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79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8
本申请涉及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包括底板、若干根安装于底板的支撑柱、安装于支撑柱顶端的顶板以及若干块设置于顶板周侧的墙板;支撑柱内部中空且贯穿支撑柱顶端的端面;支撑柱的空腔内穿设有移动柱且移动柱可相对支撑柱移动;底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带动移动柱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墙板由上下两部分铰接而成。本申请具有便于对钢结构建筑运输的效果。本申请具有便于对钢结构建筑运输的效果。本申请具有便于对钢结构建筑运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0001]本申请涉及钢结构建筑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抗震性好、布局灵活、构件截面尺寸以及易装配、施工期短等优点,且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及标准化制作的技术特点,因此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建筑领域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对于小型的保安亭或者临时休息区的设立尤为方便。
[0003]在对工厂组装后的整体钢结构建筑运输时,由于整体建筑的体积较大,运输组装后的建筑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对钢结构建筑的运输,本申请提供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底板、若干根安装于底板的支撑柱、安装于支撑柱顶端的顶板以及若干块设置于顶板周侧的墙板;所述支撑柱内部中空且贯穿支撑柱顶端的端面;所述支撑柱的空腔内穿设有移动柱且移动柱可相对支撑柱移动;所述底板设置有至少一个带动移动柱升降的升降机构;所述墙板由上下两部分铰接而成。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较于传统的钢结构建筑搭建方式,移动柱和支撑柱的相对移动,铰接的墙板的翻转,使得整体建筑可以压缩或展开,整体建筑压缩时,方便运输,到达安装地点后,卸下整体建筑,通过升降机构带动移动柱伸出支撑柱的内腔,整体建筑展开,提高整体建筑搭建速度的同时也节省部分的人力和物力。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安装有若干块侧板;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安装于底板的转动电机、同轴固定于转动电机转轴的蜗杆、至少一根与侧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杆、同轴套设并固定于转动杆的蜗轮、以及固定于转动杆的连杆;所述蜗轮与蜗杆相互啮合;所述支撑柱的侧壁开设有沿支撑柱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槽;所述连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穿过移动槽,所述连杆的周侧抵接于移动柱的底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蜗轮蜗杆的相互啮合传动,带动转动杆上连杆的上下摆动,从而实现抵接于连杆的移动柱的伸缩。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特性可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且蜗轮蜗杆的结构传动平稳,噪音小,在搭建整体建筑时不会造成过多的噪音污染。
[0010]优选的,所述底板安装有覆盖升降机构除连杆外的盖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引入,降低灰尘和水汽对蜗轮蜗杆造成的破坏,提高蜗轮蜗杆的使用寿命。
[0012]优选的,所述移动柱底端的端面为弧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杆在上下摆动时,弧面与连杆的周侧始终为点接触且受到向上抬升的力朝向移动柱的轴线,连杆能够平稳地将移动柱抬升。
[0014]优选的,所述墙板面向支撑柱的一侧固定有限位块;所述移动柱开设有供限位块
嵌接的限位槽;所述移动柱到达最大伸出极限后,限位槽位于支撑柱的上方,限位块部分嵌接于限位槽内且限位块的下表面抵接于支撑柱的上端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限制移动柱向底板方向移动,使整体建筑的稳定性更强,另一方面限位块和限位槽的嵌接配合,也是对墙板安装于顶板的定位,方便后续与底板的连接。
[0016]优选的,所述移动柱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墙板固定连接有两块压板;所述两块压板之间的缝隙供墙板嵌接于顶板。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墙板通过嵌接于顶板,方便墙板与顶板固定前的初步定位,无需安装人员或其他辅助工具持续地支撑墙板。
