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61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3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电子设备,其中背光模组包括背板,扩散板,支撑组件,以及发光件。背板包括本体、及自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侧壁,本体与侧壁围设形成背光腔。扩散板设于侧壁上。支撑组件设于背光腔内,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与弹性件,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支撑件与本体。多个发光件设于背光腔内,当支撑组件设于相邻的两个发光件之间时,支撑件具有透光性。通过在支撑件与本体之间增设弹性件,外力可被弹性件所吸收从而减小支撑件与扩散板之间的摩擦,提高背光模组的显示性能。另外当支撑组件设于相邻的两个发光件之间时,还可使支撑件具有透光性,从而避免了背光模组因支撑件的设置从而造成的暗影,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性能。模组的显示性能。模组的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背光模组
,具体涉及背光模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直下式背光模组因易于大型化而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液晶电视或尺寸较大的液晶显示器中。为了更好地支撑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扩散板,通常在背板上设置支撑件来对扩散板提供足够的支撑。但支撑件的设置,又会影响背光模组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0004]背板,所述背板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侧壁,所述本体与所述侧壁围设形成背光腔;
[0005]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于所述侧壁上;
[0006]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背光腔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与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靠近所述扩散板;以及
[0007]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件,所述多个发光件设于所述背光腔内,且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件之间的所述支撑组件中的所述支撑件具有透光性。
[0008]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在支撑件与本体之间增设弹性件,这样当扩散板由于自身重力下陷,或者本体上凸而使扩散板抵接支撑件时,此时外力可被弹性件所吸收使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从而减小支撑件与扩散板之间的摩擦,进而缓解支撑件对扩散板造成的局部损伤,即减小暗点的数量与面积,最终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性能。
[0009]另外,本申请还可根据支撑组件与发光件的位置关系而对支撑组件进行特殊的设计。例如当支撑组件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件之间时,本申请可使支撑件具有透光性,从而避免了背光模组因支撑件的设置从而造成暗影,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性能。
[0010]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背光模组层叠设置,所述背光模组用于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线。
[0011]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通过采用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可减小支撑件与扩散板之间的摩擦,进而缓解支撑件对扩散板造成的局部损伤,即减小暗点的数量与面积,最终提高背光模组与电子设备的显示性能。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0013]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沿A

A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0015]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6]图4为图1的俯视图。
[0017]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俯视图。
[0018]图6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19]图7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20]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10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11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与支撑部层叠设置时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25]图13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弹性部与支撑部同层设置时背光模组的局部示意图。
[0026]标号说明:
[0027]背光模组

1,背板

10,本体

11,侧壁

12,背光腔

13,第二定位部

14,定位孔

15,凹槽

16,扩散板

20,支撑组件

30,支撑件

31,弹性件

32,弹性部

321,支撑部

322,第一定位部

33,定位柱

331,定位块

332,发光件

40,反光板

50,通孔

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29]在介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之前,再详细介绍下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
[0030]直下式发光二极管背光模组(D

LED)是液晶显示装置中常见的背光模组的种类之一。即背光模组具有一个矩阵式的灯条组件,发光二极管灯在电源驱动状态下,自下而上提供均匀点光源,经过扩散板和光学膜片的均匀化,最终能够提供均匀的面光源,然后均匀面光源进入液晶显示面板,呈现出电视的可视画面光。这种发光二极管灯是可以单独进行分区控制,并且实现区域调控(Local Dimming)功能,即实现画面更精细化HDR动态功能,提供给用户明暗对比度更高,更优秀的画质。
[0031]直下式背光模组因易于大型化而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液晶电视或尺寸较大的液晶显示器中。背光模组中的扩散板通常设于背板的侧壁上,但当应用于液晶电视或大尺寸的液晶显示器上时,扩散板的面积也会相应增加,因此扩散板会由于自身重力而在局部区域下凹或下陷,这样的话就会减小局部区域的混光距离,在光学品味上,就能看到扩散板下陷下方的发光二极管的灯影,造成光学品味不良,影响背光模组的显示性能。
[0032]为了维持发光二极管到扩散板的固定混光高度,因此目前通常在整个背光模组内放置若干个支撑件来支撑扩散板。但目前的支撑件通常采用双面胶固定在背板上,因此当背光模组扩散板或背板受到外力时,外力会使扩散板与支撑件之间相互摩擦,从而对扩散板造成局部损伤,即支撑件的摩擦会在扩散板上留下暗点,从而降低了背光模组的显示性
能,造成光学品味的暗点不良。另外,支撑件本身也会影响光线的传播,降低背光模组的显示性能。
[0033]鉴于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请一并参考图1

图4,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方式中背光模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沿A

A方向的部分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图。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包括背板10,扩散板20,支撑组件30,以及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件40。所述背板10包括本体11、及与所述本体11周缘弯折连接的侧壁12,所述本体11与所述侧壁12围设形成背光腔13。所述扩散板20设于所述侧壁12上。所述支撑组件30设于所述背光腔13内,所述支撑组件30包括支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包括本体、及与所述本体周缘弯折连接的侧壁,所述本体与所述侧壁围设形成背光腔;扩散板,所述扩散板设于所述侧壁上;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设于所述背光腔内,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与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本体,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弹性件的一端靠近所述扩散板;以及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件,所述多个发光件设于所述背光腔内,且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件之间的所述支撑组件中的所述支撑件具有透光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部与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弹性部,所述弹性部背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连接所述本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同一侧,本体上设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支撑件在远离所述本体方向上的运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包括设于所述支撑部的定位柱、以及自所述定位柱背离所述支撑部一端的外周缘凸设的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部包括开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柱贯穿所述定位孔,且所述定位块设于所述本体背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5.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