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立铭专利>正文

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51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包括有阻尼器及阻尼器外壳,可与离合器组件枢接连结且各分别搭配卷帘、窗帘组。所述阻尼器与阻尼器外壳之间的密封容室内部置入阻尼油,该阻尼器外壳一端轴心枢接离合器组件,另端轴杆套接卷帘套置主弹簧的传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尼装置可供卷帘于收合或窗帘组于拉启时,借该其一端设置在轴心与外壳相对旋转时,可产生体积变化的曲面的阻尼器,即可控制卷帘卷收减缓或窗帘组于展开拉启速度达缓冲作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技术背景窗帘通常用在遮阳或装饰,然对于巻帘或独片帘装置在拉启、收合方 式,均利用手部拉动窗帘布或以拉绳收放窗帘布,使窗帘布开启或巻收,但一般窗帘常常借该阻尼装置A容置 槽A10中置入的润滑液B,可对凸伸在容置槽A10润滑液B中的轴心A20 一端装设的对应叶片A21形成阻尼作用(见图1所示),惟前述阻尼装置A 于使用时具有如下缺点当窗帘展开拉启至底端后,待巻收释放时,使主传动轴c旋转转动, 同时带动另端阻尼装置A组配对应叶片A21,亦随着转动而拍打润滑油B, 于转动中因受到瞬间阻力大,相对造成扭力过大,造成机件毁损、故障机 率徒增,难以控制窗帘布于巻收或拉启展开产生减緩作用。有鉴于上述现有的窗帘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 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 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能够改进一般现有 的窗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 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窗帘收放緩冲速度无法控制至最佳, 提供一种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可组配在巻帘一端并与离合器 组件枢接,利于巻帘巻收减緩效果,其可应用于窗帘组于展开拉启速度达 緩沖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尼装置包括有阻尼器及阻尼器外壳,可与离合器组件枢接连结且搭配巻帘, 其中 一阻尼器,其上设有凸环体,于凸环体一端设置一组以上在轴心与外壳相对旋转时,可使内部流体产生体积变化的曲面,另端设凸杆,中央 设一贯穿两端的透孔; 一阻尼器外壳,为一套设于阻尼器外缘,设置一内 部具有容室的外壳,以及一端中央延伸 一轴心与另端凸伸的杆体。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可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中所述阻尼器的凸环体一端顶、底部 表面设置第一、第二凹环,便于第一、第二封垫套入,使得与阻尼器外壳 连接更为紧密封闭。前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中阻尼器的凸环体另端面延设一卡掣 槽,供一弹性元件一端卡止顶掣。前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中阻尼器外壳 一端的轴心上设有锁固孔。前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中杆体设一穿孔及周缘上的榫孔。 前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中阻尼器与阻尼器外壳容室的区间可 注入阻尼油。前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中离合器组件为一与阻尼器相邻接, 包括有凸套体及弹性元件,该凸套体一端延伸一凸杆部,凸杆部内部设一 可供阻尼器外壳一端轴心穿伸的穿孔,该弹性元件,是穿套在阻尼器另端 凸杆与凸套体一端凸杆部外缘,并使两端分别设置在凸环体与凸套体内侧。前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中阻尼装置包括有阻尼器及阻尼器外 壳,可与窗帘组搭配形成。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 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它包 括有阻尼器及阻尼器外壳,可与离合器组件枢接连结且各分别搭配巻帘、 窗帘组,其中该阻尼器一端设置在轴心与外壳相对旋转时,可产生体积变 化的曲面与阻尼器外壳其间的密封容室中置入阻尼油,该阻尼器外壳一端 轴心枢接离合器组件,另端轴杆套接巻帘套置主弹簧的传动杆。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至少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阻尼装置可供巻帘于收合或窗帘组于拉启时,借该阻尼器 即可控制巻帘巻收减緩或窗帘组于展开拉启速度达緩沖作用。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 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 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习用阻尼装置配置情形图。 