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216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0
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其步骤为:S1模块化房屋的设计;S2主体生产;S3地基整理;S4架设预埋件;S5立柱连接;S6铺设地梁;S7拼接墙体;S8安装屋顶构件,S9浇筑泡沫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模块化房屋的制备步骤简单,墙体内部空腔采用泡沫混凝土浇筑,既有利于节省材料,又有利于实现连续浇筑,节省浇筑时间和建造成本,施工过程废料少,施工后无需重新装修就能入住。入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块房
,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过程中,模块化移动屋产业化逐渐兴起,轻钢结构逐渐代替传统砖混、钢混结构,而且轻钢结构还具有抗震、抗风、环保节能等优点,但目前使用轻钢结构过程中,首先需要构建一个轻钢的框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建立,这个过程比较严谨复杂和所需要的时间长,导致拖延工期,不符合模块化移动屋产业化需求,而且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污染废料,拆装不方便,此外,模块化移动屋一般通过吊装放置到待放置的位置,往往吊装放置的位置不精确,需要后续进行调整,后续调整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0006]S1模块化房屋的设计:对需要建造的模块化房屋进行3D模型设计,根据模块化房屋内各个空间的功能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主体,并对若干个主体分别进行空间设计以及内部装饰设计;
[0007]S2主体生产:根据若干个主体的功能不同,分别选择对应的承重材料、结构材料以及装饰材料,在生产工厂使用选定的材料生产建筑构件;
[0008]S3地基整理:根据地质监测报告进行地面铺整后,并将地面夯实,根据预设地锚尺寸在夯实后的地面上打设地锚孔;
[0009]S4架设预埋件:圈梁基础设施,并在地锚孔内埋设用于连接立柱的立柱预埋件;
[0010]S5立柱连接:将立柱与立柱预埋件连接牢固;
[0011]S6铺设地梁: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地梁,在地梁上先铺上一层防水透气膜,再在该防水透气膜上铺设一层底层塑木板,在底层塑木板上再铺设一层中层塑木板,最后在中层塑木板上铺设一层上层塑木板,立柱依次穿过防水透气膜、底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和上层塑木板;
[0012]S7拼接墙体:拼接搭设EPS模块形成房屋的墙体,并使立柱位于EPS模块拼接成的墙体内部的空腔中;
[0013]S8安装屋顶构件:屋顶主体由上到下依次为多层板、单体框架、水泥板、腻子和乳胶漆;
[0014]S9浇筑泡沫混凝土:并向EPS模块拼接成的墙体内部的空腔中浇筑泡沫混凝土。
[0015]所述的建筑构件包括立柱、横梁和屋顶构件。
[0016]所述的底层塑木板的厚度为20

25mm。
[0017]所述的中层塑木板的厚度为55

60mm。
[0018]所述的上层塑木板的厚度为20

25mm。
[0019]所述的拼接墙体的墙面设有窗口,则在EPS模块拼接至窗口下沿时于窗口下沿部位安装第一横梁,在EPS模块拼接至窗口上沿时再于窗口上沿部位安装第二横梁。
[0020]所述的拼接墙体的墙面设有门洞,则在EPS模块拼接至门洞上沿时于门洞上沿部位安装第三横梁;若墙体的墙面不设窗口和门洞,则在EPS模块拼接时安装若干第四横梁。
[0021]所述的第一横梁的两端、第二横梁的两端、第三横梁的两端和第四横梁的两端均与立柱连接紧密,并使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均位于EPS模块拼接成的墙体内部的空腔中。
[0022]所述的墙体的内侧设有内饰板。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模块化房屋的制备步骤简单,墙体内部空腔采用泡沫混凝土浇筑,既有利于节省材料,又有利于实现连续浇筑,节省浇筑时间和建造成本,施工过程废料少,施工后无需重新装修就能入住。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0025]S1模块化房屋的设计:对需要建造的模块化房屋进行3D模型设计,根据模块化房屋内各个空间的功能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主体,并对若干个主体分别进行空间设计以及内部装饰设计;
[0026]S2主体生产:根据若干个主体的功能不同,分别选择对应的承重材料、结构材料以及装饰材料,在生产工厂使用选定的材料生产建筑构件,建筑构件包括立柱、横梁和屋顶构件;
[0027]S3地基整理:根据地质监测报告进行地面铺整后,并将地面夯实,根据预设地锚尺寸在夯实后的地面上打设地锚孔;
[0028]S4架设预埋件:圈梁基础设施,并在地锚孔内埋设用于连接立柱的立柱预埋件;
[0029]S5立柱连接:将立柱与立柱预埋件连接牢固;
[0030]S6铺设地梁: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地梁,在地梁上先铺上一层防水透气膜,再在该防水透气膜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

