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加工方法得到的钳道管技术

技术编号:28400547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11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加工方法得到的钳道管,包括:S1.选用防锈金属进行下料,形成两块大于零件轮廓尺寸的毛坯;S2.将两块毛坯先切割出弧形外轮廓,形成两个弧形条状零件,再加工两个弧形条状零件的外轮廓,形成两个相同大小且截面均为半圆的弧形轴;S3.采用数控铣床对步骤S2中的两个弧形轴进行加工,形成平齐的端面和相应的内部台阶槽;S4.采用电火花机对步骤S3中带台阶槽的弧形轴加工出内部半圆槽,形成两个半管状的零件;S5.通过激光焊将步骤S4中的两个半管状的零件焊接成钳道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两个半钳道管进行机械加工,将加工好的两个半钳道管进行无缝焊接,大大提高了钳道管内部的可视度及可控度,便于加工出质量高的钳道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加工方法得到的钳道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加工方法得到的钳道管。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内窥镜钳道管多采用注塑成型,由于模具的运动特征和国内现有模具制造技术的水平,不可避免在管路弯折处存在台阶。其它金属机加工制品也存在轨道内有台阶现象。这样的台阶存在是不期望存在的,因为里面的导管以及手术钳等在推送或回抽过程会有刮蹭现象,容易造成工具或者手术切除物的断落,存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现提供一种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及通过该加工方法得到的钳道管,从而解决上述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毛坯下料,选用防锈金属进行下料,形成两块大于零件轮廓尺寸的毛坯;S2.线切割,将两块毛坯先分别切割出弧形外轮廓,形成两个弧形条状零件,再通过线切割加工两个弧形条状零件的外轮廓,形成两个相同大小且截面均为半圆的弧形轴;S3.数控铣;采用数控铣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毛坯下料,选用防锈金属进行下料,形成两块大于零件轮廓尺寸的毛坯;/nS2.线切割,将两块毛坯先分别切割出弧形外轮廓,形成两个弧形条状零件,再通过线切割加工两个弧形条状零件的外轮廓,形成两个相同大小且截面均为半圆的弧形轴;/nS3.数控铣;采用数控铣床对步骤S2中的两个弧形轴进行加工,形成平齐的端面和相应的内部台阶槽;/nS4.电火花加工;采用电火花机对步骤S3中加工有台阶槽的弧形轴加工出内部半圆槽,形成两个半管状的零件;/nS5.激光焊,通过激光焊将步骤S4中的两个半管状的零件焊接成钳道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钳道管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毛坯下料,选用防锈金属进行下料,形成两块大于零件轮廓尺寸的毛坯;
S2.线切割,将两块毛坯先分别切割出弧形外轮廓,形成两个弧形条状零件,再通过线切割加工两个弧形条状零件的外轮廓,形成两个相同大小且截面均为半圆的弧形轴;
S3.数控铣;采用数控铣床对步骤S2中的两个弧形轴进行加工,形成平齐的端面和相应的内部台阶槽;
S4.电火花加工;采用电火花机对步骤S3中加工有台阶槽的弧形轴加工出内部半圆槽,形成两个半管状的零件;
S5.激光焊,通过激光焊将步骤S4中的两个半管状的零件焊接成钳道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坯的形状为正方体或长方体或半圆柱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锈金属的毛坯为不锈钢或钛合金或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内部台阶槽为半圆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台阶槽的直径大于所述步骤S4中半圆槽的直径且内部台阶槽中心线的一端与半圆槽中心线的一端重合。


6.一种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加工方法得到的钳道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同大小的半管部(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亦峰龙天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瑞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