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包括:接收水上转发装置转发的拍摄信号,所述拍摄信号由陆地显控终端发送至水上转发装置转发;响应于所述拍摄信号,拍摄可见光全景图像和红外全景图像;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和所述红外全景图像经由水上转发装置转发至陆地显控终端,以供陆地显控终端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发送至与所述陆地显控终端连接的直播设备进行直播,并根据所述红外全景图像规划全景拍摄装置的航行轨迹。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全景拍摄设备、直播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直播可见光全景图像,可将水下全景逼真的展示给用户,且可根据红外全景图像提前规划轨迹,避免错失美景导致拍摄效果不佳,提高了水下全景拍摄的拍摄效果。景拍摄的拍摄效果。景拍摄的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全景拍摄设备和直播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景拍摄
,尤其涉及一种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全景拍摄设备、全景直播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水下摄影是摄影者携带有防护罩的摄影机和潜水装备,潜入水中直接拍摄,在科研、军事技术、体育、教学等方面应用较广。
[0003]然而,潜水者下潜时,海水会对其肺部造成很大压力,有些人甚至会经历所谓的“浅水昏厥”,在上浮过程中接近水面的时候失去意识。如果不需要潜水就能观看到精彩绝伦的海底风光,那无疑是游客们的最佳选择。传统的水下拍摄设备受限于单镜头视角,且承载摄像机的遥控设备水下转向速度较慢,不能给用户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而设备转向灵敏度差,则会使得设备无法及时转向,以至于错失很多的水下景致,导致水下全景拍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全景拍摄设备、全景直播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水下拍摄设备转向灵敏度差,导致全景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应用于全景拍摄设备,所述全景拍摄设备包括全景拍摄装置和与所述全景拍摄装置连接的水上转发装置,且所述水上转发装置与陆地显控终端连接,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接收水上转发装置转发的拍摄信号,所述拍摄信号由陆地显控终端发送至水上转发装置转发;
[0007]响应于所述拍摄信号,拍摄可见光全景图像和红外全景图像;
[0008]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和所述红外全景图像经由水上转发装置转发至陆地显控终端,以供陆地显控终端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发送至与所述陆地显控终端连接的直播设备进行直播,并根据所述红外全景图像规划全景拍摄装置的航行轨迹。
[0009]可选地,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包括:导航定位组件和第一动力组件,所述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和所述红外全景图像经由水上转发装置转发至陆地显控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10]接收水上转发装置转发的航行轨迹,所述航行轨迹由陆地显控终端发送至水上转发装置转发;
[0011]获取导航定位组件根据所述航行轨迹计算的第一动力参数;
[0012]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按照所述第一动力参数运行,以推动所述全景拍摄装置按照所述航行轨迹行进。
[0013]可选地,所述水上转发装置包括第二动力组件,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按照
所述第一动力参数运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0014]获取第一距离信息和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一距离信息为水上转发装置与全景拍摄装置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为水上转发装置与陆地显控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
[0015]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确定水上转发装置是否在第一通信范围与第二通信范围内,所述第一通信范围为全景拍摄设备的通信组件的通信范围,所述第二通信范围为陆地显控终端的通信范围;
[0016]若水上转发装置在第一通信范围内且在第二通信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一动力参数确定第二动力参数;
[0017]控制第二动力组件按照所述第二动力参数运行,以使水上转发装置在第一通信范围与第二通信范围的交集内跟随所述全景拍摄装置行进。
[0018]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确定水上转发装置是否在第一通信范围与第二通信范围内的步骤包括:
[0019]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信息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信息是否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全景拍摄设备的通信组件的通信范围阈值,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小于陆地显控终端的通信范围阈值;
[0020]若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小于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则确定水上转发装置在第一通信范围内且在第二通信范围内。
[0021]可选地,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包括第一定位组件,所述水上转发装置包括第二定位组件,所述获取第一距离信息和第二距离信息的步骤包括:
[0022]获取所述第一定位组件采集的第一位置信息、所述第二定位组件采集的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水上转发装置转发的第三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位置信息为陆地显控终端的位置信息;
