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14347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主机、内窥镜和内镜接头,内镜接头的一端与主机可拆卸连接,内镜接头的另一端与内窥镜连接,内镜接头上安设有送水结构、送气结构以及用于排出患者体内残留液体的排吸结构,送气结构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送气结构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与送水结构输入端连通,送气结构输出端的另一条支路与内窥镜连通,送水结构的输出端与内窥镜连通,内镜接头上安设有用于调节内窥镜与外部气压的通气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主机控制,实现自动送水、送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送水送气采用送水管道与送气管道分开工作,互不干扰,可快速送出不含水滴的气体,能快速将物镜窗口表面的水彻底清理。底清理。底清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
,具体涉及一种内窥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子内窥镜系统是一种常用的医疗器械,其由可弯曲部分、光源及一组镜头组成。使用时将内窥镜导入预检查的器官中,可直接窥视有关部位的变化,使手术达到可视性。
[0003]电子内镜导管在手术过程中由于腔道本身有杂物或因手术切割出现血液,会对医生的视线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需向体内、管腔、体腔或体内腔送水,冲洗组织以去除血液、排泄物或其它有机物质,以便在内镜诊疗过程中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可视度。因此在电子内镜导管上一般都配有辅助送水管道,通过此管道借助医用送水装置可向镜头前方输送冲洗用水,清洗后的水滴会残留在物镜窗口上,因此还需向内镜导管送气,通过送气将清洁后残留在物镜窗口上的水滴彻底清理,目前大多数内镜导管送水与送气共用一截管道,然后通过两个手动开关分别控制送水与送气,当停止送水时,管道内会有大量水残留,再次送气时管道内的水会被吹出,影响送气效果,且连接内窥镜与主机的连接头大多只适用于固定的型号,这种连接头兼容性弱,生产成本高,为了防止清洗内窥镜时,内部会渗透进水,通常内窥镜与外部是密封安装,但在运输时,内窥镜内部气体与大气无法接通,使得内窥镜内外压力不相同而损坏内部零件,因此本领域急需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内窥镜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内窥镜系统。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窥镜系统,包括:主机、内窥镜和内镜接头,所述内镜接头的一端与所述主机可拆卸连接,所述内镜接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窥镜连接,所述内镜接头上安设有送水结构、送气结构以及用于排出患者体内残留液体的排吸结构,所述送气结构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所述送气结构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与所述送水结构输入端连通,所述送气结构输出端的另一条支路与所述内窥镜连通,所述送水结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内窥镜连通,所述内镜接头上安设有用于调节内窥镜与外部气压的通气阀门。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7]所述内镜接头上安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外部不同信号源选择连接的导电触点,所述导电触点镶嵌分布在所述内镜接头一端的周向表面。
[0008]所述主机上安设有与所述内镜接头相配合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壁安设有导电触片,所述导电触片与部分所述导电触点连接。
[0009]所述导电触点包括用于与外部不同型号开关信号源选择连接的开关导电触点和用于与外部不同型号传感器信号源选择连接的传感器导电触点,所述内镜接头靠近所述导电触点的一端为阶梯状,所述开关导电触点和传感器导电触点分别镶嵌分布在所述内镜接
头不同阶梯层的周向表面。
[0010]所述送水结构包括用于储水的水瓶、第一气管、第一出水管、第二出水管和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镜接头上,所述第一气管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外侧,所述第一气管一端与水瓶的瓶口处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送气结构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一端与水瓶的瓶底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与第二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内窥镜连通。
[0011]所述送气结构包括进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第二连接头和气泵,所述第二连接头安设在内镜接头的内部,所述气泵安设在所述主机内,所述进气管安设在内镜接头远离内窥镜的一端,所述进气管输入端与气泵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输出端贯穿内镜接头与第二连接头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分别与第二气管和第三气管连通,所述第二气管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连通,所述第三气管与所述内窥镜连通。
[0012]所述排吸结构包括排吸管与外部负压装置,所述排吸管的一端与所述内窥镜连通,所述排吸管的另一端与外部负压装置连通。
[0013]所述通气阀门包括阀体、阀芯和阀帽,所述阀体安设于所述内镜接头上,所述阀体内部开设有通气室,所述阀体远离所述内镜接头的一端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所述通气室连通,所述阀芯安设在所述通气室内,所述阀芯的一端安设与所述通气孔密封配合的密封塞,所述阀芯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阀体,所述阀芯上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通气室与所述内镜接头的通气槽,所述阀芯与所述通气室远离所述通气孔一侧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所述阀帽与所述阀体卡接,所述阀帽内侧开设有凹槽,所述阀帽上开设有与所述凹槽连通的进气孔,所述凹槽内安设有用于挤压所述密封塞朝所述通气室移动的压杆,所述压杆的尺寸小于所述通气孔的尺寸。
[0014]所述通气室包括第一通气室与第二通气室,所述第一通气室为圆锥体腔,所述第二通气室为圆柱体腔,所述第一通气室的一端与所述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室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气室连通。
