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6008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包括连通至测量筒的注水管,注水管一端设有用于将校验液体引流至注水管的引流装置,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管线的连接头,引流装置和连接头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进入测量筒的进水量的注水调节阀;连接头与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测量筒校验管线连接的一端设有卡箍,连接头通过卡箍与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测量筒校验管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箍适配不同直径的校验管线,使得避免出现连接口漏水、注水管线脱落现象,同时通过注水调节阀控制进入测量筒中的水量,避免在校验过程中出现注水量过多,需要重复排水注水的现象,使得校验工作效率更高,校验精度更好。度更好。度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仪表校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核电厂热工过程控制系统设置有大量的浮筒式液位变送器和液位开关,用于实时监视液位的变化,液位实测值反馈至上游控制系统发出给排水调节阀门的开度信号,当液位达到设备保护阈值(液位开关动作值)时,触发保护系统动作。
[0003]由于涉及到重要系统的水位控制功能和保护系统的动作,根据电厂的维修大纲,需要对这些液位测量仪表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测量精度符合标准。实际工作中无专用的校验工具,仅靠临时拼接塑料软管和小型手动打压泵进行注水检查。这种临时拼凑的工具功能简陋,与现场仪表校验管线之间无专用连接接口,注水过程中随着水压上升连接处经常会出现脱落漏水情况;同时在注水校验过程中由于手动打压泵无法精确控制注水量,经常出现注水量过多需要重复排水后注水的情况,耗时长,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包括连通至仪表测量筒的注水管,所述注水管一端设有用于将校验液体引流至所述注水管的引流装置,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仪表测量筒的校验管线的连接头,所述引流装置和所述连接头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进入所述仪表测量筒的进水量的注水调节阀,所述注水调节阀连通在所述注水管上;
[0007]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校验管线固定连接的卡箍,所述连接头通过所述卡箍与所述仪表测量筒校验管线固定连接,所述卡箍包括设有开口的弹性圆环,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片,所述卡箍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开口大小的调节装置。
[0008]优选地,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穿插在两相邻的所述连接耳片之间的连接螺钉,所述连接螺钉的一端设有紧固螺母,另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连接耳片之间开口大小的调节机构;
[0009]所述弹性圆环的内壁还设有加强密封防止漏水的弹性垫。
[0010]优选地,所述注水调节阀和所述连接头之间还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球,所述排气球靠近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管线,并与所述注水管连通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还包括用于将仪表测量筒及所述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内的所述校验液体排出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注水管连通设置。
[0012]优选地,所述注水管与所述排水管通过三通接头连通,所述三通接头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接头、第二接头、第三接头,所述注水管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连通的第一注水管,
以及与所述第二接头连通的第二注水管,所述第三接头与所述排水管连通。
[0013]优选地,所述引流装置与所述第一注水管连通;所述连接头与所述第二注水管连通。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水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显示水位高度的刻度。
[0015]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上还设有用于调节排水量的排水调节阀,所述排水调节阀设于所述排水管中部。
[0016]优选地,所述引流装置为注水漏斗,所述注水漏斗与所述注水管连通设置。
[0017]优选地,所述注水漏斗与所述注水管连通处还设有用于将所述注水漏斗固定在高于所述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最高水位处的固定装置;
[0018]所述固定装置为悬挂绳。
[0019]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卡箍适配不同直径的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的仪表测量筒校验管线,使得避免出现连接口漏水、注水管线脱落现象,同时通过注水调节阀控制进入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中的注水速度,避免在校验过程中出现注水量过多,需要重复排水注水的现象,使得校验工作效率更高,校验精度更好。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提供的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可用于连通仪表测量筒10,通过对仪表测量筒10进行注排水操作进而校验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其中,仪表测量筒10上还设有用于连接本技术的校验装置的校验管线11,校验管线11设于仪表测量筒10侧壁偏下处。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设于仪表测量筒10的上方,当仪表测量筒10中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对应输出一定电流,通过判断水位高度和电流的对应关系校验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是否准确。参考图1,在本技术中,该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包括注水管20,通过该注水管20对仪表测量筒10进行注水,进而进行校验工作。在本技术中,注水管20的两端分别连接引流装置30和连接头40,操作人员将连接头40与校验管线11连接到位后,通过引流装置30将校验液体引流至注水管20中,液体经注水管20注入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中进行校验工作。为精准控制进入仪表测量筒10的液体量,本技术的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进入仪表测量筒内的进水量的注水调节阀50,该注水调节阀50连通在注水管20上。操作人员可根据需要调整注水调节阀50的开口开度,以控制进入仪表测量筒10内的进水速度,进而控制仪表测量筒10内的水位高度。
[0025]在图1中,虽然示出仪表测量筒10、校验管线11和浮筒式液位测量仪的位置,但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包括上述仪表测量筒10、校验管线11和浮筒式液
位测量仪表,仅用作配合解释本技术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的结构和功能的作用。
[0026]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引流装置30为注水漏斗,该注水漏斗直径较小的一端插入注水管20中,与注水管20连通。
[0027]在一些实施例中,注水调节阀50用于控制注水过程中的水流速度,当在校验进程初期,水位持续上升时,注水调节阀50全开,当仪表测量筒10内的水位高度即将到达校验点时,逐渐关小注水调节阀50,减小注水速度,保证水位高度与要求一致。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由于不同型号的仪表测量筒10对应的校验管线11直径不同,优选在连接头40上设有卡箍41,用于使连接头40与校验管线11紧密连接,防止在校验过程中发生漏水现象,导致校验不准确。在一些实施例中,卡箍41包括具有弹性且设有开口的圆环411,在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片412,调节装置413穿插在两相邻的连接耳片412之间,用于调节圆环411的开口大小,以适配不同直径的校验管线11,优选调节装置413包括穿插在两相邻连接耳片412之间的调节螺钉4131,调节螺钉4131一端设有紧固螺母4132,另一端设有用于调节连接耳片412之间开口大小的调节机构4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连通至仪表测量筒(10)的注水管(20),所述注水管(20)一端设有用于将校验液体引流至所述注水管(20)的引流装置(30),另一端设有用于连接所述仪表测量筒(10)的校验管线(11)的连接头(40),所述引流装置(30)和所述连接头(40)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进入所述仪表测量筒(10)的进水量的注水调节阀(50),所述注水调节阀(50)连通在所述注水管(20)上;所述连接头(40)上设有用于与所述校验管线(11)固定连接的卡箍(41),所述连接头(40)通过所述卡箍(41)与所述仪表测量筒(10)固定连接,所述卡箍(41)包括设有开口的弹性圆环(411),所述开口的两侧分别设有连接耳片(412),所述卡箍(41)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开口大小的调节装置(4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413)包括穿插在两相邻的所述连接耳片(412)之间的连接螺钉(4131),所述连接螺钉(4131)的一端设有紧固螺母(4132),另一端设有用于调节所述连接耳片(412)之间开口大小的调节机构(4133);所述弹性圆环(411)的内壁还设有加强密封防止漏水的弹性垫(4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调节阀(50)和所述连接头(40)之间还设有用于排气的排气球(60),所述排气球(60)靠近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管线(11),并与所述注水管(20)连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筒式液位测量仪表校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兆鑫胡绪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