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压疮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5171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2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压疮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一圈用于粘贴到佩戴者面部的明胶层,所述明胶层上包覆有离型层,所述口罩本体内对应鼻梁的位置设置有鼻梁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现有口罩两侧的系带,有效防止面部因口罩边缘长时间紧压而引起的压疮,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同时又能保证口罩边缘与面部的密闭性,防止病毒的传播。播。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压疮的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护理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防压疮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防止有害外来异物进入呼吸道,面部及呼吸道免受冷空气的袭击等,口罩几乎成为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尤其是在疫情严重的现在,支援疫区的医护人员需要佩戴口罩来保护自身的安全和预防病毒的传播。现有医护人员通常佩戴N95口罩,通过口罩本体两侧的系带将口罩本体牢牢固定在面部并且使得口罩本体边缘紧贴面部以防止病毒的通过。目前,很多医护人员因为长时间佩戴这种N95口罩,导致面部出现了压疮,引起了严重的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压疮的口罩,取消了现有口罩两侧的系带,有效防止面部因口罩边缘长时间紧压而引起的压疮,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同时又能保证口罩边缘与面部的密闭性,防止病毒的传播。
[0004]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压疮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一圈用于粘贴到佩戴者面部的明胶层,所述明胶层上包覆有离型层,所述口罩本体内对应鼻梁的位置设置有鼻梁条。
[0005]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口罩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纺粘层、过滤层和第二纺粘层。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纺粘层和第二纺粘层中的纤维直径为19~21μm。
[000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层选用熔喷布。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熔喷布中的纤维直径为1~3μm。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明胶层的宽度为5~10mm。
[0010]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上对应鼻翼的位置设置有一开口朝下的插槽,所述插槽内插设有用于与鼻翼定位的弹性夹。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槽的外表面上包覆有橡胶层。
[0012]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夹包括与插槽配合插接的插头和定位在鼻翼内表面上的弹性定位件。
[0013]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定位件与鼻翼内表面接触的面上设置有橡胶条。
[0014]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15]1.本技术的口罩取消了现有口罩常用的系带,利用设置在口罩内表面边缘的明胶层能够有效将口罩粘贴在佩戴者的面部,避免了因长时间受压迫而导致的面部压疮,提高了佩戴的舒适性,同时又能保证口罩边缘与面部的密闭性,防止病毒的传播;
[0016]2.本技术改变了现有口罩的佩戴方式,只需撕开离型层,即可在面部贴合,操作简单方便,且贴合牢固、舒适;
[0017]3.本技术通过在口罩本体内表面设置出口朝下的插槽,并通过在插槽内设置用于与鼻翼定位的弹性夹,该弹性夹可拆卸,佩戴者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佩戴弹性夹,通过设置弹性夹能够进一步提高口罩佩戴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口罩内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口罩外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口罩本体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插槽与弹性夹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1、口罩本体;2、明胶层;3、鼻梁条;4、第一纺粘层;5、过滤层;6、第二纺粘层;7、插槽;8、弹性夹;9、插头;10、弹性定位件;11、舌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见图1和2所示,一种防压疮的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一圈用于粘贴到佩戴者面部的明胶层2,所述明胶层上包覆有离型层,所述口罩本体内对应鼻梁的位置设置有鼻梁条3。其中,所述明胶层带有粘性,能够使得口罩本体牢牢地粘贴在佩戴者的面部,且所述明胶层上可以均匀设置若干个小孔,各所述小孔的面积总和占明胶层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通过设置小孔,能够在保证口罩本体粘贴牢固性的同时减小明胶层与面部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性。除此以外,还可以在明胶层上沿口罩本体边缘开设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开口面积占明胶层面积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通过在明胶层上包覆离型层,能够保证明胶层的粘性,在使用时,只需撕开离型层将明胶层贴在佩戴者面部即可。该离型层为常见的离型纸。
[0026]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纺粘层4、过滤层5和第二纺粘层6。
[0027]具体地,所述第一纺粘层和第二纺粘层均有无纺布制成,其中的纤维直径为19~21μm,优选20μm。
[0028]具体地,所述过滤层选用熔喷布制成。更具体地,所述熔喷布中的纤维直径为1~3μm,优选2μm。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明胶层的宽度为5~10mm,优选为8mm。
[0030]参见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上对应鼻翼的位置设置有一开口朝下的插槽7,所述插槽内插设有用于与鼻翼定位的弹性夹8。所述弹性夹与插槽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插槽和弹性夹,能够实现本技术口罩的两种佩戴方式:方式一、插槽中不安装弹性夹,仅通过明胶层将口罩本体贴附在佩戴者的面部上,这种方式能够满足日常的佩戴需求;方式二、插槽中安装弹性夹,一方面通过明胶层将口罩本体贴附在佩戴者的面部,另一方面通过弹性夹的夹持将口罩本体牢牢固定在佩戴者的鼻翼,该方式适用于需要有一定剧烈运动的佩戴者。为贴合佩戴者的鼻翼结构,所述插槽和弹性夹均为“八”字结构。
[0031]具体地,所述插槽的外表面上包覆有橡胶层,能够保证其与鼻翼外部贴合柔软舒
适,减小鼻翼负担。
[0032]具体地,所述弹性夹包括与插槽配合插接的插头9和定位在鼻翼内表面上的弹性定位件10,所述插头与弹性定位件构成U型结构,能够将鼻翼夹在弹性定位件和插槽的橡胶层之间。
[0033]更具体地,所述弹性定位件与鼻翼内表面接触的面上设置有橡胶条,通过设置橡胶条能够提升弹性定位件与鼻翼内表面接触的舒适性。
[0034]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口罩本体的下端设置一用于摘取口罩的舌片11,因在隔离区的医护人员不能接触面部皮肤和口罩本体的外表面,因此,通过设置舌片能够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轻松摘下口罩。
[0035]本技术在只需满足正常佩戴使用时,只需撕下离型层将明胶层贴附在佩戴者面部即可,并通过调整鼻梁条使其贴附鼻梁,此时,插槽仅起到鼻翼垫的作用;当需要满足有剧烈运动的佩戴使用时,将弹性夹插入插槽中,先用弹性夹夹住鼻翼,再撕下离型层将明胶层贴附在佩戴者的面部即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压疮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内表面边缘设置有一圈用于粘贴到佩戴者面部的明胶层,所述明胶层上包覆有离型层,所述口罩本体内对应鼻梁的位置设置有鼻梁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压疮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第一纺粘层、过滤层和第二纺粘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压疮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纺粘层和第二纺粘层中的纤维直径为19~21μ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压疮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选用熔喷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压疮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熔喷布中的纤维直径为1~3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尚卿尹一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