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修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40683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33
本申请涉及检修设备,检修设备包括:第一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第一移动组件,且第二移动组件在第一移动组件的带动下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设置,第二移动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升降组件,包括卷筒以及绳索,卷筒与驱动机构连接,并能相对第二移动组件绕第三方向转动,第三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绳索的一端与卷筒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检修仪器连接,卷筒能够转动,用于带动绳索绕卷筒的轴线绕设于卷筒上,以带动检修仪器沿第三方向移动。上述检修设备,能够实现工作人员不用直接面对水下复杂环境以及较多辐射,工作效率低高、不会造成人员身体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核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检修设备


技术介绍

1、核电站水下环境搭载有多种专用设备,这些专用设备需要定期进行修复和检测,但由于这些专用设备处在水下以及高辐射剂量区域,并长期与燃料组件近距离接触,表面辐照剂量很高,所以在修复和检测时常常需要水下进行。相关技术中,采用人工潜水方式进行作业,当水下环境复杂以及辐射较多时,往往存在工作效率低下、易造成人员身体损伤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人工潜水方式进行作业,当水下环境复杂以及辐射较多时,往往存在工作效率低下、易造成人员身体损伤的问题,提供一种检修设备。

2、一种检修设备,所述检修设备包括:

3、第一移动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

4、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且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在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带动下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驱动机构;

5、升降组件,包括卷筒以及绳索,所述卷筒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并能相对所述第二移动组件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所述第三方向平行于重力方向,所述绳索的一端与所述卷筒连接,另一端用于与检修仪器连接,所述卷筒能够转动,用于带动所述绳索绕所述卷筒的轴线绕设于所述卷筒上,以带动所述检修仪器沿所述第三方向移动。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动力件和第一齿轮,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所述动力件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且所述动力件的输出端与所述卷筒连接,以驱动所述卷筒转动;

7、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被配置为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导向件与安装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第一齿轮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连接,所述安装件用于安装检修仪器,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安装件,其中之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凸块,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安装件其中之另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凸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件套设于所述安装件,所述导向件的内壁设有所述滑槽,所述安装件的外壁设有所述凸块。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制动件,所述制动件与所述卷筒连接,所述制动件能够在所述动力件失效时锁定所述卷筒。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平台,所述第一安装平台具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

12、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平台,所述第二安装平台沿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所述第二安装平台上设有所述第二齿轮以及镂空孔,所述第一齿轮安装于所述镂空孔,且能够在所述镂空孔内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所述导向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齿轮下方,并朝下依次穿过所述镂空孔与所述安装孔。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检修平台,所述检修平台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的一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底部的第一轮,所述第一轮用于与外部的安装平台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平台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上的导轨,所述导轨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平台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轮,所述第二轮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两端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安装平台相对所述导轨滑动范围。

17、上述检修设备,工作时,首先,第一移动组件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位于第一移动组件上的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第二移动组件上的驱动机构连接的卷筒沿第一方向移动,进而达到需要作业位置,实现初步定位;然后,第二移动组件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移动组件滑动,以带动与第二移动组件上的驱动机构连接的卷筒沿第二方向相对第一移动组件运动。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转动卷筒,通过绕设在卷筒上绳索,带动检修仪器沿第三方向移动,以到达专用设备所在位置,并在检修仪器到达目标位置后,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卷筒绕第三方向相对第二移动组件转动,卷筒通过绳索带动检修仪器绕第三方向相对第二移动组件转动,进而调整检修仪器的位姿,以对专用设备进行维修和检测。上述检修设备能够实现无需工作人员下水作业,就对水池内的专用设备维修和检测,工作人员不用直接面对水下复杂环境以及较多辐射,工作效率低高、不会造成人员身体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包括动力件(315)和第一齿轮(320),所述驱动机构(240)包括第二齿轮(241),所述动力件(315)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320),且所述动力件(315)的输出端与所述卷筒(313)连接,以驱动所述卷筒(313)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20)与所述第二齿轮(24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41)被配置为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20)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还包括导向件(330)与安装件(340),所述导向件(330)与所述第一齿轮(320)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340)连接,所述安装件(340)用于安装检修仪器,所述导向件(330)与所述安装件(340)其中之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凸块(341),所述导向件(330)与所述安装件(340)其中之另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凸块(341)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30)套设于所述安装件(340),所述导向件(330)的内壁设有所述滑槽,所述安装件(340)的外壁设有所述凸块(341)。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包括制动件(314),所述制动件(314)与所述卷筒(313)连接,所述制动件(314)能够在所述动力件(315)失效时锁定所述卷筒(31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0)包括第一安装平台(110),所述第一安装平台(110)具有上下贯通的安装孔(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0)还包括检修平台(130),所述检修平台(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110)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110)底部的第一轮(120),所述第一轮(120)用于与外部的安装平台转动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二安装平台(210)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中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平台(110)上的导轨(1112),所述导轨(1112)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平台(21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轮(220),所述第二轮(220)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111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轨(1112)两端的限位件(1113),所述限位件(1113)用于限制所述第二安装平台(210)相对所述导轨(1112)滑动范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包括动力件(315)和第一齿轮(320),所述驱动机构(240)包括第二齿轮(241),所述动力件(315)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320),且所述动力件(315)的输出端与所述卷筒(313)连接,以驱动所述卷筒(313)转动;所述第一齿轮(320)与所述第二齿轮(241)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41)被配置为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齿轮(320)绕所述第三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还包括导向件(330)与安装件(340),所述导向件(330)与所述第一齿轮(320)连接,所述绳索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件(340)连接,所述安装件(340)用于安装检修仪器,所述导向件(330)与所述安装件(340)其中之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凸块(341),所述导向件(330)与所述安装件(340)其中之另一设有沿所述第三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凸块(341)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330)套设于所述安装件(340),所述导向件(330)的内壁设有所述滑槽,所述安装件(340)的外壁设有所述凸块(341)。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修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300)包括制动件(3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杰张志坚郭召生郑传栋左智成田义丰冯兴旺李星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