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低频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14360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低频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安装于被隔震物体底部与基础之间,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隔震装置、下层隔震装置和弹性连接件;所述上层隔震装置和下层隔震装置均具有水平方向滑动减震单元;所述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滑动减震单元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层隔震装置结构,显著降低地震动能量的输入,而且还可实现复位功能。实现复位功能。实现复位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频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低频隔震装置及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隔震技术是工程领域为保护结构免遭地震作用破坏而能隔绝或减弱地震能量的技术,主要采用降低结构频率的方式达到隔震目的,但受制于材料性能与隔震装置安全稳定性限制,暂无可显著降低结构频率且可实现自复位功能的隔震装置。本专利旨在提出一种超低频隔震装置,装置起始隔震频率接近于零,具有一定的准零频工作行程,可显著降低地震发生时地震动能量由地面传递至上部被保护结构,准零频行程结束后进入非线性刚度区域,限制上部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且可实现装置尺寸小型化、造价便宜,地震结束后隔震装置可恢复到初始状态。
[0003]地震时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引起的震动对结构破坏是毁灭性的,给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于地震多发的国家。
[0004]历次大地震中电力设施的破坏导致国民经济损失惨重,其程度之深、范围之广已经引起人们的深切关注。在大地震中,电网供电设备受到严重破坏,造成难以估量的生命财产损失。震害调查发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低频隔震装置,安装于被隔震物体底部与基础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层隔震装置、下层隔震装置和弹性连接件;所述上层隔震装置和下层隔震装置均具有水平方向滑动减震单元;所述弹性连接件位于所述滑动减震单元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隔震装置包括:上层钢框架(21)和第一滑动减震单元,所述第一滑动减震单元包括:上层直线导轨(12)、上层滑块和上层弹性件;所述上层直线导轨(12)固定连接在所述上层钢框架(21)上;所述上层滑块和所述弹性连接件布置在所述上层直线导轨(12)上;所述上层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上层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层钢框架(21)的内边框连接;所述上层钢框架(21)与被隔震结构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滑块和所述上层弹性件包括多个;所述上层弹性件的个数为所述上层滑块个数的二倍。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隔震装置包括:下层钢框架(1)和第二滑动减震单元,所述第二滑动减震单元包括:下层直线导轨(2)、下层滑块、下层弹性件;所述下层直线导轨(2)固定于所述下层钢框架(1)上;所述下层滑块和所述弹性连接件均设置与所述下层直线导轨(2)上;所述下层弹性件一端与所述下层滑块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层钢框架(1)内边框连接;所述下层钢框架(1)与基础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滑块和所述下层弹性件均为多个;所述下层弹性件的个数为所述下层滑块个数的二倍。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频隔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中心滑块(3)和弹性件;所述中心滑块(3)设置于所述上层直线导轨(12)和所述下层直线导轨(2)交汇点处;所述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沿所述上层直线导轨(12)方向上设置,一端与所述中心滑块(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上层直线导轨(12)内边框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沿所述下层直线导轨(2)方向上设置,一端与所述中心滑块(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下层钢框架(1)内边框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超低频隔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永锋卢智成刘振林朱祝兵高坡钟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