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631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通过将待组装加工的输出轴、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二轴承安装于外壳的下端,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组装后放置于外壳上端管体内,然后将加载有各组件的外壳放置于该压入治具的斜面上,外壳的输出面贴合位于沉头环槽内、输出轴端部插接于安装孔内,调节外壳上端管体呈竖直状态并对应贴紧水平支撑螺杆的端部,启动压机,通过压棒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压入外壳内部;其中,水平支撑螺杆对外壳上端管体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提高了外壳在该压入治具上的定位安装效率;该压入治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制备实施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确保了齿轮箱的整体组装加工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割草机齿轮箱加工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割草机广泛的应用于园林绿化等领域,用来修剪枝叶、割除杂草。割草机采用汽油机或电机提供动力,动力在齿轮箱内传递,由传动轴总成传递给小齿轮,再经过大齿轮降速后由花键轴输出,带动刀盘或绳轮来对杂草、灌木等进行修剪或切割。
[0003]齿轮箱是割草机的关键动力传输组件,如图3所示,齿轮箱包括外壳(7),外壳(7)上端的管体内安装有用于输入动力的第一伞形齿轮(7

2),位于第一伞形齿轮(7

2)上方的轮轴上套接有第一轴承 (7

3),外壳(7)下端内部安装有倾斜向下延伸至外部的输出轴(7

1),输出轴(7

1)位于外壳(7)内部的部分套接有第二轴承和第二伞形齿轮(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二伞形齿轮与第一伞形齿轮(7

2)啮合传动。齿轮箱的组装过程中,通常采用压机将第一伞形齿轮(7

2) 和第一轴承(7

3)从外壳(7)上端的管体内压入外壳(7)内部并与第二伞形齿轮相啮合。由于外壳(7)为异型管体结构件,其组装加工时的固定夹紧难度较大,从而导致第一伞形齿轮(7

2)和第一轴承(7

3)的组装加工难度大,且齿轮箱的整体组装加工效率较低、精度较差。因此,需要设计一款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以保证割草机齿轮箱内第一伞形齿轮(7

