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和作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2646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和作业方法,组合式平台包括“鱼腹”式平台板、多个垫板和多个“品”字梁;所述垫板设置在结构柱或者结构梁位置的楼面上;所述“品”字梁的两端架设在垫板上,且多个“品”字梁沿吊装机械的作业线路横向平行布置;所述“鱼腹”式平台板的纵向截面呈中间向下凸出的“鱼腹”状,前后两边的厚度比中间小,所述“鱼腹”式平台板的前后两边架设在相邻“品”字梁的肩台上,“鱼腹”式平台板的上端面为平面且与“品”字梁的顶面平齐。作业时,将卸除了配重和主臂重量的吊装机械移到组合式平台上,再安装配重和主臂并进行吊装作业,作业完成后再重新拆除配重和主臂然后把吊装机械移下组合式平台。平台。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和作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楼面吊装作业的承重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和作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与机电安装施工项目中,往往有一些体积与重量较大的物品需要进行楼面吊装,如空调、电机、配电柜等设备,一般楼面吊装多使用履带式吊装机械在楼面进行吊装作业。
[0003]由于吊装机械和被吊物品的重量大,楼面吊装作业需要作业面具备较大的承重能力,但是,一般的楼面设计的承重有限,不能承受吊装机械的重量,更不能承受吊装机械和被吊物品两者共同的重量,如果直接进行楼面吊装作业,可能会损坏楼面,导致楼面开裂甚至坍塌,引发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包括“鱼腹”式平台板、多个垫板和多个“品”字梁;所述垫板设置在结构柱或者结构梁位置的楼面上;所述“品”字梁的两端架设在垫板上,且多个“品”字梁沿吊装机械的作业线路横向平行布置;所述“鱼腹”式平台板的纵向截面呈中间向下凸出的“鱼腹”状,前后两边的厚度比中间小,所述“鱼腹”式平台板的前后两边架设在相邻“品”字梁的肩台上,“鱼腹”式平台板的上端面为平面且与“品”字梁的顶面平齐。
[0005]可选的,所述“鱼腹”式平台板有多块,所述“鱼腹”式平台板沿作业线路纵向分段铺设。
[0006]可选的,所述“鱼腹”式平台板沿作业线路纵向呈两列平行设置,且两列“鱼腹”式平台板的距离与大型吊装机械的两侧履带距离相等。
[0007]可选的,所述组合式平台还包括斜坡板,所述斜坡板的一边架在垫板上,斜坡板的另一边架在“品”字梁的肩台上,形成从楼面上到“鱼腹”式平台板的斜坡。
[0008]可选的,所述垫板下面的结构梁底部若没有支撑,则在垫板位置的结构梁底部设置临时支撑柱进行支顶。
[0009]可选的,所述“品”字梁的长度能够横跨三个以上的结构柱,在对应的结构柱都设置垫板;所述垫板采用地脚螺栓与楼面固定连接,所述垫板的上端面设置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品”字梁的两侧,所述垫板与“品”字梁之间设置橡胶垫;所述定位块采用钢材制作且与垫板焊接或者卡接;所述“鱼腹”式平台板、垫板、“品”字梁和斜坡板都采用钢材制作。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的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1]S100在项目的楼面沿作业线路安装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
[0012]S200将拆除了配重和主臂的吊装机械移动到组合式平台上;
[0013]S300给吊装机械组装配重和主臂,然后进行吊装作业;
[0014]S400吊装作业完成后,拆除吊装机械上的配重和主臂,然后将吊装机械移下组合式平台,再拆除组合式平台。
[0015]可选的,采用沿作业线路纵向分段铺设的“鱼腹”式平台板形成的组合式平台,若组合式平台不足以沿作业线路全部铺设,则在进行吊装作业时进行以下操作:
[0016]根据吊装机械的移动方向,拆除吊装机械后面最末端的一段“鱼腹”式平台板、“品”字梁及垫板,将拆下的“鱼腹”式平台板、“品”字梁及垫板挪移至吊装机械前端续接组合式平台,如此循环以完成吊装作业。
[0017]可选的,在S100步骤中,所述组合式平台安装前,采用以下公式分别计算组合式平台的“鱼腹”式平台板和“品”字梁受力的最大变形量:
[0018][0019]上式中,Y表示“鱼腹”式平台板或者“品”字梁的最大变形量;θ表示“鱼腹”式平台板或者“品”字梁的弯曲变形角度,F
i
表示“鱼腹”式平台板或者“品”字梁的i点载荷;L
i
表示“鱼腹”式平台板或者“品”字梁的两端支撑点距离;E表示“鱼腹”式平台板或者“品”字梁所用材质的弹性模量,例如对于结构钢E=2100000牛顿/平方毫米;I表示材质的截面惯矩,可从相应材质的性能表中查得;R表示变形系数;
[0020]在“鱼腹”式平台板的选择时,应保证“鱼腹”式平台板计算出的最大变形量小于“鱼腹”式平台板下端面与楼面的最小距离;在“品”字梁的选择时,应保证“品”字梁的计算出的最大变形量小于垫板厚度。
[0021]可选的,在S100步骤中,所述组合式平台安装前,先进行实体承载能力验证,验证方法如下:
[0022]检测需要使用的每根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实际损伤情况,采用以下公式计算实体承载能力:
[0023][0024]上式中,F
k
表示第K根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实体承载能力;F
t
