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963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主要步骤包括:S1:整地,松翻、细耕,并播撒基肥;S2:水位探测器布施,水位探测器间隔均匀;S3:水泵布施;S4:育苗插秧;S5:水稻生长管理,追肥和病虫害防治:水位管理系统搭建,将水泵和水位探测器均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连接;S6:水稻生长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主要在于通过控制电脑与水泵进行连接,使得通过控制电脑控制水泵对稻田进行排水或者灌水,节省人力;同时稻田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水位传感器,通过水位传感器及时的向控制电脑进行水位的反馈,进而使得控制电脑可通过控制电脑对水位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从而达到稻田水位的反馈调节。从而达到稻田水位的反馈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稻种植
,尤其涉及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稻按稻谷类型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脱去颖壳后称糙米,糙米碾去米糠层即可得到大米;大米是世界上近一半人的主食。水稻的种植过程中离不开水,并且稻田内部的水位控制也非常的有讲究,一般在栽秧的时候,保持稻田里保持浅水的状态,当水稻立苗后宜稻田应保持2厘米左右的水位,当秧苗长大后,又要进行排水晒田,接着水稻抽穗灌浆时,稻田需要保持5厘米左右的水位,在10月份~11月份,水稻应该控制在30厘米左右。
[0003]目前水稻稻田内部水位的控制比较的传统,一般采用人工在稻田开沟的方式在对稻田进行排水,稻田的内部需要灌水提高水位时,需要通过水渠进行开漕引水,非常的费时费力,并且水位难以较为精确的控制,进而容易导致水位与所需水位偏高或者偏低,影响水稻的生长发育,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整地,通过使用旋耕设备对稻田里的土壤进行松翻、细耕;保持稻田的秧沟深度20

30厘米;整地完成后进行施撒水稻种植前的基肥;S2:水位探测器布施,水位探测器的布施要间隔均匀,每个稻田水位探测器的布施在8

12个/亩;S3:水泵布施,每块稻田均布施一个水泵,水泵可分别用作灌水和排水,并且水泵均通过水管和水渠连通;S4:育苗插秧,对在秧田里培育好的秧苗起秧,水稻在插秧前需在稻田的内部进行灌水,保持水位位于秧苗的1/3

1/2处;接着进行插秧,插秧过程间隔有序,借助秧绳、秧标或者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上标记;手工插秧时可在手指上佩戴分秧器,帮助农民分出秧苗;插秧时注意关注气候,避免大雨将秧苗打坏;S5:水位管理系统搭建,通过将布施好的水泵,分别通过控制器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远程连接,同时将PLC控制系统与水位探测器进行远程连接,同时在PLC控制系统的内部写入水位控制程序,通过水位控制程序根据水位探测器的反馈来控制水泵的运行,进而调控稻田的水位;S6:水稻生长管理,插秧过后,需要进行追肥,按照先后一次施加分蘖肥、穗肥以及粒肥;同时需要及时的使用农药,做好除虫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0006]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水位控制程序在运行时,首先稻田内部的水位探测器每隔2

3个小时,将水稻田地里的水位报告给PLC控制系统,然后PLC控制系统根据目前的水稻生长阶段,判断出水稻生长的适宜水位,接着PLC控制系统将实际水位与适宜水位进行比对;当实际水位低于适宜水位,此时PLC控制系统启动相应稻田内部的水泵,通过水泵向着对应的稻田内部进行灌水,以增加稻田内部的水位;当实际水位高于适宜水位时,此时PLC控制系统启动相应的水泵,通过水泵对稻田进行排水,以降低稻田内部的水位。优选的:所述PLC控制系统控制水泵对稻田进行灌水和排水时,水位探测器增加水位报告的频率,具体为每1

2分钟报告一次,便于根据目前的水位及时的关停水泵;同时PLC对同一块稻田内部的水位探测器所反馈的水位数据进行处理,具体为根据稻田内部的水位探测器的数量分别忽略水位读数最高的1

2个水位探测器以及水位读数最低的1

2个水位探测器所反馈的水位数值,剩下的水位探测器的水位读数取平均数作为目前稻田的实际水位。
[0007]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的水位控制程序对于水稻生长过程中水位的调整具体为:水稻立苗后:稻田水位应保持1.8

2.2厘米,此水位有利于水稻返青分蘖;水稻分蘖末期:需适当的排水晒田,用来控制生长后期的无效分蘖,晒田具体时间差不多3

6天,视天气的情况可做适当的调整;水稻抽穗灌浆时期:适当提高水位,稻田水位宜保持4

6厘米左右,有助于水稻充分吸取营养源,保证水稻穗大粒多,减少空穗。
[0008]优选的:所述步骤S6,在水稻生长管理中对于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时,保持稻田水位3