25mm的底层塑木板,在底层塑木板上再铺设一层厚度为55

60mm的中层塑木板,最后在中层塑木板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

25mm的上层塑木板,立柱依次穿过防水透气膜、底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和上层塑木板;
[0031]S7拼接墙体:拼接搭设EPS模块形成房屋的墙体,并使立柱位于EPS模块拼接成的墙体内部的空腔中,墙体的内侧设有内饰板,若拼接墙体的墙面设有窗口,则在EPS模块拼接至窗口下沿时于窗口下沿部位安装第一横梁,在EPS模块拼接至窗口上沿时再于窗口上沿部位安装第二横梁,若拼接墙体的墙面设有门洞,则在EPS模块拼接至门洞上沿时于门洞上沿部位安装第三横梁;若墙体的墙面不设窗口和门洞,则在EPS模块拼接时安装若干第四横梁;
[0032]S8安装屋顶构件:屋顶主体由上到下依次为多层板、单体框架、水泥板、腻子和乳胶漆。
[0033]S9浇筑泡沫混凝土:并向EPS模块拼接成的墙体内部的空腔中浇筑泡沫混凝土。
[0034]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阐述。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其步骤为:
[0037]S1模块化房屋的设计:对需要建造的模块化房屋进行3D模型设计,根据模块化房屋内各个空间的功能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主体,并对若干个主体分别进行空间设计以及内部装饰设计;
[0038]S2主体生产:根据若干个主体的功能不同,分别选择对应的承重材料、结构材料以及装饰材料,在生产工厂使用选定的材料生产建筑构件,建筑构件包括立柱、横梁和屋顶构件;
[0039]S3地基整理:根据地质监测报告进行地面铺整后,并将地面夯实,根据预设地锚尺寸在夯实后的地面上打设地锚孔;
[0040]S4架设预埋件:圈梁基础设施,并在地锚孔内埋设用于连接立柱的立柱预埋件;
[0041]S5立柱连接:将立柱与立柱预埋件连接牢固;
[0042]S6铺设地梁: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地梁,在地梁上先铺上一层防水透气膜,再在该防水透气膜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mm的底层塑木板,在底层塑木板上再铺设一层厚度为55mm的中层塑木板,最后在中层塑木板上铺设一层厚度为20mm的上层塑木板,立柱依次穿过防水透气膜、底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和上层塑木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S1模块化房屋的设计:对需要建造的模块化房屋进行3D模型设计,根据模块化房屋内各个空间的功能将其划分为若干个主体,并对若干个主体分别进行空间设计以及内部装饰设计;S2主体生产:根据若干个主体的功能不同,分别选择对应的承重材料、结构材料以及装饰材料,在生产工厂使用选定的材料生产建筑构件;S3地基整理:根据地质监测报告进行地面铺整后,并将地面夯实,根据预设地锚尺寸在夯实后的地面上打设地锚孔;S4架设预埋件:圈梁基础设施,并在地锚孔内埋设用于连接立柱的立柱预埋件;S5立柱连接:将立柱与立柱预埋件连接牢固;S6铺设地梁:在地面上铺设一层地梁,在地梁上先铺上一层防水透气膜,再在该防水透气膜上铺设一层底层塑木板,在底层塑木板上再铺设一层中层塑木板,最后在中层塑木板上铺设一层上层塑木板,立柱依次穿过防水透气膜、底层塑木板、中层塑木板和上层塑木板;S7拼接墙体:拼接搭设EPS模块形成房屋的墙体,并使立柱位于EPS模块拼接成的墙体内部的空腔中;S8安装屋顶构件:屋顶主体由上到下依次为多层板、单体框架、水泥板、腻子和乳胶漆;S9浇筑泡沫混凝土:并向EPS模块拼接成的墙体内部的空腔中浇筑泡沫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房屋的建造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筑构件包括立柱、横梁和屋顶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芳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远泰模块房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