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式预热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67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层叠式预热腔。所述层叠式预热腔包括:第一层预热子腔,其包括用于承载第一托盘的第一承载件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层预热子腔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一组红外加热器和第二组红外加热器;以及第二层预热子腔,其层叠在第一层预热子腔上,且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托盘的第二承载件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层预热子腔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三组红外加热器和第四组红外加热器;其中第一组红外加热器和第三组红外加热器的波长为(大于2μm)~3μm,第二组红外加热器和第四组红外加热器的波长为1.2μm~2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改善预热腔的加热能力,缩短托盘预热时间,降低对硅片表面薄膜的热损伤,提高设备产能。提高设备产能。提高设备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层叠式预热腔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领域,特别涉及层叠式预热腔。

技术介绍

[0002]薄膜/晶硅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以下简称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又可称HIT或HJT或SHJ太阳能电池)属于第三代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它结合了晶体硅与硅薄膜的优势,具有转换效率高、温度系数低等特点,是高效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双面的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可以达到26%以上,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现有生产制造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节拍很快,如何快速加热托盘及承载在其中的硅片已经成为PECVD设备生产的瓶颈。红外加热利用辐射加热,无需中间介质,具有加热速度快,热能利用率高的特点,被广泛使用。
[0004]与单层PECVD设备相比,叠层PECVD设备在产能和成本上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现有的红外加热方式却无法适用于叠层PECVD设备,其原因在于:第一,现有的叠层PECVD设备主要采取上层加热的方式,为了加热功率大,采用的波长通常在1.2μm~2μm之间,直接大功率加热会导致硅片温度过高,会破坏硅片表面沉积的非晶硅薄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层叠式预热腔,其包括:第一层预热子腔,其包括用于承载第一托盘的第一承载件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层预热子腔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一组红外加热器和第二组红外加热器;以及第二层预热子腔,其层叠在所述第一层预热子腔上,且包括用于承载第二托盘的第二承载件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层预热子腔的顶部和底部的第三组红外加热器和第四组红外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红外加热器和第三组红外加热器的波长为(大于2μm)~3μm,所述第二组红外加热器和第四组红外加热器的波长为1.2μm~2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式预热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件包括第一底座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底座上、用于支撑第一托盘的第一多个支撑杆,所述第二承载件包括第二底座以及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二底座上、用于支撑第二托盘的第二多个支撑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式预热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个支撑杆和第二多个支撑杆各自包括沿着托盘进入方向横向并行排列的多列支撑杆,多列支撑杆中相邻的两列支撑杆之间具有两个以上的红外加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层叠式预热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层叠式预热腔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一底座及其上的第一多个支撑杆以及第二底座及其上的第二多个支撑杆同时升降,使得前两者在进行第一托盘取放的第一取放位置和进行第一托盘及其上硅片预热的第一预热位置之间运动,使得后两者在进行第二托盘取放的第二取放位置和进行第二托盘及其上硅片预热的第二预热位置之间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式预热腔,其特征在于,第二组红外加热器设置成从第一多个支撑杆中垂直交叉穿过、与第一底座之间至少保持预设最小间隔、并且沿与托盘进入方向相交的方向并行排布,第四组红外加热器设置成从第二多个支撑杆中垂直交叉穿过、与第二底座之间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哲国杨华新董家伟王慧慧耿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想万里晖薄膜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