[0018]优选的,所述墙板远离支撑柱的一侧固定有将墙板上下两部分衔接的合页。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页的引入,方便工厂在加工上下两部分铰接的墙板时,无需复杂的工序,只需将上下两部分墙板通过螺栓将合页拧紧于墙板就可实现墙板的翻转。
[0020]优选的,所述墙板上下铰接的两部分的同侧面分别安装有门吸的子母部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门吸的引入,使得翻转后的墙板暂时固定住,以降低运输过程中颠簸,而造成墙板上下铰接两部分相互碰撞产生的噪音同时也能降低墙板的磕碰损伤。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通过移动柱和支撑柱的相对移动,铰接的墙板的翻转,实现整体框架的压缩和展开,方便对钢结构建筑地运输;
[0024]2.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将移动柱与支撑柱的相对移动位置固定,使整体建筑得稳定性更好;
[0025]3.通过门吸,方便固定墙板的上下铰接两部分同时也能降低墙板在运输中的磕碰损伤。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升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墙板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11、侧板;2、支撑柱;21、移动槽;3、顶板;4、墙板;41、压板;42、限位块;5、盖板;6、移动柱;61、限位槽;7、升降机构;71、转动电机;72、蜗杆;73、转动杆;74、蜗轮;75、连杆;8、合页;9、门吸。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参照图1,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底板1、多根支撑柱2、顶板3、以及多块墙板4,其中支撑柱2竖直焊接于底板1的上表面,支撑柱2内部中空且贯穿支撑柱2顶端的端面,支撑柱2的空腔内穿设有移动柱6且移动柱6可相对支撑柱2移动,底板1设置有带动移动柱6升降的升降机构7。通过升降机构7带
动移动柱6的升降,实现整体建筑的压缩和展开,压缩后的整体建筑方便运输。
[0032]参照图2,底板1内集成有与外界电源连接的电路,该电路与升降机构7连接。底板1的上表面焊接有多块相互平行供升降机构7连接的侧板11。移动柱6的顶端焊接于顶板3的下表面。
[0033]升降机构7包括螺栓连接于底板1上表面的转动电机71、同轴固定于转动电机71转轴的蜗杆72、两根与侧板11转动连接的转动杆73、同轴套设并固定于转动杆73的蜗轮74、以及固定于转动杆73的连杆75,其中两根转动杆73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且相互平行,蜗杆72位于两根转动杆73之间,转动杆73的两端贯穿侧板11面向支撑柱2两侧面且转动杆73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杆75。蜗轮74与蜗杆72相互啮合。支撑柱2的侧壁开设有沿支撑柱2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槽21。连杆75远离转动杆73的一端穿过移动槽21并以连杆75的周侧抵接于移动柱6的底端。移动柱6底端的端面为弧面,连杆75可平稳地通过弧面将移动柱6抬升。底板1的上表面螺栓连接有将升降机构7除连杆75外的组件覆盖的盖板5,盖板5方便住户在盖板5上行走而不被绊倒。到达安装地点后,将底板1与外界电源相连接,启动转动电机71,通过蜗轮74蜗杆72的相互啮合传动,转动杆73上的连杆75向上摆动,带动移动柱6沿支撑柱2的长度方向向上抬升,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若干根安装于底板(1)的支撑柱(2)、安装于支撑柱(2)顶端的顶板(3)以及若干块设置于顶板(3)周侧的墙板(4);所述支撑柱(2)内部中空且贯穿支撑柱(2)顶端的端面;所述支撑柱(2)的空腔内穿设有移动柱(6)且移动柱(6)可相对支撑柱(2)移动;所述底板(1)设置有至少一个带动移动柱(6)升降的升降机构(7);所述墙板(4)由上下两部分铰接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安装有若干块侧板(11);所述升降机构(7)包括安装于底板(1)的转动电机(71)、同轴固定于转动电机(71)转轴的蜗杆(72)、至少一根与侧板(11)转动连接的转动杆(73)、同轴套设并固定于转动杆(73)的蜗轮(74)、以及固定于转动杆(73)的连杆(75);所述蜗轮(74)与蜗杆(72)相互啮合;所述支撑柱(2)的侧壁开设有沿支撑柱(2)长度方向延伸的移动槽(21);所述连杆(75)远离转动杆(73)的一端穿过移动槽(21),所述连杆(75)的周侧抵接于移动柱(6)的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锦钊冯洁晶刘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