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
,具体涉及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主要包括直流充电(快充)和交流充电(慢充)两种。国标《GB/T 20234.1
‑
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1部分:通用要求》规定,充电接口应有锁止功能,用于防止充电过程中的意外断开。根据国标《GB/T 20234.2
‑
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 第2部分:交流充电接口》中车辆交流充电接口结构的规定:车辆交流充电插头应具有机械锁止装置,车辆交流充电插座应具有电子锁止装置。在充电插头与充电插座完全连接后,充电插头的机械锁止装置用于保证充电插头和插座的可靠连接,而充电插座的电子锁止装置用于保证充电插头的机械锁止装置在充电过程中无法打开。
[0003]在交流充电过程中车辆控制装置的功能大多由电池管理系统(BMS)或车载充电机(OBC)实现。目前,BMS和OBC在进行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交流充电系统来实现,所述交流充电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1)、车载充电机(2)、整车控制器(3),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或车载充电机(2)与充电插座的电子锁信号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1)与车载充电机(2)、整车控制器(3)通讯连接;所述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S1、在充电过程中,当充电插头上的下压按钮被按下之后,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充电枪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状态还是半连接状态,若为未连接状态,则先进行电子锁解锁前操作,然后进入步骤S6,若为半连接状态,则进入步骤S2;S2、车载充电机2停止输出电流,随后电池管理系统(1)控制断开充电继电器;S3、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充电枪的连接状态是否变为未连接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4,若不是,则进入步骤S5;S4、电池管理系统(1)向整车控制器(3)发送充电枪连接断开故障信息,随后进入步骤S6;S5、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充电枪的连接状态是否变为完全连接状态,若是,则进入步骤S6或步骤S8,若不是,则返回步骤S3;S6、电池管理系统(1)或车载充电机(2)控制电子锁解锁;S7、电池管理系统(1)判断电子锁解锁是否成功,若成功,则结束充电,若不成功,则返回步骤S6;S8、电池管理系统1控制闭合充电继电器,继续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的连接状态通过测量交流充电电路中监测点3与PE之间的电阻值进行判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善用户体验的电动汽车交流充电下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连接状态的判定标准为:若监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淞铭,王贵山,张成庆,孙希,王家雁,尹思维,白世伟,郭启翔,刘磊,彭凯,吴朝,林凌,佟新禹,张洪儒,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