[0023]根据所述第一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二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并获取;
[0024]根据所述第二位置信息和所述第三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并获取。
[0025]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全景拍摄设备,所述全景拍摄设备包括全景拍摄装置和水上转发装置,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水下全景拍摄程序,所述水下全景拍摄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水下全景拍摄方法的步骤,且所述水上转发装置与所述处理器连接。
[0026]可选地,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包括:多个摄像头和摄像处理模组,其中:
[0027]所述多个摄像头,用于采集红外图像和可见光图像,且所述多个摄像头的拍摄光轴共轴心;
[0028]所述摄像处理模组,用于将所述多个摄像头采集的可见光图像进行拼接融合并压缩,得到可见光全景图像,并将所述多个摄像头采集的红外图像进行拼接融合并压缩,得到红外全景图像。
[0029]可选地,所述全景拍摄装置还包括:
[0030]透明球形防护罩,所述透明球形防护罩的球心与所述多个摄像头的轴心重合,用于抵抗水压并阻止水进入全景摄像头。
[0031]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全景直播系统,所述全景直播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全景拍摄设备、陆地显控终端和直播设备;其中,全景拍摄设备用于全景拍摄设备用于拍摄并向陆地显控终端转发可见光全景图像和红外全景图像;陆地显控终端用于接收全景拍摄设备发送的可见光全景图像和红外全景图像,以将可见光全景图像用于直播,并根据红外全景图像为所述全景拍摄装置规划行进轨迹;直播设备,用于接收陆地显控终端发送的可见光全景图像,并对接收到的可见光全景图像进行直播。
[0032]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水下全景拍摄程序,所述水下全景拍摄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水下全景拍摄方法的步骤。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将可见光全景图像和红外全景图像经由水上转发装置转发至陆地显控终端,以使陆地显控终端将可见光全景图像发送至与陆地显控终端连接的直播设备进行直播,并根据红外全景图像规划全景拍摄装置的航行轨迹。也即,既可以将水下景观实时逼真的进行直播,也可以由陆地显控终端根据红外全景图提前为全景拍摄装置规划航行轨迹,避免因全景拍摄装置在水下的转动灵敏度差导致无法及时转向而错失美景,提高了水下全景拍摄的拍摄效果。
附图说明
[0034]图1是本专利技术水下全景拍摄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35]图2为本专利技术水下全景拍摄方法第二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全景拍摄设备,所述全景拍摄设备包括全景拍摄装置和与所述全景拍摄装置连接的水上转发装置,且所述水上转发装置与陆地显控终端连接,所述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水上转发装置转发的拍摄信号,所述拍摄信号由陆地显控终端发送至水上转发装置转发;响应于所述拍摄信号,拍摄可见光全景图像和红外全景图像;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和所述红外全景图像经由水上转发装置转发至陆地显控终端,以供陆地显控终端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发送至与所述陆地显控终端连接的直播设备进行直播,并根据所述红外全景图像规划全景拍摄装置的航行轨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景拍摄装置包括:导航定位组件和第一动力组件,所述将所述可见光全景图像和所述红外全景图像经由水上转发装置转发至陆地显控终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接收水上转发装置转发的航行轨迹,所述航行轨迹由陆地显控终端发送至水上转发装置转发;获取导航定位组件根据所述航行轨迹计算的第一动力参数;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按照所述第一动力参数运行,以推动所述全景拍摄装置按照所述航行轨迹行进。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上转发装置包括第二动力组件,所述控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按照所述第一动力参数运行的步骤之后,还包括:获取第一距离信息和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一距离信息为水上转发装置与全景拍摄装置之间的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为水上转发装置与陆地显控终端之间的距离信息;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确定水上转发装置是否在第一通信范围与第二通信范围内,所述第一通信范围为全景拍摄设备的通信组件的通信范围,所述第二通信范围为陆地显控终端的通信范围;若水上转发装置在第一通信范围内且在第二通信范围内,则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所述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一动力参数确定第二动力参数;控制第二动力组件按照所述第二动力参数运行,以使水上转发装置在第一通信范围与第二通信范围的交集内跟随所述全景拍摄装置行进。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全景拍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距离信息确定水上转发装置是否在第一通信范围与第二通信范围内的步骤包括:判断所述第一距离信息是否小于第一距离阈值且所述第二距离信息是否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所述第一距离阈值小于全景拍摄设备的通信组件的通信范围阈值,所述第二距离阈值小于陆地显控终端的通信范围阈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琴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创维新世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