[0015]所述阀芯包括第一阀芯段、第二阀芯段和第三阀芯段,所述第一阀芯段为圆锥体,所述第一阀芯段与所述第一通气室密封配合,所述第一阀芯段的一端与所述密封塞连接,所述第一阀芯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阀芯段连接,所述第二阀芯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阀芯段连接,所述第三阀芯段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阀体,所述第二阀芯段和第三阀芯段外表面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通气室与所述内镜接头连通的通气槽,所述第三阀芯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阀芯段,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第三阀芯段上,所述第一阀芯段与所述第二阀芯段连接处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安设有密封圈。
[0016]所述阀帽外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的末端开设有沿轴向的缺口,所述阀体外表面对应所述卡槽位置安设有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柱。
[0017]所述第二通气室远离所述第一通气室一端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套筒,所述第二阀芯段的外侧安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二通气室内侧壁滑动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主机控制送水结构与送气结构对患者体内进行送水、送气,实现自动送水、送气功能,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布局紧凑,使用方便等特点。
[0020]2、本专利技术的送水送气采用送水管道与送气管道分开工作,互不干扰,可快速送出不含水滴的气体,能快速将物镜窗口表面的水彻底清理。
[0021]3、本专利技术的送气结构为送气结构提供动力,通过气压使水抽出,从而不需要另外安装水泵之类的驱动装置,大大减小了生产成本。
[0022]4、本专利技术设置有排吸结构,能将手术过程中产生的残留液体吸取出来,便于医生进行手术。
[0023]5、本专利技术安设有通气阀门,内窥镜在运输时,使内窥镜内部气体与大气接通,保证内窥镜内外压力相同,内窥镜进行清洗或浸泡消毒时,防止消毒水进入外壳内部。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镜接头内部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气管和第一出水管剖视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通气阀门剖视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1)、内窥镜(2)和内镜接头(3),所述内镜接头(3)的一端与所述主机(1)可拆卸连接,所述内镜接头(3)的另一端与所述内窥镜(2)连接,所述内镜接头(3)上安设有送水结构(4)、送气结构(5)以及用于排出患者体内残留液体的排吸结构(6),所述送气结构(5)的输出端分两条支路,所述送气结构(5)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与所述送水结构(4)输入端连通,所述送气结构(5)输出端的另一条支路与所述内窥镜(2)连通,所述送水结构(4)的输出端与所述内窥镜(2)连通,所述内镜接头(3)上安设有用于调节内窥镜(2)与外部气压的通气阀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镜接头(3)上安设有若干个用于与外部不同信号源选择连接的导电触点(31),所述导电触点(31)镶嵌分布在所述内镜接头(3)一端的周向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1)上安设有与所述内镜接头(3)相配合的连接座(11),所述连接座(11)内壁安设有导电触片(111),所述导电触片(111)与部分所述导电触点(3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触点(31)包括用于与外部不同型号开关信号源选择连接的开关导电触点(311)和用于与外部不同型号传感器信号源选择连接的传感器导电触点(312),所述内镜接头(3)靠近所述导电触点(31)的一端为阶梯状,所述开关导电触点(311)和传感器导电触点(312)分别镶嵌分布在所述内镜接头(3)不同阶梯层的周向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水结构(4)包括用于储水的水瓶(41)、第一气管(42)、第一出水管(43)、第二出水管(44)和第一连接头(45),所述第一连接头(45)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内镜接头(3)上,所述第一气管(42)套设在所述第一出水管(43)外侧,所述第一气管(42)一端与水瓶(41)的瓶口处连通,所述第一气管(4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45)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头(45)与所述送气结构(5)输出端的其中一条支路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43)的一端与水瓶(41)的瓶底连通,所述第一出水管(4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头(45)与第二出水管(44)连通,所述第二出水管(44)另一端与所述内窥镜(2)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结构(5)包括进气管(51)、第二气管(52)、第三气管(53)、第二连接头(54)和气泵,所述第二连接头(54)安设在内镜接头(3)的内部,所述气泵安设在所述主机(1)内,所述进气管(51)安设在内镜接头(3)远离内窥镜(2)的一端,所述进气管(51)输入端与气泵连通,所述进气管(51)的输出端贯穿内镜接头(3)与第二连接头(54)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头(54)分别与第二气管(52)和第三气管(53)连通,所述第二气管(52)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45)连通,所述第三气管(53)与所述内窥镜(2)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吸结构(6)包括排吸管(61)与外部负压装置,所述排吸管(61)的一端与所述内窥镜(2)连通,所述排吸管(61)的另一端与外部负压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亦峰王志富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瑞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