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菏泽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4683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具有尖部的插入部,使得所述立柱的底部插入地面,所述立柱在插入部的顶部位置设有底板,在所述插入部完全插入地面后,底板的底面与地表接触,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用于火龙果茎部攀附的支架机构;其中,所述立柱的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的顶部与外界相通,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营养土,并在所述立柱的柱身上分布有若干与空腔相通的营养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架体的设计,使得栽培架在具有稳定支撑火龙果藤蔓的基础上,还能促进气生根吸收到更充足的营养,以利于火龙果的生长发育。以利于火龙果的生长发育。以利于火龙果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火龙果种植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

技术介绍

[0002]火龙果,又名红龙果,因其果实外表具软质鳞片如龙状外卷,故称火龙果。火龙果为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原产中美州热带雨林,果实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1、B2、B3、花青素、蛋白质、纤维素及各种钙、磷、铁等矿物质,且植物性白蛋白质较高,花青素的含量也比一般蔬果丰富。因而具有食疗、保健功能,对预防便秘、降低血糖、血脂等效果显著。火龙果的花、果及植株均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观赏食用等多用型树种,有较好发展前途及经济价值。
[0003]火龙果为多年生攀援性的多肉植物。植株无主根,侧根大量分布在浅表土层,同时还有很多气生根,可攀援生长。在火龙果种植过程中,除了以侧根吸收营养为主,气生根也需要适当地吸收营养。而目前的火龙果种植装置,并没有太多关注气生根对营养的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该种植栽培架通过对架体的设计,使得栽培架在具有稳定支撑火龙果藤蔓的基础上,还能促进气生根吸收到更充足的营养,以利于火龙果的生长发育。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包括立柱,所述立柱的底部设有具有尖部的插入部,使得所述立柱的底部插入地面,所述立柱在插入部的顶部位置设有底板,在所述插入部完全插入地面后,底板的底面与地表接触,所述立柱的顶部设有用于火龙果茎部攀附的支架机构;
[0006]其中,所述立柱的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空腔,所述空腔的顶部与外界相通,所述空腔内填充有营养土,并在所述立柱的柱身上分布有若干与空腔相通的营养孔。
[0007]可选的,所述支架机构包括若干分别固定安装在立柱顶部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端部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牵引绳。
[0008]可选的,所述支撑臂的端部与底板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安装环,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臂的端部与底板上相应的两个安装环之间。
[0009]可选的,所述立柱的底部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与外界相通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设于所述插入部上。
[0010]可选的,所述牵引绳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簧环扣,使得所述牵引绳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弹簧环扣与安装环连接在一起。
[0011]可选的,所述立柱的顶部套有顶盖。
[0012]可选的,所述立柱的柱身上还设有若干凸部,所述凸部设有穿绳孔,在所述穿绳孔内穿插有捆绑绳。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针对火龙果的生长特性设计了一种栽培架,该栽
培架不仅能稳固支撑火龙果的藤蔓,更重要的是栽培架立柱内的土壤能为火龙果的气生根提供充足的营养,从而可以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增大果实的饱满程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包括立柱1,立柱1作为栽培架的核心部件,是需要插入种植地面的,因此,需在立柱1的底部设有具有尖部的插入部2,使得立柱1的底部更容易插入地面,另外,在立柱1在插入部2的顶部位置设有底板3,在插入部2完全插入地面后,底板3的底面与地表接触,底板3能够有效的防止立柱1发生倾倒的现象,保证了立柱1的稳定性,在立柱1的顶部设有用于火龙果茎部攀附的支架机构。
[0018]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立柱1的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空腔4,空腔4的顶部与外界相通,也就是说,空腔4是从立柱1的顶部向下延伸成盲孔状,使得空腔4具有腔底,空腔4内填充有营养土,并在立柱1的柱身上分布有若干与空腔4相通的营养孔5,而空腔4的腔底则有效的防止了营养土的流失。
[0019]在本技术中,如图1所示,支架机构包括若干分别固定安装在立柱1顶部的支撑臂6,支撑臂6的端部与底板3之间连接有牵引绳7。支撑臂6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同时立柱1的截面形状可为圆形或其他正多边形,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立柱1的截面为圆形,在立柱1的顶部固定了3个支撑臂6,并且3个支撑臂6均匀的分布在立柱1的顶部。在支撑臂6的端部与底板3上分别连接有用于连接牵引绳7的安装环8,牵引绳7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支撑臂6的端部与底板3上相应的两个安装环8之间。牵引绳7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弹簧环扣10,使得牵引绳7的两端端部分别通过弹簧环扣10与安装环8连接在一起,以便于更换牵引绳7,同时能够快速的实现牵引绳7的连接。
[0020]在本技术中,立柱1的底部均匀的分布有若干与外界相通的透气孔9,透气孔9设于插入部2上,通过透气孔9的设置,可有效的防止营养土发酵的现象。另外,在立柱1的顶部套有顶盖11,以防止在下雨天气时,雨水滴落到空腔4内。
[0021]在本技术中,立柱1的柱身上还设有若干凸部12,凸部12设有穿绳孔,在穿绳孔内穿插有捆绑绳13,捆绑绳13用于将火龙果的藤蔓捆绑起来,提高栽培架的空间利用率。
[0022]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0023]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为突出本技术的创新特点,其余技术特征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所述立柱(1)的底部设有具有尖部的插入部(2),使得所述立柱(1)的底部插入地面,所述立柱(1)在插入部(2)的顶部位置设有底板(3),在所述插入部(2)完全插入地面后,底板(3)的底面与地表接触,所述立柱(1)的顶部设有用于火龙果茎部攀附的支架机构;其中,所述立柱(1)的内部具有沿轴线方向设置的空腔(4),所述空腔(4)的顶部与外界相通,所述空腔(4)内填充有营养土,并在所述立柱(1)的柱身上分布有若干与空腔(4)相通的营养孔(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机构包括若干分别固定安装在立柱(1)顶部的支撑臂(6),所述支撑臂(6)的端部与底板(3)之间连接有牵引绳(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龙果种植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6)的端部与底板(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晗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