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53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包括拐杖上部、拐杖中部和拐杖下部,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之间通过销轴一铰接,拐杖上部包括腋下支撑板和固定连接在腋下支撑板两侧的上部支撑杆,拐杖中部包括中部支撑杆,拐杖下部包括下部支撑架和撑脚,上部支撑杆在与中部支撑杆铰接处设有上凸块,中部支撑杆在与上部支撑杆铰接处设有下凸块,上凸块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上转动片,下凸块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片下限位片,在下部支撑架的侧壁上开有让销杆通过的开口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传统的医用拐杖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者三部分之间可以翻折,使医用拐杖被翻折成Z字型的坐凳,既能保留传统医用拐杖的稳定性以及支撑能力,同时使其具备了乘坐功能。坐功能。坐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

技术介绍

[0002]拐杖是一种重要的医疗康复辅助用具,能够帮助腿脚行动不便的伤者走路,在现有的救护车当中也都配备有医用拐杖,但是现有的医用拐杖仅能提供支撑作用,平时由于其长度较长,在救护车中放置时会占据很大的空间,对于原本就十分强调空间利用率的救护车而言,如何将医用拐杖在不使用时进行合理的利用是医疗器械设计者所要面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救护车上的医用拐杖在闲置状态下的占据很大空间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包括拐杖上部、拐杖中部和拐杖下部,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之间通过销轴一铰接,拐杖上部包括腋下支撑板和固定连接在腋下支撑板两侧的上部支撑杆,拐杖中部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中部支撑杆,拐杖下部包括下部支撑架和固定在下部支撑架中间的撑脚,上部支撑杆在与中部支撑杆铰接处设有上凸块,中部支撑杆在与上部支撑杆铰接处设有下凸块,上凸块和下凸块并列设置,销轴一从上凸块和下凸块的中间穿过,上凸块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上转动片,下凸块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片下限位片,上转动片的转动路径两端被下限位片阻断,中部支撑杆靠近下部支撑架的一端固定连接销杆,销杆的末端固定有销球,在下部支撑架靠近中部支撑杆的端面上开有滑动槽,滑动槽的开口处设有防止销球脱出的挡板,滑动槽的末端为半球形,在下部支撑架的侧壁上开有让销杆通过的开口槽。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拐杖分为拐杖上部、拐杖中部和拐杖下部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可以折叠成Z字型的坐凳,其中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之间通过销轴一铰接,上凸块和下凸块并列设置,可以防止拐杖上部在折叠时产生干涉现象,上转动片的转动路径两端被下限位片阻断,阻断位置分别为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平行的位置和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折叠时的位置,以此限定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的两种相对位置,拐杖中部和拐杖下部之间通过销杆带动销球进行折叠,当作为拐杖使用时,销杆伸入到滑动槽的内部,销球贴合滑动槽的末端的半球形实现固定,滑动槽包裹住销杆防止其弯折,当需要将拐杖中部和拐杖下部弯折时,将销杆向外抽出到销球碰到挡板,此时将销杆向上翻折,销杆卡入到开口槽中,当销杆翻转到被开口槽挡住时翻折完成,此时拐杖被折叠成Z字型的坐凳,可以供医护人员或者伤者乘坐,乘坐结束后可重新将其翻折回拐杖,因此实现了拐杖和坐凳的便捷转化,使拐杖具备乘坐功能。
[0006]优选的,中部支撑杆靠近下部支撑架的端面上固定有榫头,在下部支撑架靠近中部支撑杆的端面上开有榫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榫头插入到榫槽,进一步提高了拐杖中部和拐杖下部之间的结构强度,使两者在作为拐杖使用时不会发生弯折现象,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0008]优选的,拐杖中部设有储物格,储物格的两侧分别铰接于中部支撑杆的内侧,储物格内部中空切在其侧面开有置物口。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物格可以方便使用者在拐杖内放置物品,例如药品、就诊卡、手机,为使用者提供了储物能力,且储物格两侧分别铰接于中部支撑杆的内侧,当拐杖折叠成坐凳时,储物格可竖直地支撑在拐杖上部的底部,增加坐凳的承重能力。