4厘米,水位保持3

4天。
[0009]优选的:所述步骤S1,稻田整地过后施加的基肥,采用无机肥和有机肥相结合进行施加,基肥在最后一次耙田时进行施加。
[0010]优选的:水稻分蘖末期,在对稻田进行晒田后,将水位提高到高水位,保持2

3天,然后再降低水位,往复循环三次。
[0011]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电脑与水泵进行连接,使得通过控制电脑控制水泵对稻田进行排水或者灌水,节省人力;同时稻田的内部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水位传感器,通过水位传感器及时的向控制电脑进行水位的反馈,进而使得控制电脑可通过控制电脑对水位进行较为精确的控制,从而达到稻田水位的反馈调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3]实施例1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包括步骤如下:S1:整地,通过使用旋耕设备对稻田里的土壤进行松翻、细耕;保持稻田的秧沟深度20厘米;整地完成后进行施撒水稻种植前的基肥;S2:水位探测器布施,水位探测器的布施要间隔均匀,每个稻田水位探测器的布施
在8个/亩;S3:水泵布施,每块稻田均布施一个水泵,水泵可分别用作灌水和排水,并且水泵均通过水管和水渠连通;S4:育苗插秧,对在秧田里培育好的秧苗起秧,水稻在插秧前需在稻田的内部进行灌水,保持水位位于秧苗的1/3处;接着进行插秧,插秧过程间隔有序,借助秧绳、秧标或者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上标记;手工插秧时可在手指上佩戴分秧器,帮助农民分出秧苗;插秧时注意关注气候,避免大雨将秧苗打坏;S5:水位管理系统搭建,通过将布施好的水泵,分别通过控制器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远程连接,同时将PLC控制系统与水位探测器进行远程连接,同时在PLC控制系统的内部写入水位控制程序,通过水位控制程序根据水位探测器的反馈来控制水泵的运行,进而调控稻田的水位;S6:水稻生长管理,插秧过后,需要进行追肥,按照先后一次施加分蘖肥、穗肥以及粒肥;同时需要及时的使用农药,做好除虫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0014]所述步骤S5中的水位控制程序在运行时,首先稻田内部的水位探测器每隔2个小时,将水稻田地里的水位报告给PLC控制系统,然后PLC控制系统根据目前的水稻生长阶段,判断出水稻生长的适宜水位,接着PLC控制系统将实际水位与适宜水位进行比对;当实际水位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整地,通过使用旋耕设备对稻田里的土壤进行松翻、细耕;保持稻田的秧沟深度20

30厘米;整地完成后进行施撒水稻种植前的基肥;S2:水位探测器布施,水位探测器的布施要间隔均匀,每个稻田水位探测器的布施在8

12个/亩;S3:水泵布施,每块稻田均布施一个水泵,水泵可分别用作灌水和排水,并且水泵均通过水管和水渠连通;S4:育苗插秧,对在秧田里培育好的秧苗起秧,水稻在插秧前需在稻田的内部进行灌水,保持水位位于秧苗的1/3

1/2处;接着进行插秧,插秧过程间隔有序,借助秧绳、秧标或者插秧轮来在稻田中做上标记;手工插秧时可在手指上佩戴分秧器,帮助农民分出秧苗;插秧时注意关注气候,避免大雨将秧苗打坏;S5:水位管理系统搭建,通过将布施好的水泵,分别通过控制器与PLC控制系统进行远程连接,同时将PLC控制系统与水位探测器进行远程连接,同时在PLC控制系统的内部写入水位控制程序,通过水位控制程序根据水位探测器的反馈来控制水泵的运行,进而调控稻田的水位;S6:水稻生长管理,插秧过后,需要进行追肥,按照先后一次施加分蘖肥、穗肥以及粒肥;同时需要及时的使用农药,做好除虫除草以及病虫害的防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位自适应调节的水稻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的水位控制程序在运行时,首先稻田内部的水位探测器每隔2

3个小时,将水稻田地里的水位报告给PLC控制系统,然后PLC控制系统根据目前的水稻生长阶段,判断出水稻生长的适宜水位,接着PLC控制系统将实际水位与适宜水位进行比对;当实际水位低于适宜水位,此时PLC控制系统启动相应稻田内部的水泵,通过水泵向着对应的稻田内部进行灌水,以增加稻田内部的水位;当实际水位高于适宜水位时,此时PLC控制系统启动相应的水泵,通过水泵对稻田进行排水,以降低稻田内部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湘乡市民永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