2)和第一轴承(7

3) 的压入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通过将待组装加工的输出轴、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二轴承安装于外壳的下端,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组装后放置于外壳上端管体内,然后将加载有各组件的外壳放置于该压入治具的斜面上,外壳的输出面贴合位于沉头环槽内、输出轴端部插接于安装孔内,调节外壳上端管体呈竖直状态并对应贴紧水平支撑螺杆的端部,启动压机,通过压棒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压入外壳内部;其中,水平支撑螺杆对外壳上端管体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提高了外壳在该压入治具上的定位安装效率;该压入治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制备实施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确保了齿轮箱的整体组装加工效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后侧设有倾斜向后侧下方延伸的斜面,所述斜面的低位端垂直设有向底座后侧上方延伸的斜面支撑板,所述斜面支撑板朝向底座前侧的侧面上设有与待加工齿轮箱下端面适配的沉头环槽,所述沉头环槽中心设有与待加工齿轮箱上输出轴端部适配的安装孔;所述底座的右侧固设有竖直支撑板,所述竖直支撑板的上端部安装有位于所述斜面上方的水平支撑螺杆;还包括压棒,所述压棒的外径与待加工齿轮箱的外壳上端管体相适配。
[0006]本技术压入治具,通过将待组装加工的输出轴、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二轴承安
装于外壳的下端,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组装后放置于外壳上端管体内,然后将加载有各组件的外壳放置于该压入治具的斜面上,外壳的输出面贴合位于沉头环槽内、输出轴端部插接于安装孔内,调节外壳上端管体呈竖直状态并对应贴紧水平支撑螺杆的端部,启动压机,通过压棒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压入外壳内部;其中,水平支撑螺杆对外壳上端管体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提高了外壳在该压入治具上的定位安装效率;该压入治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制备实施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确保了齿轮箱的整体组装加工效率。
[0007]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斜面的高位端垂直设有向底座后侧上方延伸的斜向支撑螺杆。斜向支撑螺杆对待组装加工齿轮箱外壳的右下侧外壁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待组装加工齿轮箱外壳在该压入治具上的安装稳定性,即确保了齿轮箱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整体组装效率。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压棒的下端中心还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内径与待加工齿轮箱的第一轴承外圈的内径相等。压棒的下端面外圈贴合位于第一轴承的外圈上、第一伞形齿轮的轮轴上端插接位于槽孔内,压机的作用力通过压棒直接传递到第一轴承的外圈上,并间接传递到第一伞形齿轮上,避免由于第一伞形齿轮的轮轴上端部与第一轴承外圈上端面不齐平导致二者压接时的不同步,从而保证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的压接时的同步性。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斜面支撑板为L型板体结构,斜面支撑板的水平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斜面的低位端,且斜面支撑板的水平段朝向底座后侧。斜面支撑板为L型板体结构,提高了斜面支撑板在底座斜面上的安装便捷性和使用时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竖直支撑板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右侧面上。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水平支撑螺杆的轴向中心线与待加工齿轮箱的外壳上端管体处于竖直方向时的轴向中心线垂直相交。使用时,外壳上端的管体外壁与水平支撑螺杆的端部对应贴合时,即表示外壳位置调节合格,可以开始压接,进一步确保了齿轮箱内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的压接效率和精度。
[0012]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3]1、本技术压入治具,通过将待组装加工的输出轴、第二伞形齿轮和第二轴承安装于外壳的下端,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组装后放置于外壳上端管体内,然后将加载有各组件的外壳放置于该压入治具的斜面上,外壳的输出面贴合位于沉头环槽内、输出轴端部插接于安装孔内,调节外壳上端管体呈竖直状态并对应贴紧水平支撑螺杆的端部,启动压机,通过压棒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压入外壳内部;其中,水平支撑螺杆对外壳上端管体起到定位和支撑作用,提高了外壳在该压入治具上的定位安装效率;该压入治具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简单,制备实施可行性高,实用性强,确保了齿轮箱的整体组装加工效率。
[0014]2、所述斜面的高位端垂直设有向底座后侧上方延伸的斜向支撑螺杆。斜向支撑螺杆对待组装加工齿轮箱外壳的右下侧外壁起到支撑作用,提高了待组装加工齿轮箱外壳在该压入治具上的安装稳定性,即确保了齿轮箱组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整体组装效率。
[0015]3、所述压棒的下端中心还设有槽孔,所述槽孔的内径与待加工齿轮箱的第一轴承
外圈的内径相等。压棒的下端面外圈贴合位于第一轴承的外圈上、第一伞形齿轮的轮轴上端插接位于槽孔内,压机的作用力通过压棒直接传递到第一轴承的外圈上,并间接传递到第一伞形齿轮上,避免由于第一伞形齿轮的轮轴上端部与第一轴承外圈上端面不齐平导致二者压接时的不同步,从而保证了第一伞形齿轮和第一轴承的压接时的同步性。
[0016]4、所述斜面支撑板为L型板体结构,斜面支撑板的水平段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后侧设有倾斜向后侧下方延伸的斜面(1

1),所述斜面(1

1)的低位端垂直设有向底座(1)后侧上方延伸的斜面支撑板(2),所述斜面支撑板(2)朝向底座(1)前侧的侧面上设有与待加工齿轮箱下端面适配的沉头环槽(2

2),所述沉头环槽(2

2)中心设有与待加工齿轮箱上输出轴(7

1)端部适配的安装孔(2

1);所述底座(1)的右侧固设有竖直支撑板(3),所述竖直支撑板(3)的上端部安装有位于所述斜面(1

1)上方的水平支撑螺杆(5);还包括压棒(6),所述压棒(6)的外径与待加工齿轮箱的外壳(7)上端管体相适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割草机齿轮箱齿轮组件的压入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春雷王鑫铝罗珊甄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