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36133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1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转动底座内安装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与转动底座转动连接,下支撑架上表面安装有应急电源,下支撑架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三角铁和导向轨,转动管贯穿滑动架的上下两个面,转动管套于滚珠丝杆侧表面,转动管通过螺纹转动在滚珠丝杆侧表面上下移动,上滑动器前表面安装有折叠式座椅,主电机与滚珠丝杆连接,上支撑架右端安装有线槽,线槽内设有控制线,控制线与电机控制盒连接,主控制器、辅控制器和应急电源均与控制线连接。本装置体积小,设计简单,电机通过滚珠丝杆带动折叠式座椅上下移动,方便快捷。设有应急电源,平层感应限位器,更安全,结构简单成本低;同时提供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应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未来几十年的增长势头在全世界也将位居前列,另外我国肢体残疾人中,其中约有五十万的截瘫患者,这类患者由于身体受到创伤,导致行动不便,因此这些人群假如住进了别墅却享受不了别墅带来的便利。尤其是家里面的老人在子女出门后甚至都不敢甚至不能下楼。且大件物品的搬运也给家庭带来了不便利。目前市场上有适用于别墅内的电梯,但这种电梯存在价格高;需要专门的井道空间;结构复杂,安装及维护复杂周期长;不适用于复式建筑物的安装等诸多不利条件。并且,现有的电梯载重较重,对市电驱动的依赖很高,也无法实现应急电源的的储能驱动;由于这种原因的很多公开场合及县城条件的地方,无法普及,不能给更多人提供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使用方法,解决上下楼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包括主电机、主控制按钮、折叠式座椅、下支撑架,所述下支撑架的中心位置卡有转动底座,转动底座内安装有滚珠丝杆,滚珠丝杆与转动底座转动连接,下支撑架上表面安装有应急电源,下支撑架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三角铁和导向轨,三角铁倾斜安装,三角铁上端固定于导向轨外表面,前方导向轨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器,辅控制器位于导向轨的下部,辅控制器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按钮,后方导向轨的上部安装有平层感应限位器,导向轨侧表面安装有上滑动器和下滑动器,上滑动器和下滑动器与导向轨上下滑动连接,上滑动器内测安装有滑动架,滑动架内安装有转动管,转动管贯穿滑动架的上下两个面,转动管套于滚珠丝杆侧表面,转动管通过螺纹转动在滚珠丝杆侧表面上下移动,上滑动器前表面安装有折叠式座椅,折叠式座椅包括安全带、转动杆、背板、连接架、稳固器和坐板,上滑动器前表面与背板固定连接,且滑动架也与背板固定链接,背板的左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稳固骨架,稳固骨架呈勾型设计,稳固骨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坐板,坐板前表面安装有主控制器,主控制器的上表面安装有主控制按钮,坐板的下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骨架,支撑骨架和稳固骨架内贯穿有转动杆,转动杆与支撑骨架和稳固骨架转动连接,背板的左表面下部前后对称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下方安装有滑动器,背板两侧连接有安全带,导向轨的上表面安装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电机控制盒,上支撑架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架,固定架位于两个电机控制盒之间,固定架内安装有主电机,主电机与滚珠丝杆连接,上支撑架右端安装有线槽,线槽内设有控制线,控制线与电机控制盒连接,主控制器、辅控制器和应急电源均与控制线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叠式座的底部后侧安装有超重检测装置,超重检测装置连接有控制线。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支撑架的上表面右部前后对称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内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与固定杆滑动连接,固定杆的右端下表面安装有踏板。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控制盒内安装有远程信号操控装置,主控制器和辅控制器内设有远程信号发射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背板上安装有AI智能召唤装置,所述的AI智能召唤装置与主控制器和辅控制器中的远程信号发射装置无线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另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使用方法,乘客乘坐前首先拉开折叠式座椅(6),坐到折叠式座椅(6)上,系上安全带(3),为保证安全,须同时系好两条安全带,使用者通过使用主控制按钮(4)或者是辅控制按钮(16)进行操作,主控制器(5)和辅控制器(15)通过无线控制方式或者控制线(17)控制电机控制盒(25),电机控制盒(25)控制主电机(1)的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24)转动,滚珠丝杆(24)通过与转动管(23)的螺纹转动连接,使滑动架(20)带动折叠式座椅(6)上下移动,从而达到运送乘客的目的。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可通过AI智能召唤装置(b)将召唤信号传给主控制器(5)和辅控制器(15)中的远程信号发射装置,继而操控折叠式座椅(6)选择要去的楼层;折叠式座椅(6)的底部超重检测装置(a)监测承重情况,应急电源(14)可以在主电机(1)断电情况下继续为主电机(1)提供电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体积小,设计简单合理,电机通过滚珠丝杆带动折叠式座椅上下移动,不需要复杂的曳引系统,更方便快捷。2、设有应急电源,可实现应急电源的储能驱动,降低了对市电驱动的依赖;平层感应限位器,使用更安全。3.用折叠座椅代替传统轿厢,满足功能安全需要,但结构简单成本低。4.结构设计简单实用,避免了更多宝贵建筑面积的占用。5.功率低,能源消耗低。