上附有起安全作用的安全螺母,结构安全,但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仍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升降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不方便润滑,乘坐时发生乘客冲到顶板的危险,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升降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不方便润滑,乘坐时发生乘客冲到顶板的危险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包括底板、控制盒、电机、平层感应器和应急电源,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垂直焊接有导轨架,且导轨架的内部开设有行走槽,所述导轨架的上表面焊接有顶板,且顶板的内部开设有穿槽,所述顶板的上表面固定有控制盒,且控制盒的内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且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座椅连接架,所述座椅连接架的后侧面固定有连接带,且座椅连接架的左右两端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接块,并且连接块的外侧面安装有滑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承接座,且承接座的后侧设置有应急电源,所述底板上表面右端的导轨架的左侧面固定有平层感应器。
[0006]优选的,所述穿槽的竖直中心线与行走槽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且穿槽的内侧设置有堵塞块。
[0007]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底端转动安装在承接座的顶端,且座椅连接架通过丝杆与导轨架构成升降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座椅连接架通过连接带与顶板相连接,且座椅连接架的长度小于导轨架单体之间的最短距离。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且滑轮转动安装在连接块的外侧。
[0010]优选的,所述滑轮的外侧面与行走槽的内壁相贴合,且滑轮关于导轨架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减少
升降时产生的摩擦力,方便给行走槽和滑轮润滑,避免乘坐时发生冲到顶板的危险;
[0012]1.设置有行走槽、连接块和滑轮,座椅连接架在导轨架的内侧升降时,连接块在行走槽的内侧升降,连接块外侧转动安装的滑轮与行走槽的内壁贴合,在行走槽的内壁上滚动,减少升降时产生的摩擦力;
[0013]2.设置有顶板和堵塞块,将堵塞块从顶板的内侧取下,然后向穿槽的内侧倾倒润滑油,方便给行走槽和滑轮润滑;
[0014]3.设置有平层感应器和座椅连接架,平层感应器位于每个楼层平层位置,座椅连接架升降过程中,利用平层感应器限定座椅连接架的升降范围,避免乘坐时发生冲到顶板的危险。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连接块与导轨架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滑轮与连接块连接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导轨架与顶板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丝杆与座椅连接架连接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底板;2、导轨架;3、行走槽;4、顶板;5、穿槽;6、堵塞块;7、控制盒;8、电机;9、平层感应器;10、丝杆;11、座椅连接架;12、连接带;13、连接块;14、滑轮;15、承接座;16、应急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包括底板1、导轨架2、行走槽3、顶板4、穿槽5、堵塞块6、控制盒7、电机8、平层感应器9、丝杆10、座椅连接架11、连接带12、连接块13、滑轮14、承接座15和应急电源16,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垂直焊接有导轨架2,且导轨架2的内部开设有行走槽3,导轨架2的上表面焊接有顶板4,且顶板4的内部开设有穿槽5,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有控制盒7,且控制盒7的内侧设置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0,且丝杆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座椅连接架11,座椅连接架11的后侧面固定有连接带12,且座椅连接架11的左右两端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接块13,并且连接块13的外侧面安装有滑轮14,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承接座15,且承接座15的后侧设置有应急电源16,底板1上表面右端的导轨架2的左侧面固定有平层感应器9;
[0023]如图1和图5中丝杆10的底端转动安装在承接座15的顶端,且座椅连接架11通过丝杆10与导轨架2构成升降结构,座椅连接架11与座椅连接,带动乘客升降,座椅连接架11通过连接带12与顶板4相连接,且座椅连接架11的长度小于导轨架2单体之间的最短距离,避免座椅连接架11的外侧面与导轨架2接触;
[0024]如图1、图2和图3中连接块13的横截面呈“T”字型结构,且滑轮14转动安装在连接
块13的外侧,利用滑轮14减小摩擦力,滑轮14的外侧面与行走槽3的内壁相贴合,且滑轮14关于导轨架2的横向中心线对称设置,提高升降的稳定性;
[0025]如图4中穿槽5的竖直中心线与行走槽3的竖直中心线相互重合,且穿槽5的内侧设置有堵塞块6,不需要润滑行走槽3的内壁时,利用堵塞块6遮挡行走槽3的顶端。
[0026]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时,首先通过膨胀螺栓将底板1固定于地面上,图1中的电机8通过丝杆10带动座椅连接架11在导轨架2的内侧升降,由于座椅连接架11的长度小于导轨架2单体之间的最短距离,座椅连接架11升降过程中,座椅连接架11的外侧面不与导轨架2的内侧面接触,座椅连接架11外侧的连接块13在导轨架2的内侧升降,连接块13外侧转动安装的滑轮14在行走槽3的内壁上滚动,减小升降过程中产生的摩擦力;
[0027]当需要给滑轮14和行走槽3的内壁涂抹润滑油时,工作人员站在二楼,向上提起堵塞块6,如图4所示,将堵塞块6从导轨架2的内侧取出,然后将润滑油倒入穿槽5的内侧,润滑油沿着穿槽5流向行走槽3,给行走槽3和滑轮14润滑,如图1所示,平层感应器9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右端的导轨架2的内侧,平层感应器9位于每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动力总成,包括底板(1)、控制盒(7)、电机(8)、平层感应器(9)和应急电源(1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端均垂直焊接有导轨架(2),且导轨架(2)的内部开设有行走槽(3),所述导轨架(2)的上表面焊接有顶板(4),且顶板(4)的内部开设有穿槽(5),所述顶板(4)的上表面固定有控制盒(7),且控制盒(7)的内侧设置有电机(8),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杆(10),且丝杆(10)的外侧螺纹连接有座椅连接架(11),所述座椅连接架(11)的后侧面固定有连接带(12),且座椅连接架(11)的左右两端外侧面均固定有连接块(13),并且连接块(13)的外侧面安装有滑轮(14),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承接座(15),且承接座(15)的后侧设置有应急电源(16),所述底板(1)上表面右端的导轨架(2)的左侧面固定有平层感应器(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国左晅子刘奕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淳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