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5702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包括活动连接于顶架的用于抓取桶盖的取盖装置,取盖装置的顶部通过传动装置D与驱动电机I的转轴传动连接;驱动电机I固定于升降框A,升降框A固定于活塞O的活塞杆O端部;活塞O固定于升降框B,升降框B固定于活塞P的活塞杆P端部;升降框A上下活动连接于升降框B内;活塞P固定于“门”字形框内,“门”字形框固定于顶架。从上述结构可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实现了钢桶桶口的桶盖的自动上料安装。现了钢桶桶口的桶盖的自动上料安装。现了钢桶桶口的桶盖的自动上料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钢桶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
,具体涉及一种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桶在生产过程中,首先是将钢板卷制成桶,然后进行冲压成桶身,接着将通过钢板承压而成的桶底和桶盖与桶身固定,再将钢桶进行喷漆涂装、烘干,最后将钢桶进行上盖。
[0003]目前钢桶生产过程中,除了上盖工序外,其余工序基本上都已经自动化普及了。而钢桶的上盖工序,虽然也有一些自动上盖装置,但是钢桶上盖的自动化效率较低,而且没有专门的钢桶上盖自动化生产线,只有某些单独工序的自动化设备,而且钢桶上盖过程中所涉及的各设备由于生产的速度不一,也无法统一连接成生产线,就算连成生产线后,也会由于上盖过程中所涉及的工序较多,至少涉及:1、将涂装时放置钢桶桶口的罩盖去除,2、将钢桶内进行冷却同时置换钢桶内的空气,3、将钢桶内进行注入惰性气体、便于后期钢桶密封性能的检测,4、钢桶的大口盖和小口盖的安装,5、钢桶小口盖的防雨盖安装;只要因为某一工序的效率较低便会导致整个生产线的生产效率较低。所以目前市面上并没有一种生产效率相对较高、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来针对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实现了钢桶在喷漆后的上盖工序的完全自动化,出料后便可以直接进行销售,有效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流水线化;通过上料传送装置的作用,不仅能够实现上盖生产线的自动上料、而且还能同时满足两条上盖生产的自动上料,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通过过渡传送装置的作用,从而可以避免上料传送装置的钢桶传送过快过多而影响后续的生产节奏;通过去罩传送装置的作用,使得钢桶在上盖之前,先将喷漆时所用的桶口罩盖去除,从而便于后续的桶盖上盖操作,并便于去除的罩盖进行回收;通过上盖传送装置的作用,从而可以节省钢桶的工位,缩短单个钢桶的上盖时间,提高单个钢桶的生产效率。
[0005]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沿着钢桶传送方向依次包括上料传送装置、去罩传送装置、上盖传送装置和下料传送装置;
[0007]所述上料传送装置将钢桶传送至去罩传送装置;
[0008]所述去罩传送装置包括钢桶转动装置A和去罩装置,所述钢桶转动装置A将钢桶顶部的大桶口和小桶口转动至与去罩装置匹配,所述去罩装置将钢桶顶部的大桶口和小桶口所罩设的罩盖与钢桶分离,所述去罩传送装置将去除罩盖的钢桶传送至上盖传送装置;
[0009]所述上盖传送装置包括钢桶转动装置B、空气换气装置、上盖装置、惰性气体注气
装置和防雨盖上盖装置,所述钢桶转动装置B将钢桶顶部的大桶口和小桶口转动至与空气换气装置、上盖装置、惰性气体注气装置和防雨盖上盖装置匹配,所述空气换气装置从钢桶顶部的大桶口或小桶口伸入钢桶内向钢桶内注入空气,所述上盖装置先将钢桶顶部的小桶口进行上盖,然后惰性气体注气装置从钢桶顶部的大桶口伸入钢桶内向钢桶内注入惰性气体,所述上盖装置将装有惰性气体的钢桶顶部的大桶口进行上盖,并且防雨盖上盖装置将小桶口固定防雨盖,所述上盖传送装置将完成上盖的钢桶传送至下料传送装置。
[0010]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料传送装置与去罩传送装置之间还连接有过渡传送装置,所述过渡传送装置将上料传送装置的钢桶传送至去罩传送装置,所述过渡传送装置上设有钢桶限位装置,所述过渡传送装置的钢桶限位装置位置处与去罩传送装置之间通过传桶架A连接。
[0011]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过渡传送装置包括两侧平行设置的侧架B,所述侧架B之间、沿着侧架B均匀分布有多根传送转辊B,所述传送转辊B通过传动装置B与固定于过渡传送装置的驱动电机B同步同速转动连接于侧架B。
[0012]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钢桶限位装置包括对称设于两侧的侧架B上的摆杆A,所述摆杆A的中部通过立轴A与对应的侧架B水平摆动连接,所述摆杆A面向去罩传送装置的一端设有绕立轴B转动连接的限位立辊,所述摆杆A的另一端与活塞D的活塞杆D端部摆动连接,所述活塞D通过摆动架与对应的侧架B摆动连接,所述摆动架固定于侧架B;
[0013]当活塞杆D伸出活塞D的时候、摆杆A带动限位辊相向摆动至最大行程,此时限位辊之间的间距小于钢桶的直径;当的活塞杆D退回活塞D的时候、摆杆A带动限位辊背向摆动至最大行程,此时限位辊之间的间距大于钢桶的直径。
[0014]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传桶架A包括固定于过渡传送装置和去罩传送装置之间的平行架A,所述平行架A的顶部分别固定有沿平行架A设置的轨道A,所述轨道A上设有沿轨道A往复移动的滑座B,所述滑座B与固定于平行架A的活塞E的活塞杆E固定连接,所述滑座B的顶部通过活塞F上下活动连接有支撑板A,所述活塞F固定于滑座B、活塞F的活塞杆F与支撑板A固定。