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阻尼装置部份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阻尼装置组合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阻尼装置配置巻帘示意图(巻收)。图6为本技术阻尼装置配置窗帘组示意图(拉启)。图7-1为本技术窗帘组的阻尼装置立体分解图。图7-2为图7-1于A-A位置剖面图。图8为图7-1的配置状态示意图(拉启)。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 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窗帘收放的阻 尼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2、 3及图4、 5所示,本技术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主要 包括有阻尼器10及阻尼器外壳20,可与离合器组件30枢接连结且各分别 搭配巻帘40与窗帘组50,其中该阻尼器IO其上设有凸环体11,于凸环体11 一端设置一组以上在轴 心120与外壳21相对旋转时,可产生体积变化的曲面12、 121,另端设凸 杆13,中央i殳一贯穿两端的透孔14,而于凸环体11 一端顶、底部表面分 别设有第一、第二凹环lll、 112,于该第一、第二凹环lll、 112上分别套 置第一、第二封垫15、 16,另端面延设一卡掣槽113。该阻尼器外壳20为一套设于阻尼器10外缘,设置一内部具有容室211 的外壳21,以及一端中央延伸一有锁固孔221的轴心22与另端凸伸的杆体 23,杆体23设一穿孔231及周缘上的榫孔232。该离合器组件30为一与阻尼器IO相邻接,其主要包括有凸套体31及 弹性元件32,该凸套体31 —端延伸一凸杆部311,凸杆部311内部设一可 供阻尼器外壳20 —端轴心22穿伸的穿孔312;该弹性元件32,是穿套在 阻尼器10另端凸杆13与凸套体31 —端凸杆部311外缘,其一端321卡止 在阻尼器IO的卡掣槽113中顶掣,另端322设置在凸套体31内侧。再请配合参阅图3、 4及图5所示本技术组合时,该阻尼器10穿 套在阻尼器外壳20注入有阻尼油中,进而利用第一封垫15套设在第一凹 环111与第二封垫16套设在第二凹环112而将容室211封闭后,再与离合 器组件30形成枢接且利用垫片24、固定元件25与轴心22锁固一体后,于 阻尼器外壳20另端杆体23的穿孔231与巻帘40的轴杆41形成套接并借 以如螺丝.......等锁固元件42螺入榫孔232锁定组接。再请配合图5所示实际操作使用时,是本技术阻尼装置可组配在 巻帘40时,当沿逆时针方向巻收窗帘布43时,离合器组件30的凸套体31 随着逆时针方向旋转,由于旋转方向与弹性元件32螺旋方向同向,故与离结作用,带动阻尼器10凸杆13旋转,并进而带动套在 阻尼器外壳20容室2U中的阻尼器10和固定轴杆41作相对转动,由于阻 尼器外壳20内部阻尼油对阻尼器IO设置在轴心120与外壳21相对旋转时, 可产生体积变化的曲面12、 121,使其阻尼油由緩渐快的阻尼作用,窗帘布 43的巻收速度因而减緩。当沿顺时针方向展开窗帘布43时,离合器组件 30亦作顺时针转动,但因旋转方向与弹性元件32螺旋方向相反,故不与离 合器组件30产生连结作用,此时凸套体31的转动不会带动阻尼器10凸杆 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有阻尼器(10)及阻尼器外壳(20),可与离合器组件(30)枢接连结且搭配卷帘(40),其中:    一阻尼器(10),其上设有凸环体(11),于凸环体(11)一端设置一组以上在轴心(120)与外壳(21)相对旋转时,可使内部流体产生体积变化的曲面(12)、(121),另端设凸杆(13),中央设一贯穿两端的透孔(14);    一阻尼器外壳(20),为一套设于阻尼器(10)外缘,设置一内部具有容室(211)的外壳(21),以及一端中央延伸一轴心(22)与另端凸伸的杆体(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有阻尼器(10)及阻尼器外壳(20),可与离合器组件(30)枢接连结且搭配卷帘(40),其中一阻尼器(10),其上设有凸环体(11),于凸环体(11)一端设置一组以上在轴心(120)与外壳(21)相对旋转时,可使内部流体产生体积变化的曲面(12)、(121),另端设凸杆(13),中央设一贯穿两端的透孔(14);一阻尼器外壳(20),为一套设于阻尼器(10)外缘,设置一内部具有容室(211)的外壳(21),以及一端中央延伸一轴心(22)与另端凸伸的杆体(2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尼器(10)的凸环体(11 ) 一端顶、底部表面设置第一、第二凹环(111 )、 (112),便于第一、第二封垫(15)、 (16)套入,使得与阻尼器外壳(20) 连接更为紧密封闭。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收放的阻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 尼器(10)的凸环体(11 )另端面延设一卡掣槽(113),供一弹性元件(32) 一端(321)卡止顶掣。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铭
申请(专利权)人:郑立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