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14141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21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所述平台包括水平铺设的承重平台和竖直设置的牵拉装置,其中,所述承重平台包括横向和纵向水平布置的钢丝绳受力单元,所述受力单元的面积为1.5m*1.5m~2.0m*2.0m,相邻受力单元之间的结点处与所述平台的顶部钢梁通过牵拉装置连接,所述受力单元内部的结点通过锁紧装置固定;靠近剪力墙的受力单元通过伸出的钢丝绳与所述剪力墙固定,所述平台还铺设有钢丝网。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的安装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施工平台采用索网平台可以节省大量的钢材,并且连接更快,同时可以循环利用各种材料,预计比满堂脚手架节省成本60%。预计比满堂脚手架节省成本60%。预计比满堂脚手架节省成本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根据《JGJ80

201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高度超过2米即属于高空作业,就需要搭设施工平台。最常用的施工平台是满堂式钢管脚手架,满堂式钢管脚手架的缺点是自重大、构件易损坏、占地面积大、对地基楼地面的荷载大、墙顶地不能交叉施工等。室内高大空间如大型商场室内中庭等。中庭为了体现空间感,底标高是地面
±
0.000至屋面采光顶。是一个跨越7层。高度30米左右的室内高大空间。装修材料、工艺都特别复杂。基于上述原因,在实际工程施工中,很多对施工进度及工艺要求高的空间不宜采用钢管脚手架。
[0003]因此,为了解决室内施工的高处作业,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出一种新型的索平台和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尽量避免使用满堂式钢管脚手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其中,所述平台包括水平配置的承重平台和竖直配置的牵拉装置,
[0006]其中,所述承重平台包括横向和纵向水平布置的钢丝绳受力单元,所述受力单元的面积为1.5m*1.5m~2.0m*2.0m,相邻受力单元之间的结点处与所述平台的顶部钢梁通过牵拉装置连接,所述受力单元内部的结点通过锁紧装置锁住,;
[0007]靠近剪力墙的受力单元通过伸出的钢丝绳与所述剪力墙固定,所述平台还铺设有钢丝网。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钢丝绳为纤维芯钢丝绳,所述纤维芯钢丝绳的断裂强度大于1570MPa。
[0009]进一步地,牵拉装置为吊柱,所述吊柱的材质为Q235以上钢材。
[0010]进一步地,其中,所述锁紧装置为U形卡扣。
[0011]进一步地,靠近剪力墙的受力单元通过伸出的钢丝绳与所述剪力墙固定为纤维芯钢丝绳穿过剪力墙孔洞模板通过铸铁夹具固定,所述铸铁夹具与剪力墙之前配置有镀锌钢板以增大受力面积。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承重平台还可以包括铺设的脚手板。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的安装方法,
[0014]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00、在反吊软平台上安装定位吊柱;
[0016]S200、安装横向钢丝绳、脚手板和安全网;
[0017]S300、安装纵向钢丝绳;
[0018]S400、铺设防火装置和脚板。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0还包括在反吊软平台的起点、终点及中间点位置安装定位吊柱,并在起点处吊柱和终点处吊柱设置斜向钢管,组成三角形稳定结构,变成几何不变的结构体系。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00还包括:
[0021]S201、将第一道横向钢丝绳从起点处吊柱牵引至终点处吊柱;
[0022]S202、将第二道横向钢丝绳先在走廊区域设置临时固定点并固定其一端,然后将牵引至另一端临时固定;
[0023]S203、按照步骤S202安装剩余横向钢丝绳;
[0024]S204、待横向钢丝绳安装8m以上时,利用已形成的1.5