[0015]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当活塞杆E退回活塞E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所述支撑板A位于被钢桶限位装置限位的钢桶下方位置处;当活塞杆E伸出活塞E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所述支撑板A位于去罩传送装置;当活塞杆F伸出活塞F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支撑板A的顶面高于钢桶与去罩传送装置接触部位的高度和传送转辊B的顶部;当活塞杆F退回活塞F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支撑板A的顶面低于钢桶与去罩传送装置接触部位的高度和传送转辊B的顶部。
[0016]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平行架A位于侧架B之间,所述滑座B的宽度和支撑板A的宽度均小于侧架B之间的间距。
[0017]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侧架B与支撑板A之间、沿着过渡传送架的传送方向,还设有多根平行的传送侧辊,所述传送侧辊与侧架B转动连接,所述传送侧辊顶部与传送转辊顶部齐平,所述传送侧辊与传送转辊同步同速传动连接。
[0018]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料传送架包括两侧平行设置的侧架A,所述侧架A之间、沿着侧架A均匀分布有多根传送转辊A,所述传送转辊A通过传动装置A与固定于上料传送装置的驱动电机A同步同速转动连接于侧架A。
[0019]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料传送架的末端与过渡传送架起始端的一侧连接,所述上料传送架与过渡传送架垂直设置,所述过渡传送架面向上料传送架一侧的侧架B设有与上料传送架匹配的槽口B,所述侧架B顶部、位于槽口B靠近去罩传送装置的一侧位置处设有绕立轴C水平转动的导向滚轮,所述导向滚轮的轮缘边沿与另一侧的侧架B之间的距离、与远离导向滚轮一侧的侧架A之间的距离,均大于等于钢桶的直径。
[0020]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料传送架靠近去罩传送装置一侧的侧架A还设有用于连接备用上盖生产线的槽口A,所述上料传送架的底部、位于槽口A的位置处设有沿传送转辊A轴向往复移动的滑座A,所述滑座A的顶部上下活动连接有多个推料立杆,所述推料立杆位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活动连接于顶架(11)的用于抓取桶盖的取盖装置(1901),所述取盖装置(1901)的顶部通过传动装置D与驱动电机I(1902)的转轴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I(1902)固定于升降框A(1904),所述升降框A(1904)固定于活塞O(1903)的活塞杆O端部;所述活塞O(1903)固定于升降框B(1910),所述升降框B(1910)固定于活塞P(1911)的活塞杆P端部;所述升降框A(1904)上下活动连接于升降框B(1910)内;所述活塞P(1911)固定于“门”字形框(1917)内,所述“门”字形框(1917)通过安装基板A(1916)固定于顶架(11)的顶部,所述升降框B(1910)上下活动连接于“门”字形框(1917)内;所述活塞杆O向下伸出活塞O(1903),所述活塞O(1903)固定于升降框B(1910)内,所述升降框A(1904)在升降框B(1910)内在活塞O(1903)的作用下沿着升降框B(1910)上下活动;所述活塞杆P向下伸出活塞P(1911),所述活塞P(1911)固定于“门”字形框(1917),所述升降框B(1910)在“门”字形框(1917)内在活塞P(1911)的作用下沿着“门”字形框上下活动;当活塞杆O向上退回活塞O(1903)至最大行程处、活塞杆P向上退回活塞P(1911)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所述取盖装置(1901)位于桶盖放置槽的上方;当活塞杆O向下伸出活塞O至最大行程处、活塞杆P向上退回活塞P(1911)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所述取盖装置(1901)位于桶盖放置槽的位置处;当活塞杆O向上退回活塞O(1903)至最大行程处、活塞杆P向下伸出活塞P(1911)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所述取盖装置(1901)位于上盖传送装置上对应位置处的钢桶的桶口上方;当活塞杆O向下伸出活塞O(1903)至最大行程处、活塞杆P向下伸出活塞P(1911)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所述取盖装置(1901)的所在高度低于上盖传送装置上对应位置处的钢桶的桶口所在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框B(1910)的底部边框中间设有开口,槽瓣(1812)分别位于开口两侧的底部边框上;当活塞杆Q退回活塞Q(1813)至最大行程处的时候,槽瓣(1812)之间的间距大于取盖装置(1901)的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桶涂装后的自动上盖生产线的上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桶盖放置槽对应于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缪元生韩敏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五星焊接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