[0010]优选的,储物格在置物口的背面固定连接水瓶挂件,水瓶挂件为圆环型。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瓶挂件既能用于放置饮用水,也能放置盐水瓶,省去了输液的伤者走路时还要用手举着盐水瓶的麻烦。
[0012]优选的,撑脚的末端固定连接防滑套,防滑套的表面设有防滑条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条纹能增加防滑套的摩擦系数,使拐杖在使用时与地面间不易产生滑动,进一步保证了使用者的安全。
[0014]优选的,腋下支撑板上设有支撑垫。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垫为圆弧状的柔性垫,撑在使用者的腋下,使用者使用拐杖时更加舒适。
[0016]优选的,拐杖上部的折叠后向上的一侧设有坐垫。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折叠成坐凳后坐垫位于拐杖上部的上侧面,使人坐在坐凳上时更加平稳舒适。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将传统的医用拐杖分为上中下三部分,者三部分之间可以翻折,使医用拐杖被翻折成Z字型的坐凳,既能保留传统医用拐杖的稳定性以及支撑能力,同时使其具备了乘坐功能,在救护车上也不再是占用空间,可以为车上人员提供一个乘坐的地方。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折叠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拐杖上部与拐杖中部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拐杖下部与拐杖中部连接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拐杖下部与拐杖中部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6]上述附图中:1、拐杖上部;2、拐杖中部;3、拐杖下部;4、销轴一;11、腋下支撑板;12、上部支撑杆;13、坐垫;21、中部支撑杆;31、下部支撑架;32、撑脚;121、上凸块;212、下凸块;122、上转动片;213、下限位片;5、销杆;6、销球;311、滑动槽;312、开口槽;214、榫头;313、榫槽;314、挡板;7、储物格;71、置物口;72、水瓶挂件;321、防滑套;112、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28]如图1所示,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包括拐杖上部1、拐杖中部2和拐杖下部3,拐杖上部1与拐杖中部2之间通过销轴一4铰接,拐杖上部1包括腋下支撑板11和固定连接在腋下支撑板11两侧的上部支撑杆12,拐杖中部2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中部支撑杆21,拐杖下部3包括下部支撑架31和固定在下部支撑架31中间的撑脚32,如图4和图5所示,上部支撑杆12在与中部支撑杆21铰接处设有上凸块121,中部支撑杆21在与上部支撑杆12铰接处设有下凸块212,上凸块121和下凸块212并列设置,销轴一4从上凸块121和下凸块212的中间穿过,上凸块12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上转动片122,下凸块21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片下限位片213,上转动片122的转动路径两端被下限位片213阻断,如图6所示,中部支撑杆21靠近下部支撑架31的一端固定连接销杆5,销杆5的末端固定有销球6,在下部支撑架31靠近中部支撑杆21的端面上开有滑动槽311,滑动槽311的开口处设有防止销球6脱出的挡板314,滑动槽311的末端为半球形,在下部支撑架3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成凳的医用拐杖,包括拐杖上部(1)、拐杖中部(2)和拐杖下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上部(1)与拐杖中部(2)之间通过销轴一(4)铰接,所述拐杖上部(1)包括腋下支撑板(11)和固定连接在所述腋下支撑板(11)两侧的上部支撑杆(12),所述拐杖中部(2)包括若干根平行设置的中部支撑杆(21),所述拐杖下部(3)包括下部支撑架(31)和固定在所述下部支撑架(31)中间的撑脚(32),所述上部支撑杆(12)在与中部支撑杆(21)铰接处设有上凸块(121),所述中部支撑杆(21)在与所述上部支撑杆(12)铰接处设有下凸块(212),所述上凸块(121)和下凸块(212)并列设置,所述销轴一(4)从所述上凸块(121)和下凸块(212)的中间穿过,所述上凸块(121)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上转动片(122),所述下凸块(212)的内侧壁上固定有两片下限位片(213),所述上转动片(122)的转动路径两端被所述下限位片(213)阻断,所述中部支撑杆(21)靠近所述下部支撑架(31)的一端固定连接销杆(5),所述销杆(5)的末端固定有销球(6),在所述下部支撑架(31)靠近所述中部支撑杆(21)的端面上开有滑动槽(311),所述滑动槽(311)的开口处设有防止销球(6)脱出的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慧王竹松曹丹余晓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恩德专用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