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3730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涉及再生稻培育技术领域。该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包括在第一季稻收割后保留足够的稻桩高度同时在稻桩顶端开设十字槽。该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将第一季稻收获后保留更高的稻桩高度来保留更多的腋芽数量,以保证后续发育中可以生长出更多数量的稻穗;在第一季稻收割后在稻桩顶端开设十字槽,并在十字槽内滴加2%的赤霉素乳油8000倍液,有效在腋芽发育初期促进其发育和生长。有效在腋芽发育初期促进其发育和生长。有效在腋芽发育初期促进其发育和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再生稻培育
,具体为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Y两优900是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用品种“Y58S(

)
×
R900(

)”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由创世纪种业有限公司提出品种审定,2015年9月2日经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通过,品种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15034。
[0003]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140.7天,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2.7天。株高119.7厘米,穗长27.7厘米,每亩有效穗数14.9万穗,每穗总粒数238.2粒,结实率78.3%,千粒重24.4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1,穗瘟损失率最高级9级;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中等;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8.1%,长宽比3.0,垩白粒率12%,垩白度1.4%,胶稠度68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4.7%。
[0004]再生稻即种一茬收获两回的水稻,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再生稻的种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产量,同时也可以缩短水稻的收获周期。
[0005]现有申请号CN201910384692.7的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稻绿色高产培植方法。
[0006]该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是在使用时依然存在以下等问题需要解决:
[0007]该专利技术在留取第一季稻的稻桩保留高度较低(10~30cm),稻桩上保留的腋芽数量也会降低,同时稻桩的高度较低,也不利于稻桩的光合作用和二季稻的收割。
[0008]该专利技术在第一季水稻收割后一周对水稻根茎进行播撒赤霉素来促进腋芽的发育,其赤霉素播撒量较大,且播撒的赤霉素不能精确影响水稻的再次成熟。
[0009]于是,本申请人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10](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解决了稻桩重新发苗重新发苗前问题。
[0012](二)技术方案
[0013]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4]步骤一:将育苗地和稻田的土壤变得松软,并调节育苗地和稻田土壤的PH值为5~6;
[0015]步骤二:将稻种使用5000倍液的浓度10%的灵乳油进行消毒浸润处理,将表面病菌消除干净,浸润时间五天左右,经过浸润的稻种直接进入到接下来的催芽处理中,不用再
次清洗;
[0016]步骤三:将步骤二处理过的稻种播种在育苗地中;
[0017]步骤四:当育苗地的稻苗的高度为8cm时,将稻苗移栽至稻田;
[0018]步骤五:在稻苗正常生长期间播撒氮、磷、钾比例为2:1:2的化肥,每亩施氮肥15~18kg;
[0019]步骤六:在步骤三结束后130天,水稻成熟,水稻收割时保留水稻根部以上60cm;
[0020]步骤七:水稻收割结束后再稻田施撒尿素,每亩尿素量5

10kg,同时水稻上方断口处开深1CM的十字槽,并在十字槽内滴加2%的赤霉素乳油8000倍液;
[0021]步骤八:在水稻收割七天后每周每亩喷1000ml2%浓度的902赤霉素一次;
[0022]步骤九:在水稻第一次收割65天后进行第二次收割。
[0023]优选的,所述稻种型号为Y两优900。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在稻田土壤中适当播撒25%浓度的噻嗪酮溶液。
[0025](三)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7](1)、该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将第一季稻收获后保留更高的稻桩高度来保留更多的腋芽数量,以保证后续发育中可以生长出更多数量的稻穗。
[0028](2)、该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在稻桩顶端开设十字槽,并在十字槽内滴加2%的赤霉素乳油8000倍液,有效在腋芽发育初期促进其发育和生长。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已成熟一季稻示意图;
[0030]图2为已成熟二季稻示意图;
[0031]图3为稻桩顶端槽口正视图;
[0032]图4为稻桩顶端槽口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实施例1: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的再生稻培育方式
[0035]步骤一:将育苗地和稻田的土壤变得松软,并调节育苗地和稻田土壤的PH值为5~6;
[0036]步骤二:将Y两优900的稻种使用5000倍液的浓度10%的灵乳油进行消毒浸润处理,将表面病菌消除干净,浸润时间五天左右,经过浸润的稻种直接进入到接下来的催芽处理中,不用再次清洗,由于Y两优900属于高感稻瘟病的稻种,所以在播种前进行此步骤以降低Y两优900患病概率;
[0037]步骤三:将步骤二处理过的稻种播种在育苗地中;
[0038]步骤四:当育苗地的稻苗的高度为8cm时,将稻苗移栽至稻田;
[0039]步骤五:在稻苗正常生长期间播撒氮、磷、钾比例为2:1:2的化肥,每亩施氮肥15~18kg;
[0040]步骤六:在步骤三结束后130天,水稻成熟,水稻收割时保留水稻根部以上60cm,Y两优900的实际成熟时间是步骤三后的140天,提前10天收成的目的是防止稻穗实际成熟之后释放脱落酸从而影响二季穗的出穗时间;
[0041]步骤七:水稻收割结束后再稻田施撒尿素,每亩尿素量5

10kg,同时水稻上方断口处开深1CM的十字槽,并在十字槽内滴加2%的赤霉素乳油8000倍液;
[0042]步骤八:在水稻收割七天后每周每亩喷1000ml2%浓度的902赤霉素一次;
[0043]步骤九:在水稻第一次收割65天后进行第二次收割,在步骤七的操作并未缩短第二次稻的收割时间,原因是在保留较高的稻桩后,腋芽保留的数量也同样提升,所以二季稻的成熟时间略有加长。
[0044]实施例2:在第一季稻收割后保留30cm的稻桩高度
[0045]步骤一:将育苗地和稻田的土壤变得松软,并调节育苗地和稻田土壤的PH值为5~6;
[0046]步骤二:将Y两优900的稻种使用5000倍液的浓度10%的灵乳油进行消毒浸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Y两优900再生稻高产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育苗地和稻田的土壤变得松软,并调节育苗地和稻田土壤的PH值为5~6;步骤二:将稻种使用5000倍液的浓度10%的灵乳油进行消毒浸润处理,将表面病菌消除干净,浸润时间五天左右,经过浸润的稻种直接进入到接下来的催芽处理中,不用再次清洗;步骤三:将步骤二处理过的稻种播种在育苗地中;步骤四:当育苗地的稻苗的高度为8cm时,将稻苗移栽至稻田;步骤五:在稻苗正常生长期间播撒氮、磷、钾比例为2:1:2的化肥,每亩施氮肥15~18kg;步骤六:在步骤三结束后130天,水稻成熟,水稻收割时保留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晓雨张慧张伟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含山县铜闸镇鑫禾供销合作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