表示t时刻钢筋的拉力,单位为KN;A表示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矩形截面厚度,单位为mm;d表示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损伤层厚度,单位为mm;d
u
表示混凝土表层的剥落深度,单位为mm;δ表示混凝土的强度系数,取值由结构柱或者结构梁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确定;P
t
表示t时刻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单位MPa;B表示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矩形截面宽度,单位为mm;
[0025]再采用下面公式确定楼面作业中单根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需要的承载力阈值:
[0026][0027]上式中,F0表示楼面作业中单根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需要的承载力阈值;K1表示安全系数,K1>1;n表示;M1表示组合式平台的质量,单位为Kg;M2表示吊装机械的总质量,单位为Kg;M3表示吊装机械的最大单次吊装物品质量,单位为Kg;
[0028]若F
k
≥F0,则表示第K根结构柱或者结构梁的实体承载能力满足使用要求;
[0029]若F
k
<F0,则表示第K根结构柱或者结构梁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0030]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式平台和作业方法,以“鱼腹”式平台板和“品”字梁搭建吊装机械的作业平台,通过垫板把品”字梁与楼面隔离,垫板设置在建筑的结构柱或者结构梁承重结构上,吊装机械先拆除配重和主臂减轻重量,然后从楼面移动到作业平台,再安装配重和主臂并进行吊装作业,作业完成后再重新拆除配重和主臂然后把吊装机械移下组合式平台,使得吊装机械进行吊装作业的重量直接传递到建筑的承重结构体上,避免对单纯的楼面形成较大的压力,保障吊装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且不会对楼面造成损坏。
[0031]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0032]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3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鱼腹”式平台板、多个垫板和多个“品”字梁;所述垫板设置在结构柱或者结构梁位置的楼面上;所述“品”字梁的两端架设在垫板上,且多个“品”字梁沿吊装机械的作业线路横向平行布置;所述“鱼腹”式平台板的纵向截面呈中间向下凸出的“鱼腹”状,前后两边的厚度比中间小,所述“鱼腹”式平台板的前后两边架设在相邻“品”字梁的肩台上,“鱼腹”式平台板的上端面为平面且与“品”字梁的顶面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腹”式平台板有多块,所述“鱼腹”式平台板沿作业线路纵向分段铺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鱼腹”式平台板沿作业线路纵向呈两列平行设置,且两列“鱼腹”式平台板的距离与大型吊装机械的两侧履带距离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平台还包括斜坡板,所述斜坡板的一边架在垫板上,斜坡板的另一边架在“品”字梁的肩台上,形成从楼面上到“鱼腹”式平台板的斜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下面的结构梁底部若没有支撑,则在垫板位置的结构梁底部设置临时支撑柱进行支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品”字梁的长度能够横跨三个以上的结构柱,在对应的结构柱都设置垫板;所述垫板采用地脚螺栓与楼面固定连接,所述垫板的上端面设置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品”字梁的两侧,所述垫板与“品”字梁之间设置橡胶垫;所述定位块采用钢材制作且与垫板焊接或者卡接;所述“鱼腹”式平台板、垫板、“品”字梁和斜坡板都采用钢材制作。7.一种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0在项目的楼面沿作业线路安装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S200将拆除了配重和主臂的吊装机械移动到组合式平台上;S300给吊装机械组装配重和主臂,然后进行吊装作业;S400吊装作业完成后,拆除吊装机械上的配重和主臂,然后将吊装机械移下组合式平台,再拆除组合式平台。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大型吊装机械楼面作业的组合式平台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沿作业线路纵向分段铺设的“鱼腹”式平台板形成的组合式平台,若组合式平台不足以沿作业线路全部铺设,则在进行吊装作业时进行以下操作:根据吊装机械的移动方向,拆除吊装机械后面最末端的一段“鱼腹”式平台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小敏邹建磊阴泰越李昂高永祥胡鸿志常诚吴迪朱兴陆王太幸崔伟涛俞力强耿旭涛张香芸谢永伟王幸男辛龙高文冬刘姝王香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