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1452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用于解决现有的充水式潜水电机存在不能将内部热量均匀散到潜水电机的表面,导致散热效率差的问题,包括上导轴承座、定子、转子、下导轴承座、底座、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和机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潜水电机的内部循环水路,从而使潜水电机内部热量均匀散到潜水电机的表面,与外部的环境水形成热交换,达到潜水电机散热的目的;甩砂装置由甩砂圈与上导轴承座上设置的甩砂通道组成,在同轴套设于其外圆周的上导轴承座上设置有圆周均布的四个甩砂通道,甩砂通道为靠近轴心内侧高,离开轴心外部低的斜向方孔,当潜水电机旋转时,甩砂圈产生的离心力将环境水中杂质甩出,通过上导轴承座上设置的甩砂通道排出。通过上导轴承座上设置的甩砂通道排出。通过上导轴承座上设置的甩砂通道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潜水电机
,具体为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充水式潜水电机的工作原理为:充水式潜水电机内部充满水,定子线圈采用耐水绕组线,转子包含在定子内部,转子由转子铁心与转轴两大部分组成,转轴为细长的圆柱体,转子铁心是直径大于转轴的圆柱体,套装在转轴上,并固定在转轴的一定位置。当电机通电后,因电磁感应原理,转子在转轴的带动下在定子内腔中旋转,转子铁心因直径大于转轴,带动两端附近的水,并使其产生一定的径向速度及围绕转子铁心外圆的切向速度;
[0003]现有的充水式潜水电机存在不能将内部热量均匀散到潜水电机的表面,导致散热效率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充水式潜水电机存在不能将内部热量均匀散到潜水电机的表面,导致散热效率差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包括上导轴承座、定子、转子、下导轴承座、底座、动力电缆、控制电缆和机座;所述上导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包括上导轴承座(1)、定子(2)、转子(3)、下导轴承座(4)、底座(5)、动力电缆(6)、控制电缆(7)和机座(8);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轴承座(1)上开设的内孔安装有上导轴承(12),上导轴承(12)的内部安装有轴套(13),上导轴承座(1)的上部法兰平面上设置有动力电缆出线孔(60)、控制电缆出线孔(70)、电机注水孔(27)和排气孔(28);所述上导轴承座(1)的法兰与机座(8)的法兰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上导轴承座(1)的法兰与机座(8)之间设置有O型密封圈;所述上导轴承座(1)的内腔内安装有机械密封件(10),机械密封件(10)安装在机械密封座(14)上;机械密封件(10)的上端安装有甩砂装置,甩砂装置用于对机械密封件(10)进行密封;所述机械密封座(14)的下部设置有骨架油封(15),骨架油封(15)安装在上导轴承座(1)的内腔内;所述定子(2)同轴套设在机座(8)的内腔内;定子(2)的内部安装有转子(3);转子(3)套接在转轴(31)上;所述上导轴承座(1)的底部安装有下导轴承座(4),下导轴承座(4)的底部安装有底座(5),下导轴承座(4)的内部安装有推力轴承(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水式潜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电缆(6)穿过上导轴承座(1)法兰上设置的动力电缆出线孔(60),动力电缆出线孔(60)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62),第一密封圈(62)套接动力电缆(6)上,第一密封圈(62)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压紧螺栓(61),第一压紧螺栓(61)通过螺纹安装在动力电缆出线孔(60)内,动力电缆(6)贯穿第一压紧螺栓(61)的中部,第一压紧螺栓(61)用于将第一密封圈(62)固定在动力电缆出线孔(60)内;所述控制电缆(7)穿过上导轴承座(1)法兰上设置的控制电缆出线孔(70),控制电缆出线孔(70)内安装有第二密封圈(72),第二密封圈(72)套接控制电缆(7)上,第二密封圈(72)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压紧螺栓(71),第二压紧螺栓(71)通过螺纹安装在控制电缆出线孔(70)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庆龙梁樑金雷胡薇宋飞龚昌明张伟进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