2m为间距的钢丝绳,从走廊一侧开始铺设脚手板,并在脚手板四角用12#铁丝同钢丝反吊软平台绑扎牢固防止滑移;
[0025]S205、脚手板全部铺设完毕后在反吊软平台最下端满布安全网。
[002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00还包括:
[0027]S301、从所述起点处吊柱开始安装第一道纵向钢丝绳,并将其牵引至另一端固定;
[0028]S302、将上述第一道纵向钢丝绳与横向钢丝绳在节点处通过U形卡扣锁住;
[0029]S303、安装吊柱并将其与水平钢丝绳固定,然依次安装剩余纵向钢丝绳。
[0030]进一步的,所述防火装置为防火布,所述木脚板铺设在施工区域。
[0031]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0032](1)传统施工平台室内满堂脚手架、占地面积大,占用立体空间,造成了施工现场水平运输困难,阻挡视线,卫生死角多,不利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本专利技术的钢丝绳索网平台,平台位于吊顶完成面以下1.5米,从侧面看,仅是一张网。对下面的施工和运输不会产生影响;
[0033](2)传统施工平台室内满堂脚手架工期的调整必须考虑满堂脚手架的搭拆,通常该工作占据在施工关键线路上。如前所述,顶面施工必须在满堂脚手架拆除前,地面施工必须在满堂脚手架拆除后,而索网平台距离地面的距离大,地面搭设防护后,可以与顶面同时施工,加快施工进度;
[0034](3)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搭设方便、施工安全。打破了装饰顶面施工平台从地面搭设,也不同于其他的顶面转换层施工平台大量的焊接。本专利技术例,采用150*150镀锌钢方管在加工厂制作完成。在施工现场用热镀锌钢筋抱箍到钢梁上和纤维芯钢丝绳用锁扣固定,全部是机械连接,不需要动火和焊接。
[0035](4)本专利技术的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采用索网平台可以节省大量的钢材,并且连接更快。同时可以循环利用各种材料。预计比满堂脚手架节省成本60%。
[003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索网平台的完整示意图;
[0038]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索网平台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9]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索网平台的边缘处吊柱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40]图4是吊柱连接原结构钢梁和承重平台的示意图;
[0041]其中,1

横向纤维芯钢丝绳,2

脚手板,3

满铺安全网,4

100*100钢丝网,5

U形卡扣,6

抱箍,7

原结构钢梁,8

高强度螺栓,9

吊柱,10

镀锌钢板,11

U形夹具,12

纵向纤维芯钢丝绳,13

原混凝土墙,14

原混凝土墙模板用孔洞,15

铸铁夹具,16

原混凝土梁或楼板,17

膨胀螺栓,18

支撑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
[0043]在附图中,结构相同的部件以相同数字标号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用钢丝绳索网平台,其中,所述平台包括水平铺设的承重平台和竖直设置的牵拉装置,其中,所述承重平台包括横向和纵向水平布置的钢丝绳受力单元,所述受力单元的面积为1.5m*1.5m~2.0m*2.0m,相邻受力单元之间的结点处与所述平台的顶部钢梁通过牵拉装置连接,所述受力单元内部的结点通过锁紧装置固定;靠近剪力墙的受力单元通过伸出的钢丝绳与所述剪力墙固定,所述平台还铺设有钢丝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中,所述钢丝绳为纤维芯钢丝绳,所述纤维芯钢丝绳的断裂强度大于1570MPa。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中,牵拉装置为吊柱,所述吊柱的材质为Q235以上钢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中,所述锁紧装置为U形卡扣。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中,靠近剪力墙的受力单元通过伸出的钢丝绳与所述剪力墙固定为纤维芯钢丝绳穿过剪力墙孔洞模板通过铸铁夹具固定,所述铸铁夹具与剪力墙之前配置有镀锌钢板以增大受力面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台,其中,所述承重平台还可以包括铺设的脚手板。7.一种如权利要求1

6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平台的安装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反吊软平台上安装定位吊柱;S200、安装横向钢丝绳、脚手板和安全网;S300、安装纵向钢丝绳;S400、铺设防火装置和脚手板。8.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富宝刘爱东杨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河创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