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580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该系统包括:工作台、固定钉、密封圈、盖板、盖板、固定销、注液管道、压力表、抽真空管、收容腔、固定扣、支撑腿。密封圈均布在盖板前端边缘相应位置;所述的盖板连接在收容腔与盖板之间;所述的注液管道、压力表、抽真空管均设置在收容腔顶端相应位置;所述的收容腔设置在支撑腿上端;支撑腿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通过有效控制注液管道的储液腔与箱体的收容腔来调节注入电池内的电解液的流速,有效地控制了电解液的流速,保证了电解液顺利注入电池中而不溢出,且所用注液时间短,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锂锰电池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池作为一种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一次锂锰电池广泛应用于医疗产品、电脑、数码产品,智能系统等领域。制成电池半成品后,工作人员会向半成品内注入一定量的电解液,再对电池进行封口。而电解液易挥发,且腐蚀性强,对工作人员的呼吸道存在较大伤害,由于所生产的锂电池属于异形电池,且电池的体积非常小,采用传统的注液方式根本无法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够保证电解液顺利注入电池而不溢出,提高生产效率的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
[0004]本技术的方案为:
[0005]一种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该系统包括:工作台、固定钉、密封圈、盖板、盖板、固定销、注液管道、压力表、抽真空管、收容腔、固定扣、支撑腿。整个装置呈立体矩形结构,设置在工作台上端;盖板与收容腔之间通过盖板铰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盖板位于收容腔右边;固定钉位于盖板右边侧面相应位置。密封圈均布在盖板前端边缘相应位置,闭合时用于将盖板与收容腔密封固定牢靠;所述的盖板连接在收容腔与盖板之间;固定销插接在盖板中部,盖板可绕固定销作轴向旋转与收容腔闭合。所述的注液管道、压力表、抽真空管均设置在收容腔顶端相应位置,抽真空管与真空系统相连接;注液管道一端连接阀门开关并伸入电池内部以对待注液的电池进行注液;压力表与抽真空管相连接,均固定在收容腔上端。所述的收容腔设置在支撑腿上端,用于收容待注液的电池;固定扣位于收容腔左边侧面相应位置。支撑腿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
[0006]优选地,所述的抽真空管上还设置有抽真空阀门。
[0007]优选的,所述的电池具有顶盖,顶盖设有注液孔;电池的注液孔倒立并连通于收容腔。
[0008]优选地,所述的真空系统为真空泵、控制电路、真空储存罐、真空管道,主要是在注液过程中提供真空源。
[0009]优选地,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硅橡胶。
[0010]本技术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通过有效控制注液管道的储液腔与箱体的收容腔来调节注入电池内的电解液的流速,有效地控制了电解液的流速,保证了电解液顺利注入电池中而不溢出,且所用注液时间短,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13]如图1所示的一种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该系统包括:工作台1、固定钉2、密封圈3、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5、固定销6、注液管道7、压力表8、抽真空管9、收容腔10、固定扣11、支撑腿12。整个装置呈立体矩形结构,设置在工作台1上端;第一盖板4与收容腔10之间通过第二盖板5铰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盖板4位于收容腔10右边;固定钉2位于第一盖板4右边侧面相应位置。密封圈3均布在第一盖板4前端边缘相应位置,闭合时用于将第一盖板4与收容腔10密封固定牢靠;所述的第二盖板5连接在收容腔10与第一盖板4之间;固定销6插接在第二盖板5中部,第一盖板4可绕固定销6作轴向旋转与收容腔10闭合。所述的注液管道7、压力表8、抽真空管9均设置在收容腔10顶端相应位置,抽真空管9与真空系统相连接;注液管道7一端连接阀门开关并伸入电池内部以对待注液的电池进行注液;压力表8与抽真空管9相连接,均固定在收容腔10上端。所述的收容腔10设置在支撑腿12上端,用于收容待注液的电池;固定扣11位于收容腔10左边侧面相应位置。支撑腿12设置在整个装置的最下端。
[0014]优选地,所述的抽真空管9上还设置有抽真空阀门。
[0015]优选的,所述的电池具有顶盖,顶盖设有注液孔;电池的注液孔倒立并连通于收容腔10。
[0016]优选地,所述的真空系统为真空泵、控制电路、真空储存罐、真空管道,主要是在注液过程中提供真空源。
[0017]优选地,所述密封圈3的材质为硅橡胶。
[0018]本技术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工作原理:将待注液的电芯进行短路测试,测试后将电芯注液孔倒立摆放在注液盘中,打开注液阀门,使其电解液自动的流出,待淹没电芯底部2mm左右即可,打开箱体第一盖板4,将注液盘与电芯一起移动到收容腔10内,将第一盖板4与收容腔10闭合,打开抽真空阀门,待真空压力装置达到

0.08Mpa时关闭真空阀门,此时箱体内处于负压工作状态,静止15

30S后,再次打开抽真空阀门,将箱体内的真空泄压阀注液完毕,开启箱体的箱体泄压口,自动泄完后,打开送料门,取出电池,即可达到使用效果。
[0019]本技术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通过有效控制注液管道的储液腔与箱体的收容腔来调节注入电池内的电解液的流速,有效地控制了电解液的流速,保证了电解液顺利注入电池中而不溢出,且所用注液时间短,提高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0020]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锂电池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工作台(1)、固定钉(2)、密封圈(3)、第一盖板(4)、第二盖板(5)、固定销(6)、注液管道(7)、压力表(8)、抽真空管(9)、收容腔(10)、固定扣(11)、支撑腿(12);整个装置呈立体矩形结构,设置在工作台(1)上端;第一盖板(4)与收容腔(10)之间通过第二盖板(5)铰接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第一盖板(4)位于收容腔(10)右边;固定钉(2)位于第一盖板(4)右边侧面相应位置;密封圈(3)均布在第一盖板(4)前端边缘相应位置,闭合时用于将第一盖板(4)与收容腔(10)密封固定牢靠;所述的第二盖板(5)连接在收容腔(10)与第一盖板(4)之间;固定销(6)插接在第二盖板(5)中部,第一盖板(4)可绕固定销(6)作轴向旋转与收容腔(10)闭合;所述的注液管道(7)、压力表(8)、抽真空管(9)均设置在收容腔(10)顶端相应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松涂蕴航廖胡令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众智华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