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中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中AI智能召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电机;2、上支撑架;3、安全带;4、主控制按钮;5、主控制器;6、折叠式座椅;7、转动底座;8、踏板;9、伸缩杆;10、固定杆;11、下支撑架;12、导向轨;13、三角铁;14、应急电源;15、辅控制器;16、辅控制按钮;17、控制线;18、下滑动器;19、上滑动器;20、滑动架;21、固定架;22、平层感应限位器;23、转动管;24、滚珠丝杆;25、电机控制盒;26、线槽;27、转动杆;28、背板;29、连接架;30、稳固骨架;31、坐板;32、支撑骨架;b、AI智能召唤装置;a、超重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包括主电机1、主控制按钮4、折叠式座椅6、下支撑架11,所述下支撑架11的上表面右部前后对称安装有固定杆10,固定杆10内安装有伸缩杆9,伸缩杆9与固定杆10滑动连接,固定杆10的右端下表面安装有踏板8,下支撑架11的中心位置卡有转动底座7,转动底座7内安装有滚珠丝杆24,滚珠丝杆24与转动底座7转动连接,下支撑架11上表面安装有应急电源14,可实现应急电源的储能驱动。降低了对市电驱动的依赖。下支撑架11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三角铁13和导向轨12,三角铁13倾斜安装,三角铁13上端固定于导向轨12外表面,前方导向轨12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器15,辅控制器15位于导向轨12的下部,辅控制器15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按钮16,后方导向轨12的上部安装有平层感应限位器22,导向轨12侧表面安装有上滑动器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包括主电机(1)、主控制按钮(4)、折叠式座椅(6)、下支撑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11)的中心位置卡有转动底座(7),转动底座(7)内安装有滚珠丝杆(24),滚珠丝杆(24)与转动底座(7)转动连接,下支撑架(11)上表面安装有应急电源(14),下支撑架(11)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三角铁(13)和导向轨(12),三角铁(13)倾斜安装,三角铁(13)上端固定于导向轨(12)外表面,前方导向轨(12)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器(15),辅控制器(15)位于导向轨(12)的下部,辅控制器(15)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按钮(16),后方导向轨(12)的上部安装有平层感应限位器(22),导向轨(12)侧表面安装有上滑动器(19)和下滑动器(18),上滑动器(19)和下滑动器(18)与导向轨(12)上下滑动连接,上滑动器(19)内测安装有滑动架(20),滑动架(20)内安装有转动管(23),转动管(23)贯穿滑动架(20)的上下两个面,转动管(23)套于滚珠丝杆(24)侧表面,转动管(23)通过螺纹转动在滚珠丝杆(24)侧表面上下移动,上滑动器(19)前表面安装有折叠式座椅(6),折叠式座椅(6)包括安全带(3)、转动杆(27)、背板(28)、连接架(29)、稳固器(30)和坐板(31),上滑动器(19)前表面与背板(28)固定连接,且滑动架(20)也与背板(28)固定链接,背板(28)的左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稳固骨架(30),稳固骨架(30)呈勾型设计,稳固骨架(30)的上表面安装有坐板(31),坐板(31)前表面安装有主控制器(5),主控制器(5)的上表面安装有主控制按钮(4),坐板(31)的下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骨架(32),支撑骨架(32)和稳固骨架(30)内贯穿有转动杆(27),转动杆(27)与支撑骨架(32)和稳固骨架(30)转动连接,背板(28)的左表面下部前后对称安装有连接架(29),连接架(29)的下方安装有滑动器(18),背板(28)两侧连接有安全带(3),导向轨(12)的上表面安装有上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电机控制盒(25),上支撑架(2)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位于两个电机控制盒(25)之间,固定架(21)内安装有主电机(1),主电机(1)与滚珠丝杆(24)连接,上支撑架(2)右端安装有线槽(26),线槽(26)内设有控制线(17),控制线(17)与电机控制盒(25)连接,主控制器(5)、辅控制器(15)和应急电源(14)均与控制线(1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楼辅助装置,包括主电机(1)、主控制按钮(4)、折叠式座椅(6)、下支撑架(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撑架(11)的中心位置卡有转动底座(7),转动底座(7)内安装有滚珠丝杆(24),滚珠丝杆(24)与转动底座(7)转动连接,下支撑架(11)上表面安装有应急电源(14),下支撑架(11)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三角铁(13)和导向轨(12),三角铁(13)倾斜安装,三角铁(13)上端固定于导向轨(12)外表面,前方导向轨(12)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器(15),辅控制器(15)位于导向轨(12)的下部,辅控制器(15)的前表面安装有辅控制按钮(16),后方导向轨(12)的上部安装有平层感应限位器(22),导向轨(12)侧表面安装有上滑动器(19)和下滑动器(18),上滑动器(19)和下滑动器(18)与导向轨(12)上下滑动连接,上滑动器(19)内测安装有滑动架(20),滑动架(20)内安装有转动管(23),转动管(23)贯穿滑动架(20)的上下两个面,转动管(23)套于滚珠丝杆(24)侧表面,转动管(23)通过螺纹转动在滚珠丝杆(24)侧表面上下移动,上滑动器(19)前表面安装有折叠式座椅(6),折叠式座椅(6)包括安全带(3)、转动杆(27)、背板(28)、连接架(29)、稳固器(30)和坐板(31),上滑动器(19)前表面与背板(28)固定连接,且滑动架(20)也与背板(28)固定链接,背板(28)的左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稳固骨架(30),稳固骨架(30)呈勾型设计,稳固骨架(30)的上表面安装有坐板(31),坐板(31)前表面安装有主控制器(5),主控制器(5)的上表面安装有主控制按钮(4),坐板(31)的下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骨架(32),支撑骨架(32)和稳固骨架(30)内贯穿有转动杆(27),转动杆(27)与支撑骨架(32)和稳固骨架(30)转动连接,背板(28)的左表面下部前后对称安装有连接架(29),连接架(29)的下方安装有滑动器(18),背板(28)两侧连接有安全带(3),导向轨(12)的上表面安装有上支撑架(2),上支撑架(2)的上表面前后对称安装有电机控制盒(25),上支撑架(2)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架(21),固定架(21)位于两个电机控制盒(25)之间,固定架(21)内安装有主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仕国左晅子刘奕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淳信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